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02: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烹饪培训心得体会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心得体会是关于烹饪技巧的提升、文化体验、个人成长还是其他方面。
2.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烹饪培训的背景,如培训时间、地点、课程内容等。 - "主体":详细描述培训过程中的经历、所学知识和技能,以及个人感受。 - "结尾":总结心得体会,表达对未来烹饪生涯的展望或感谢。
3. "内容详实": - "具体细节":描述具体的烹饪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老师的指导。 - "情感表达":分享在培训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如何激发你对烹饪的热情。
4. "语言表达": - "准确用词":使用准确的烹饪术语和描述,使文章更具专业性。 -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 "逻辑清晰": - "条理分明":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分类,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 "观点明确":对于所学内容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避免泛泛而谈。
6. "个人反思": - "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烹饪培训中的表现,找出优点和不足。 - "成长感悟
文 | 刘素萍
2022年,我报考了老年大学烹饪班,学制一年。2023年元月2日,上完最后一节课就毕业了。这篇文章,就当是我的毕业总结吧!
入学第一课,老师就讲到:“同学们不能只当吃货,要做美食家,来老年大学学习烹饪,就走在了美食家的路上。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不仅知道怎样吃,学会怎样做,如何辨别食材,而且还可以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以前不会做饭的同学,保证可以做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已经会做饭的同学,一定让年夜饭锦上添花。”春节马上到了,年夜饭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是“烹饪课”最好的答卷。
我学烹饪这一年,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做饭毫无兴趣,即使家里来了客人,也不再为做饭而犯愁,我会提前拟好菜谱,拉着小车去超市采购食材。当一大堆看起来“乱七八糟”的食材,经过我的煎炒烹炸,变成一桌子美味佳肴时,感觉就像画家完成了一幅画,更像我自己将满脑子的素材,写成了一篇稿子那样有成就感。
我学烹饪一年,从之前不会做“硬菜”,学会了一材(食材)多做。比如排骨,可以做糖醋排骨,也可以做红烧,还可以做清炖。比如鱼,清炖、红烧做起来得心应手,滑鱼块味道也挺好。比如大虾,不仅学会了快速去虾线,还学会了清炒大虾、面包糠炒大虾、大虾粉丝煲。比如牛肉,可以红烧,也可以卤,还可以用西红柿和圆葱慢慢煨。第一次煨牛肉,就得到外孙的认可。外孙说:“姥姥,你们老年大学如果举行烹饪大赛,你就煨牛肉,肯定能拿大奖。”外孙的认可,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我学烹饪一年,不再仅限于把菜做熟,还学会了点缀。比如酸辣土豆丝,我会加点红辣椒丝或青辣椒丝点缀一下。再比如做鱼,上桌前也会搭上几根绿油油的香菜。去腥也不再只是料酒和姜片,白糖、盐和胡椒一样可以去除腥味。
我学烹饪一年,在老年大学公众号发表了三篇与烹饪有关的文章,其中《烟火里飘出书香》被中国老年协会最具权威期刊《老年教育》2022年9月刊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被2023年1月4日《中国老年报》采用。同时,还被任命为班长,协助老师做好班里的各项事务。
其实,老年大学一周才上一节课,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由厨房小白,到爱上烹饪,进厨房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乐趣,主动从网上学习烹饪或请教烹饪高手。
我学烹饪这一年的几点体会:
一是做饭要有大局意识,就像汪曾祺所说“会做饭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做饭的人要考虑到所有家人的口味,不能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还说过:“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我这才体会到汪曾祺做了一桌子饭后,不急着上座吃,而是抽着烟笑眯眯地看家人大快朵颐时的满足感。有天晚饭,女儿说:“妈,你快看,饭和菜都吃光了。”我笑着说:“这才是对厨子的最高奖赏。”
二是要善于实践,不怕失败和打击。学做新菜品,首次成功的时候不是太多,但不要灰心,还要正确看待家人的“挑剔”与“打击”,虚心听取意见及建议,不断改进厨艺,屡战屡败之后就是屡战屡胜。
三是做饭要有耐心和时间,这也是我退休前,对做饭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工作忙忙碌碌,琐事和烦事一大堆,哪有心情学习做饭。退休后大不一样了,时间充足,一切变得简单起来,从容买菜,耐心做饭。头一天就琢磨着明天吃什么,吃完早饭就准备午饭食材,午饭后就想着晚饭如何做。
总之,我学烹饪这一年,不仅只是学会了几道菜,而是对做饭有了新的认识,就像烹饪老师说的那样:“同学们学会了做菜,就可以叫烹饪了,毕业时就成烹饪高手了,就像你们年轻时上大学,不仅只是学到了课堂知识,而是掌握了一套思维模式,老年大学也是大学。”阳春白雪固然浪漫,但生活终究要回归到柴米油盐之中,这也是我上老年大学学习烹饪的目的。
作者简介:刘素萍,笔名泉魂江韵,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山东金融文学》编辑,摄影爱好者。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自制南京十样菜
南京十样菜与佛跳墙
南京十样菜,就是什锦菜,不一定就十样,这次凑了十五种:豆腐干、卤水干丝、油豆腐、香菇、黑木耳、黄花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菠菜、藕、芹菜、海带丝、腌上海青、冬笋。十五道菜,分头炒过,拌在一起,醒一阵,淋上麻油,上桌。一直以为,十样菜近乎素版佛跳墙,貌离,但神合。炒制原理近似,所有食材,一定要分头烧好(佛跳墙)或炒好(南京十样菜),再烩合。这才是真味:多种食材、多种味型接近味之绝对真实——中国烹饪的取象手法。
但,“近乎”、“近似”,还是似之而非,佛跳墙更高。中国山水画有两种取象方式:一种多种视点,如宋画《溪山行旅图》,画面视点非单一,仰视中有俯视,近处中含远处。一种虚化视点,如元画《浮玉山居图》,压缩景深、平面化,完全无法确定视点。佛跳墙相当于融合两种取象手法:首先,所有食材分头烧制,多种徼向接近味之绝对真实;最后烩合炖蒸,消融彼此,不是任一味,却又包涵任一味,虚化徼向接近味之绝对真实。南京十样菜只相当于宋画之多种视点,与佛跳墙相通的,只是前一种取象方式。看来,佛跳墙冠绝中华菜品,大名头,非浪得。汉文明才是真正哲学的文明系统,百姓日用中,一名之立,也有学理依据。
林文月写过一本《饮膳札记》,似比她的译文感觉更好。细细碎碎,点点滴滴,全是洗手作羹汤时,主妇切己的体会。她一定深爱自己的家庭和丈夫,不然不会对厨艺倾注这许多心力——所以,竟然做了佛跳墙。书中《佛跳墙》一文,有如下文字:“传说中,乞儿烩煮富家残羹冷炙的故事虽未必可信,但佛跳墙的烹制特色即在于各味分制,最后汇聚而隔水蒸煮;同样的素材同锅烹煮,却效果全异,所以传说之产生,亦不无道理了。”她,是真的懂得。
醪糟
做醪糟,二斤米,上锅,大火冒大气后,中火再蒸二十分钟。三斤米,三十分钟。冬天做醪糟,发酵三阶段:第一阶段,最初24小时。温度要求最高。酸奶机42℃,暖气房,此阶段决定甜度。第二阶段,36小时。酸奶机42℃,但移出暖气房,放在阴冷处,相当于降温。此阶段,决定酒味。第三阶段,小窝中酒液满,或醪糟已经甜了,断电,室温发酵。
醪糟初始发酵温度一定要高,否则不甜。专门米酒机其实做不好醪糟,初始温度不足故,不妨用酸奶机。1升、1.5升、2升三个酸奶机,一起做醪糟,对比:1升温度最低,许久才甜。且因低温时间过长,会有一点朽坏味。泡菜同理,切记不可在腊月起泡菜水。2升温度最高,最甜。1.5升温度居中,甜度也居中。
如嫌上文法子太麻烦,就全程用2升酸奶机,放置一处,无需须移动。恒温,相对于初始所需温度,不算高;相对于最后发酵所需温度,不算低。正因为不高不低,取中,在不明就里、不能与时俱化时,是最不坏的选择,能得最不坏的结果。
自制岐山臊子肉
稠酒
醪糟,还别有妙用。成熟后,不收割,继续发酵,直到甜味弱化,酒香酽然,将米糟与酒汁一股脑倒入九阳豆浆机,果汁档粉碎(只有此档,可粉碎,不加热),即成自制稠酒。装入玻璃瓶,冰箱冷藏。瓶口绝不可封死,切记切记。低温下,米酒浆依然会暗自发酵,密封瓶口,会炸。
稠酒用途多多。
要鱼汤味道好,除了煎鱼时一定要用猪油。此外,就是加稠酒。汤色奶白,醇香别样。
烧蔬菜更妙。云南高山黄白菜烩清美中豆腐(豆制品我只买清美,因他家豆腐干会坏,无防腐剂故)。用猪油炒,要舍得放猪油,一大坨猪油。加姜汁,一定要姜汁——姜,辛辣含清芬,蔬果类菜品,烧制时间短,切丝切粒,无法充分透发这一味。近熟时,浇入多量稠酒即可。稠酒质厚,不可沿锅壁倒入,与清澈的黄酒、白酒用法不同。当然,还须需盐及蚝油。稠酒已微甜,无需须加糖。云南高山黄白菜,算有几分清鲜,豆腐则天生寡味,“无味使之入”:一定要用猪油,吸入油脂厚味,又佐以姜汁、浊酒。入口,清香中夹杂一丝醇厚,青菜豆腐也能波澜微起,不似素食纯然清寂。说来奇怪,这道菜,若只加猪油、姜汁,没了稠酒,就黯然神伤。代之黄酒、白酒,根本无济于事。什么原因,到现在也不清楚。家里养的小狗,曾惊讶地说:“咦,没想到青菜豆腐也能这么好吃”。”他不知道,无米酒之炊,我也难为。
自制温州酱油肉
明火白粥与冬瓜瑶柱汤
专门买了广式高脚不锈钢锅,来熬明火白粥。米提前泡一个半小时,若晚上煮粥,不妨一大早就泡,更节省火力与时间。
据说明火白粥有三要:水滚下米,先猛火,后大火。水滚下米,没异议。先猛火,也赞同,自家灶头最猛火力,放肆开启。后大火,却好像不完全对。猛火之后,不是一路大火煮起那样简单。而是先大火,次中大火,后中火,再转中小火,最终小火。原则是,火力只要能让米汤保持翻滚样,即可。何以故?一开始,水是水,米是米,米沉水轻,不会溢出。后来,越煮越稠,水米交融,就易溢出。越到最后,所需火力越小,小火就足以让粥翻滚。煮银耳,也有类似经验。妈妈发现,我给她买的丑耳,特别容易溢出。丑耳嫩,胶质丰厚,很快煮化;普通银耳,胶质少,耳水两分离,自然不易外溢。一路大火,米汤最后一定会奔出锅沿,高脚锅也拦它不住。煮粥,也需知机察势,不可一味颟顸。
烧汤就是烧火候,用火,与煮粥一个道理。
冬瓜瑶柱汤。瑶柱发好,猪油微煎,加姜汁,随即沿锅壁烹入黄酒,闻到酒香,倒开水,猛火煮至汤色微混,再放冬瓜,保持火力,待得汤色奶白,转为大火。此后随时观察,以保持汤面沸腾为度,逐渐调节火力,直到小火。
生来偏爱厚味。大火浓汤,小火清汤。早先,做冬瓜瑶柱汤,一开始就加足水,猛火转大火后,不再调节火力。偶然间一次,时间紧,火候未到,提前出品。家里小狗却表示,更爱今次清淡汤味,我很意外,遂改以明火白粥法。对比之下,发现:一味大火,吃口只是浓厚。火力变幻,味调随之复杂微妙,亦清新亦醇浓。更妙的是,还尝得出一丝冬瓜特有的鲜甜,实在胜出多多。看来,要味道的复调,增添食料、味料是一途,变化火力是另一途。当然,佛跳墙一法,更在这两者之上、两者之外。
偷懒的法子也有,无论是粥是汤,猛火煮滚,随后直接转小火。执两,亦是另一种形式的用中,也可得最不坏的结果。
桂花糖藕
桂花糖藕这道甜品,要不在桂花,不在藕,在乎糖。
糖,如果只放一味,无论黄冰糖或红糖,味道必然单薄、寡淡。除了上述两种,还要加麦芽糖、白砂糖,最后浇蜂蜜。五种,组成甜味的复调。此外,还有一样物品,可以锦上添花——一小丢丢盐,与甜味,相反形成。
凉拌莴笋丝
凉拌莴笋丝只是寻常一道家常菜。我的做法是:莴笋丝加盐、糖、醋、鸡精,调好,堆点蒜末,热油一淋,即可。但莴笋有青色,有清香,所以关键在两点:一、醋。只放两种,恒顺酿造白醋与东湖酿造白醋,一淡色,一无色,免得减了青青之色。烧鱼不然,酸味也有复调。不光用两种淡色醋,深色醋如米醋、山西陈醋、岐山醋都会加入滴滴。但莴笋,自有它的机与势,执定味道的复调,反而成拙,一两种即可。二、蒜末与热油。要有分寸,蒜末不能多,热油不能多,免得厚味夺了莴笋清香。“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袁枚的话,是烹饪至理。(此语多传出《随园食单》,但遍检是书诸食单,不见。只有清人李广庭《乡言解颐》卷三“食工”条曾说:“《随园食单》内各条,俱有可取,而其颠扑不破之语则惟‘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两言,唤醒耳食目食者不少。”抑或李氏所见《随园食单》版本与今本不同?)如果说豆腐当“无味使之入”,需厚味加持,莴笋则属于前者,“有味使之出”,让开一步,不生之生,这是道家的智慧。
作者:李 欣
编辑:吴东昆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