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21:1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简历的作用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简历的作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引言部分: - 简要介绍简历的定义和作用; - 引出本文要论述的简历的作用。
4. 正文部分: - 分点论述简历的作用,如: a. 展示个人能力和素质; b. 提高求职成功率; c. 帮助招聘者快速了解应聘者; d. 体现个人职业规划; e. 增强求职者的自信心; - 结合实际案例或数据,有力地支撑观点; - 注意论述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5. 结尾部分: - 总结全文,强调简历的作用; - 呼吁读者重视简历的制作,提升求职竞争力。
6. 语言表达: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 -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
7. 举例说明: - 在论述简历的作用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数据,如: a. 举例说明某位求职者因制作精美的简历而获得面试机会; b. 列举数据说明制作优秀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23日电 随着就业季的到来,千万应届毕业生和资深职场人再次站在求职的起跑线上,面对着简历撰写、个人面试、情景模拟等一系列挑战。为了解打工人的真实诉求和付费求职现状,国内权威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51job展开调研。调查显示,79%的受访者对简历、面试等求职服务表现出强烈需求,有付费求职经历的职场人占比近三成。
79%受访者求职能力待提升,简历优化需求旺盛
根据调研,高达7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求职能力有待提升。进一步访谈发现,受访者对多种求职服务存在需求,其中“简历优化”(55%)、“简历评估”(51%)、“职场测评”(49%)、“职业咨询”(48%)最受关注。
愿意为求职付费的人群中,来自“转行/转岗”、“跳槽”、“晋升”的需求最高,分别占比48%、41%、33%。还有一部分受访者是由于大龄(30%)、职场空窗期(28%)、缺少工作经验(26%)等背景原因而产生付费意愿。
面对付费服务,47%的受访者心理价位在500元以内,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愿意为此花费501-1000元。具体来看,来自通信/电子、金融行业的受访者对就业指导服务的付费意愿较高,愿意支付1000元及以上费用的接受人群占比均超过40%。
近三成职场人付费求职,41%遇到AI改简历
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者有付费求职的经历。就切身体验而言,大部分人对简历优化服务的效果表示满意,43%的受访者表示因此获得了更多面试机会。同时,也有一部分求职者对效果持保留态度,甚至有人“踩坑”对求职结果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求职服务中的槽点,“不够专业,定位不精准”(48%)、“过度美化,引发质疑”(34%)、“从业人员鱼龙混杂”(23%)是受访者遇到过最多的问题。前程无忧职业顾问陈清清表示,这个行业缺少规范的标准和从业门槛,市场价格差异悬殊,水平参差不齐,近几年很多个人自媒体从事,质量和服务比较难把控。
此外,41%的求职者表示遇到的服务质量“过于模板化,一看就是AI写出来的”,并调侃“过去害怕撞衫,现在害怕跟人撞简历”。事实上,A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人力资源领域,比如写简历(52%)、岗位匹配(45%)、面试(36%)等环节。不过就实际效果来看,其智能化和个性化程度还有提高的空间。
“优秀”PK “合适”,企业如何挑选人才
简历作为求职者与企业沟通的工具,承担着第一印象的桥梁。据调查,企业在筛选简历时比较看重工作经验(76%)、技能和能力(75%)、教育背景(49%)、项目经历(43%)、个人简介(41%)等因素。在HR看来,简历中所体现出的人岗匹配比单纯的“背景优秀”更加重要。
访谈中,简历的作用被广泛认可。受访者认为“突出个人优势”、“呈现个人能力和经验”、“彰显与岗位的匹配”是一份好简历最应体现的内容。陈清清补充道,不管是简历还是面试都是“营销”自己的过程,简历相当于个人说明书,可以体现逻辑表达、职业发展等综合素质能力。
在服务机构的选择上,大多数职场人会选择专业的招聘网站(73%)或者社交媒体(38%)。问及对求职服务的诉求,呼声比较高的是“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性”(63%)、“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61%)、“合理定价,制定统一标准”(57%)、“增加售后保障”(46%)、“透明公开服务流程”(42%)。(完)
在投递简历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简历总是无人问津的感受,或许,这是因为你在写简历的过程中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尝试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思考我们在撰写简历时应当注意的方面和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各大平台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简历大多沦为炮灰,简历是面试发起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本篇从用户的视角思考我们在撰写简历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招人方在筛选产品简历的过程中,会经历两步,简历初筛,与业务沟通。围绕这两部分用户群体,至少需要确保简历没有硬伤;其次需要体现工作的专业度。
一些公司在筛选候选人的时候,会通过学历、工作年限、工作相关性进行大概的预判。这里面学历、工作年限相对固定,无法再优化。但是工作相关性可以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把目前的工作进行重点盘点,并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列举出与该岗位的契合程度,从而提升约面的机会。如何结构化梳理过往经历?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思路。
工作经验在简历中的作用相当于个人名片,历史都在哪些公司,服务什么部门,如果正好有过该领域有影响力部门经历,就更容易获得约面的机会。
如果没有,也不需要气馁,在介绍工作经验的时候最好写清楚所在公司所属部门,核心服务的领域,输出指标,这样从简历浏览的视角,至少可以输出非常结构化的印象。
项目经验是通过简历最能获取到的关键信息,也决定了岗位匹配程度。假如要投递的岗位是策略产品经理,就要从用人者的心态思考对方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
首先,好的策略产品的基本功要看问题识别能力、数据敏感程度、目标拆解动作、项目推进方案、业务指标收益。
其次,策略产品与工具、后台类产品最大区别在于For过程而不是For用户,所以,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视角。如何通过简历体现协作能力?跨团队的视角,即在阐述项目实践过程中不只是输出自己的观点跟数据,同时有些收益是从各合作方拿到的。
最后的部分则是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性阐述,重点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比如是否因为上述的工作获得过公司的奖励,部门内的奖励,有没有有价值的沉淀。
一般来说,简历个性化的表达会写在个人介绍,这部分可以给的比较随意,比如个性特征,是团队的粘合剂;工作能力,持续为公司创造营收,只要是能表达与众不同,非常能够为简历加分。在不确定具体面试的团队背景情况下,除了非常亮眼的个人特征推荐写入,还是比较推荐可以加入个人在工作领域的成就,凸显稀缺性。
个人介绍因此最好主要体现个人在工作的价值:年限、所从事的领域、获得的奖励;如果对求职意向非常明确的话,可以列清职业规划:
以上的三个维度,在具体表达的时候,需要代入读者的视角。行业内会采用STAR法则: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综上,列出一份策略简历修改案例,作参考:
本文由 @蓝莲花zx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