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18: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声乐培训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声乐培训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和体会展开。可以着重描述自己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以及声乐对个人素养的提升。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安排:
a. 引言:简要介绍声乐培训的背景,以及自己参与的原因。
b. 声乐学习过程:详细描述自己在声乐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经历,包括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取得的进步等。
c. 声乐学习感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声乐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感悟,如提高自信心、培养耐心、锻炼意志等。
d. 总结:总结全文,强调声乐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声乐学习的展望。
3.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使用丰富的词汇:恰当运用各种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b. 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c. 注意句式变化:适当运用长句、短句、疑问句等,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4. 内容充实:作文内容要充实,具体描述声乐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感悟。以下是一些建议:
a. 分享
邓老师,我想对您说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成员、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四年级学生 席庆茹
编前:邓小岚1943年出生,是原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之女,是《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公安局退休干部。2004年退休后,邓小岚来到晋察冀日报社所在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义务为学生们上课,教他们学习音乐。她在2006年为孩子们成立马兰小乐队,2013年创办“马兰儿童音乐节”,成为国内首个儿童音乐节。18年来,她扎根在马兰村,带着一批又一批老区的孩子走出了大山,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得知邓小岚的事迹后,北京冬奥组委有关部门在城南庄镇五所乡村小学挑选了44名学生组成了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合唱团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圣歌》,惊艳了全世界。合唱团成员、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四年级学生席庆茹一直跟着邓小岚学习音乐。冬奥会闭幕式前后,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了席庆茹,倾听她说给邓老师的心声。
邓老师,今天是冬奥会闭幕式的日子。我们44个孩子在您的注视下再次演唱了《奥林匹克圣歌》。我们山里的孩子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把歌声唱给了全世界听。邓老师,是您把我们这些老区的山里孩子带进了音乐的殿堂。此时此刻,我也想把自己心中的话说给您听。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在音乐城堡里见到您的时候。那时的我还没上小学。有一天,爷爷骑着小电车载着大我五岁的堂姐去您那里学音乐,我和堂弟就跟着去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音乐城堡,那里很漂亮,有古筝,有电子琴,墙上、楼梯栏杆上都是音符。墙上挂的都是您和大家一起演出的照片。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奇,很美好。从那时起,音乐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听大人们说,您18年前从北京市退休不久,就来到了我们马兰村,是您筹集资金给我们马兰小学翻建了校舍,还让小学的哥哥姐姐们吃上了营养午餐。他们都跟着您学音乐,堂姐还跟着您去过北京、上海、河南演出。大姐二姐也都跟着您学过音乐。姐姐们回家时,总是给我们唱在您那儿学到的歌。那时候只要小乐队在村里有演出,爸爸都会带着我和堂弟去看,我觉得学音乐是一件好幸福、好开心的事。
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我终于可以跟着您学音乐了。在音乐城堡里,您教会我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小就听爷爷说,我们阜平是革命老区。在您的教导下,党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的形象更加清晰。后来,您教我们唱《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马兰童谣》,我们更加了解到,是党带领我们阜平的先辈们浴血奋战,走向了胜利。
除了学唱歌,您还教我们练习乐器。到音乐城堡的第一天,您拿着自己的小提琴走过来交到我的手中,说:“这是我的小提琴,以后就跟着你了。”那时,我心里感到特别温暖。
我们不会忘记,您陪伴我们一起排练时的点点滴滴。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您告诉我们,要组建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的表演。我们高兴得都要跳起来。虽然那时还不知道冬奥会是什么样,但是我们都特别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集中训练那段时间,好多老师都来教我们,有县城的苏老师,有保定的张院长、吕院长、王老师,还有北京来的秦老师、林老师。他们对我们都特别耐心,特别认真。您和我们一起学唱《奥林匹克圣歌》。当我们觉得困难的时候,您总是第一时间给我们打气,让我们更加有信心。
希腊语学起来很难,是您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把希腊语的发音尽量用汉语拼音标注起来,这样我们学起来就更方便了。
今年元旦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到北京封闭培训。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开幕式的晚上,我们穿着虎头衣、戴着虎头帽来到了“鸟巢”。上场之前,您不停地给我们打气:“加油!加油!加油!一起迎冬奥!”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把这首歌唱好,把我们马兰的歌声唱给全世界听。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马兰小区门口的那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住楼不忘共产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一家从原来村里的平房搬进现在的楼房。我家住在七楼,坐着电梯很快就到了。搬进新家之后,爸爸也成了村里的防火护林员。听爸爸说,我们现在的马兰小区有两千多人,大部分人原来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还建起了蘑菇大棚和服装加工厂,好多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有了新工作。村里的小学也更漂亮了,有了新的操场、图书馆、活动室。村里的路越来越宽,镇上还通了高速公路。我们的马兰也变得越来越美。
爷爷经常跟我们说,是党让我们马兰村人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是党让我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您教给我们的第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马兰的孩子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我们幼小的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我们感到无比的幸福。
邓老师,听说您上大学时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感谢您,是您带我们走上了冬奥会这么大的舞台,也是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
我要好好学音乐,长大以后像您那样,教更多的山里孩子唱歌。
(光明日报记者耿建扩、陈元秋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1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进行,各地考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其中最具科技含量的莫过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随录取通知书寄送过来的还有一张黑胶光盘,光盘上刻录着由该校师生通过“中国天眼”FAST捕获的15颗脉冲星信号,这些脉冲星信号在经过该校学生的转换和小限度处理后,以音频的形式呈现。其中,13颗脉冲星信号还是通过此次录取通知书首次向全世界发布。
录取通知书是高校与学生的初次见面,是引领学生开启人生新阶段的第一位“使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高校给学生上的第一课。这个第一课怎么上,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选择,但一个可见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下功夫。比如,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连续十多年由老教授们用毛笔书写,一撇一捺之间写满了人文情怀和文化传承,也体现了陕西师大作为一所师范类院校的精神气质;再如国科大那张刻录着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光盘,不仅富于浪漫色彩,也传递出学校的内涵与底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点亮他们的科学强国梦,引导和启迪他们仰望星空,追随前辈们的脚步、以更奋进的姿态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教育不是教材、不是课堂,而是人点亮人。点亮不是灌输,而是让人发现自我,鼓励和激发他们的灵魂和心智,这一点在“大山里的摇滚乐队”体现最为鲜明。日前,在贵州六盘水海拔2300米的海嘎小学操场上,由抖音为11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举办的特殊演唱会精彩上演,演唱会通过网络全程直播,共有142万人在线观看,相当于15个鸟巢的观众数。几年来,语文老师顾亚利用课余时间教孩子们乐器,并组建了两支乐队——“遇”和“未知少年”,顾亚拍摄的孩子们日常唱歌抖音视频在网上走红,海嘎小学的小学生摇滚乐队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次更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山里的演唱会。
当“未知少年”遇见好老师、好教育,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发生了。点亮的力量,既源于新媒体时代发达的短视频平台等媒介,让大山里的摇滚之声得以翻山越岭,被更多人听到,更源于教育,源于遇到了郑龙、顾亚等教师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学习乐器,组建摇滚乐队,乃至于举办百万人观看的演唱会,可能不会直接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命运,但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的潜能、梦想毫无疑问被触动、点亮了。这段经历将敲开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激励他们以更自信、勇敢的姿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即便他们未来不会从事音乐事业,但是他们依然会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一个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追逐梦想的童年。
在“搬砖男孩”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教育点亮人生的作用。四年前,收到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魏凯伦还在工地搬砖补贴家用,在离开的那一刻,他高喊“山,山,我走出去了!”四年后,面对毕业分配,魏凯伦主动写下赴疆申请书,选择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还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缚,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教育的第一次点亮在于帮助魏凯伦走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那是限制人生视野、阻拦人生发展的障碍。第二次点亮则在于军校生活锤炼,点亮了魏凯伦的家国情怀,点燃了他的理想与责任,让他明白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进而选择回到大西北、回到大山,去承担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的崇高使命。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点亮的意义既在于打开封闭的视野,看到更远处的世界,也在于触动内心的潜能,释放出自我无穷的力量,去承担更大的责任。而像郑龙、顾亚这样的好老师无疑就是那个燃灯者,去开启未知,点亮潜能、点亮人生的无限可能。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24日第2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