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09: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射门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射门观后感要表达的主题,是赞美射门技巧的精湛,还是对射门失误的反思,或是对比赛氛围的感慨等。
2. 结构安排:一般来说,一篇作文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射门事件,正文部分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观点。
3.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要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4. 举例说明:在论述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如,可以描述射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或是对失误原因的分析。
5.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流畅、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同时,注意用词准确,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6. 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可以使文章更具文采。
7. 观点新颖:尽量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使文章更具独特性。
8. 逻辑严密:在论述过程中,要保持逻辑严密,确保论述的连贯性。
9. 适当引用:在作文中,可以适当引用相关名言、数据等,以增强说服力。
10. 篇幅控制:根据题目
2月6日晚,印度新孟买的帕提尔体育场,2022亚洲杯女足决赛,中国女足以3:2绝杀韩国队,时隔16年再夺女足亚洲杯冠军。
女足争气,人人点赞。有女足这面“耀眼”的镜子,男足的痼疾每一个毛孔张得更加清楚。
中国男足的高光时刻,是2001年主场迎战阿曼,1-0比分击败对对方,成功晋级世界杯决赛圈,被称之为“历史性的一刻”。其实,再之前,1984年尼赫鲁金杯赛,中国男足面对南美劲旅阿根廷,没有胆怯退缩,赛场上积极主动。上半场中国男足与阿根廷战至0-0平局,双方均未得分;下半场中国球员赵达裕左脚射门得分,国足1-0绝杀阿根廷。
中国女足争气,但也有过波折。1986年到1999年,中国女足先后实现了女足亚洲杯七连冠,亚运会女足三连冠,还获得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足亚军。1999年女足世界杯上,中国获得亚军,这是中国女足在世界杯上最好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未能进入四强,此后水平开始下滑。2006年,中国女足再获女足亚洲杯冠军,但球队水平没有回升,反而再次下滑。2013年,郝伟接过中国女足的教鞭开始,球队状态回升。2015年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止步八强。2019年6月,法国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以0-2负于意大利女足,止步16强。
梳理这些历程,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水无常形,但有常势。一只足球队要善于保持自己获胜的“常势”。“常势”是有惯性的,我们看黄河、长江,它们的水形是不固定的,无一刻不在变动,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常势”。常势并不是说永远不变,但在一个时期会保持相对固定的“势头”,比如黄河夏秋水涨,冬春水减。
世间万事万物总是受偶然因素影响。足球的物理学“力”的分析比较复杂,在运动中有脚给予的“推力”,有自身的“重力”,有与地面的“摩擦力”,踢到空中因为角度和方向的不同,“推力”还得被三角函数重新分解,而且足球还和空气摩擦,受风力大小影响。足球的各种“受力”都会受到偶然性的影响,足球队员脚法再娴熟,也有踢歪了的那一刻,因此一只足球队无法避免“偶然”。即便如此,足球运动仍有很多规律可寻。教练和队员素质、物质保障、准备情况、临场指挥、临场体能状况和技巧发挥、队员配合等因素,基本决定一场足球比赛的胜负。
在中国女足夺冠之后,不少球迷建议将男足的赢球奖金600万,奖励给女足。显然,球迷认识到经济条件决定球队物质保障的重要性。女足“缺过钱”,但据足球报记者的报道,中国女足现在待遇大大提高;国家队层面,参加比赛的补助也大幅度提升,而且是按照季度发放,现在重大赛事的一场赢球奖金不止600万元。
一切“有形的差距”好提升,我们得更加重视一些“无形的短板”。
体育是一门科学,必须讲究科学训练。很多体育项目,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步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发展起来的,体育成绩的取得和科学训练分不开,这其中既包括引进教练,主动接轨世界先进做法,也和中国主动创新,改善训练方式方法密不可分。
2月5日晚,中国冬奥会上,由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任子威四人组成的中国短道速滑混合团体以2分37秒348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队摘得北京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熟悉我国短道速滑史的人都知道,我国队员短道速滑水平的迅速提升,得益于内外教练员的科学指导,更与我国努力实践、大胆探索中国特色的技战法有关。据环球时报报道,许多参加冬奥竞速类项目的中国冬奥健儿,包括这次获得首金的四人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是在体育风洞中进行日常训练以提升竞技水平,他们借助风洞技术,研究如何保持空气阻力最小的姿态,获得最快的速度。据悉,东京奥运会上,游泳、赛艇、自行车等一大批项目的运动员也都接受过体育风洞的“洗礼”。
对足球来说,也必须掌握先进理念和科学训练方法。很多年来,我国聘请很多外国籍教练,着眼世界先进足球训练方式方法,但男足水平提升进度欠佳。
保持“常势”,得先有“气势”。男足国家队前任主帅高丰文曾有诗云:莫道中华无男儿,不破楼兰终不还。2001,高丰文将中国国奥队带进奥运赛场。
“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气势迥然不同。“气势”的出现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质变之前可能量变的时间还比较长,但当技战术水平、物质保障等方面都追上来之后,一只足球队就特别需要“气势”。
气势就是精神头。中国女足在历史上多次进入世界杯,最好名次是亚军,那是1999年美国世界杯时,中国女足点球输给了东道主,屈居第二名,但顽强的比赛风格赢得了国人的赞誉,女足被称为“铿锵玫瑰”。2月6日这场比赛,中国女足从0:2到3:2大逆转,压力下反弹,表现出一种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品格。
其实,中国女足和中国女排一样,是有一种精神在内的。1981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先后10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上夺得冠军。中国女排的10冠王,不仅在中国三大球当中成绩最好,放眼世界体坛,在不到40年间十夺世界冠军,也是不多见的。女排精神概括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中国女足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也许,对于中国男足来说,当下最缺的就是在这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这一晚,我在鸟巢现场看到了从容、开放、青春的今日中国
在零下4℃左右的寒冷里在鸟巢现场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心里却是热乎乎的。她给我最深刻的一点感受是,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的话,那就是通达,也就是通融、汇通、畅达。
无论是倒计时的中国24节气景观,还是运动员入场时播放的世界经典名曲串烧,无论是由冰球运动员射门后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图案,还是灵感来自中国结图案的雪花,无论是满场撒欢的孩童,还是手手相传国旗的普通人,每个细节都联通着体育和生活、古代和现代、中国和世界、过去和未来等。“不点”主火炬,属于一次重要创新,既符合当代绿色低碳环保观,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无为而为”理念的从容而又创造性的运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带着一种急切证明自己的心情,要一举展现五千年的传统中国,一个正走向世界的中国;1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我们有了一种从容不迫,心态平和地让大家看到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她的从容、开放、浪漫、青春、多彩的身姿。
滕俊杰(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人的浪漫,就寄托在星辰大海绿枝春生之中
这一晚是影像视频艺术与实体表演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是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浑然一体的盛宴。整场开幕式,超大型地屏与竖屏联合打造出裸眼3D的效果。数字科技创新下,我们得以清晰看见中国人鲜明独特的奥运美学。
承接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开幕式视觉开篇惊艳。草木春生,也如绿芽破土,一切就如冰天雪地时刻的立春,是大自然的絮语,也如奥林匹克,活力流转生生不息。如此嫩绿色的大视觉运用在历届冬奥会是少见的,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传递了我们清晰的理念——中国人的浪漫和美学意韵,就寄托在星辰大海、绿枝春生之中,表达了对生态文明追求的终极目标,艺术地凸显北京冬奥“一起向未来”的硬核主题。当蒲公英摇曳,冰雪不冰冷,我们绿色办奥的理念哲思被全世界看到,我们在高科技时代仍诗意栖居的文化自信被全世界感知。
夏煜静(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这是“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最动人的作品
2月4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拉开大幕的日子,开幕式既传统又现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运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不论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灵感的倒计时,还是所有参赛代表团的雪花引导牌拼接而成的“大如席”的巨型雪花,细细品味,无不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令人震撼之美,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北京冬奥会开幕仪式精彩亮相的本身就是“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最动人的作品。
谷好好(昆剧表演艺术家、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中传递力量、希望与智慧
非常振奋!非常激动!这是一场提振人心的开幕式,它不仅是属于冬奥会的,也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一首豪歌。随着主火炬的点燃,我心中的那把火也燃开了。这两年来疫情的反复让人总有些担忧,开幕式则一扫心中的阴霾,因为它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中传递了力量、希望与智慧。“立春”之日,冬奥会开幕。倒计时表演《立春》里的一片绿意盎然昭示新的开始和勃勃生机,春天的朝气扑面而来。看到用代表二十四节气的24个数字倒计时,我非常震撼,每个节气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故事,这是文化自信的表达,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了属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毛时安(著名文艺评论家)
绿色环保低碳,智能光影构成完整的中国精神中国形象叙事
这个夜晚的主角是人,年轻人,中国人和地球人,超越地域、种族、宗教、制度。人类战胜一切灾难,需要我们共同携手,走向未来的美好。
当各行各业各族儿女传递国旗,当世界各国青年一字排开并肩向我们走来……我被深深打动,中国人对祖国、对人类的爱是那么博大而纯洁动人。
冬奥会主题符号是雪花,以橄榄枝和参赛代表团雪花引导牌组成的雪花,赋予雪花人类团结、追求和平、让世界充满爱的多重美好寓意。2008年以夏奥运展现扎根于深厚中国历史文化沃土的自豪,2022年冬奥会展示一个走向未来的中国文化的自信、从容。
从过去时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到新时代正在进行时的中国文化,舞台上,绿色、环保、低碳,智能化的光与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精神、中国形象的叙事——很中国、很世界,很古老、很现代;再现了当代中国人阳光、向上、友善的形象,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想而奉献冰雪晶莹的中国智慧中国情怀。
王为松(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开幕式让中华文明以年轻时尚活力的风格呈现出来
这一晚,是冰天雪地,也是春意盎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幕式寓意着良好的开头。另一亮点是孩子的形象,在冰雪中摸爬滚打,开心前行。我们这代人从小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每天做早操前说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次更多以孩子的形象与视角,寓意少年强则中国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开幕式让五千年中华文明以年轻、时尚、活力的风格呈现出来,兼顾时代特色、世界视野、中国智慧,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一起向未来”的奥运理念与美好愿景。
备受关注的点火仪式上,在雪花引导牌组成的大雪花中央,没有点燃,却永远燃烧——让冰雪点燃热情,让世界充满爱;让奥运凝聚力量,让青年联接世界。
辛丽丽(上海芭蕾舞团团长)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
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以伟大的中华文化为载体,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更向国际社会发出携手共创未来的时代之音,大国风范与风采使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春草、蒲公英,中国式的浪漫在这个舞台上呈现得淋漓尽致。磅礴的中国力量,构筑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所有人心愿和信仰。
傅军(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绝美的数字艺术作品让人惊艳,熠熠生辉
这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升旗仪式之后出现的一组连续的绝美数字艺术作品让人惊艳,熠熠生辉,非常流畅,一气呵成,让人看得甚为过瘾。
从中看出中国数字艺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重大国际性庆典中大规模运用的趋势。数字艺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逼真性。在日益精湛的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数字艺术令人身临其境,极具感染力。以数字媒介作为载体的数字艺术,让媒介本身成为艺术,艺术又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这或许是数字艺术在这样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的原因所在。
代晓蓉(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授)
向世界完美展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象
虎头帽、雪花中国结、传统窗花纹样的中国之窗……中国文化符号构成的视觉系统,非常“张艺谋”、令人惊艳,而李白《将进酒》中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作为五环出场的舞美设计构思,更是让人惊呼“太中国”——冬奥会开幕式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浪漫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象。
这场开幕式运用现代技术,以超现实的方式演绎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文艺表演贯穿融合其中,简洁而饱满。在“冰雪五环”中裸眼3D、激光技术的应用,以破冰雕刻出五环,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开幕式通过数字交互、动作捕捉技术,完美地把冰上表演、童声合唱与立体的视觉画面相融合,虚实结合,以科技之美展示了人、自然、运动之美。
韩可胜(文化学者,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
用中国文化核心元素来开启,应天时、合地利、称人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正值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导演组用节气为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一个世界性的运动节日,用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来开启,应天时、合地利、称人心,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创意。由此,人们将永远记得这个冬奥会——无法复制,它是属于中国的冬奥会。
节气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科学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它总结太阳在周年运动过程中到达相应的位置,时令、气候、物候、动物、植物、人所出现的特定状态,引导人们去科学地生活,顺应自然,而不是悖逆自然,其中包括运动和锻炼。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二十四节气为冬奥会开幕,触摸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这次冬奥会开幕式虽然不穿古装、不讲5000年的故事,但每一分钟实际上都写满了中国文化,整体创意和创新体现的都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美学观、世界观、生命观、自然观等,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龚天鹏(上海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
我的泪点是小男孩小号独奏《我和我的祖国》伴随五星红旗交接
这一夜,我的泪点是小男孩的小号独奏《我和我的祖国》伴随着五星红旗的交接。
对我而言,这是中国人在传递与世界守望相助的赤诚信念。对我而言,这就是我每天都希望用音乐所做的。对我而言,这就是“初心”的声音。2008年,我就是被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的美丽所震撼,从而决定做一名交响乐作曲家的。14年后,人类社会又不知经历了多少跌宕起伏。但这一刻,就像各国可爱的运动员踏着创意性改编的世界古典名曲大串烧节奏入场(我们全家玩了一个小时的作品出处抢答环节),滑冰队伍伴随中西两首催泪老歌引出四句格言那样——世界人民大团结,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却又这么宝贵。
滕肖澜(著名作家)
这是只属于冬奥的画面,美得纯净之至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序曲行云流水——绿色小草代表立春节气,象征万物复苏和勃勃生机。随即一束蒲公英,由小男孩的剪影吹散,银色种子飘向天空,彰显无穷希望。
稍顷,滔滔黄河水从天而降,又化作晶莹冰立方,将历届冬奥会一一展示。几记冰球,电光石闪,定格在2022北京冬奥会。
当中国元素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空灵壮阔中见匠心,冬奥会开幕式充满时代感又充满人文气息。
传递国旗环节,能看到两队传递者们眼底的珍视。短短一刻,却最是动人。
当雪花纷纷落下,一朵雪花就是一个国家,这是只属于冬奥的画面,美得纯净之至。尤其喜欢插入的冬奥短片,将冬奥细节与日常点滴相呼应,哪怕是略带狼狈的摔跤,都充满着生命力,还有人间烟火气。
正如雪花终将融入大地,冬奥盛景最终将属于全世界,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向着美,向着爱。
作者:文汇报社
编辑:苏展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