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2 02:26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关于《只有一个地球》的读后感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本引人深思的科普读物,通过作者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生存的紧迫性。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以及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读后感写作要点:
1. 引言:简要介绍书籍的作者、出版信息以及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部分: a. 阐述书中的核心观点:地球环境的脆弱性、人类生存的紧迫性等。 b. 结合自身经历或现实案例,阐述这些观点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c. 分析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如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探讨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
二、写作注意事项:
1. 结构清晰:文章应具备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你的观点。
2. 逻辑严谨:论述过程中,要确保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3. 语言表达:运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 引用恰当:在论述过程中,适当引用书中的观点和案例,以增强说服力。
5. 观点鲜明: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够了解你的立场。
6. 举例丰富:结合自身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横水镇乔家屯学校 三年级 呼双飞
今天我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让我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如果地球被破坏,我们就别无去处。
这篇课文讲了地球的大小、形状、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情况。说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要破坏地球,而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学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大家应该感到惭愧,因为我们曾经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灾难,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从这一点看来我们要更加精心保护地球。
平常我不讲卫生,乱扔垃圾。如今我学了《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要改正以前不良习惯,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如果别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我会上前阻止,还会告诉他,让他和我一样保护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的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辅导教师:冯广东)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电影一开场,就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阳氦闪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既看到中国科幻文艺创作的突破,也看到中华民族对“家”的情怀,更看到了关于“希望”、“坚持”和“奉献”的故事,这就如同走在圆梦新征程上的中国。只有始终心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希望,涵养“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的坚毅品格,秉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奉献精神,中国才能抵达人民生活美好、民族实现复兴的“恒星新家园”。
心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希望。“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在电影里,希望可以带领人类克服冰冻世界的“末世感”,跨越4.3光年的距离,找寻新的阳光。在现实中,希望可以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等国际挑战,打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改革“藩篱”,啃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落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走向美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国家期待实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目标,是党和人民共同的梦想、集体的希望。过去,我们坚定梦想,干成了许多过去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和难事,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走进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希望,坚定信心,坚实脚步,努力奔跑,勇做追梦人。
涵养“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的坚毅品格。在电影中,为了帮助地球脱离太阳系,抵达最近的恒星新家园,人类给地球安装行星发动机。尽管这一迁移的路途遥远,需要2500年的时间,花去100代人的时间,但只要坚持,总能把地球送到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新家园,正如电影中刘培强与俄罗斯伙伴说的那句话:我们还有子孙,子孙还有子孙。同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奋斗下去,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认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的现实,自觉淬炼“子子孙孙,大山一定有搬走时”的愚公精神,勇于接过前人奋斗的“接力棒”,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不放弃、不推诿、不懈怠、不停滞,扛起当代人的担当,践行当代人的奋斗,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秉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奉献精神。在抵达恒星新家园之前,2500年“流浪之旅”中出现的科学家、航天员都是奉献者、牺牲者。他们都和刘培强一样,为了人类的希望,倾尽所有,选择离家17年让家人误解,甚至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选择牺牲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也同样有着南仁东、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一大批奉献者。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中国今天的成就和辉煌。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走向未来,实现梦想,仍然需要这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奉献精神。我们要向英雄们学习,把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小我融入大我,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冲锋陷阵、爬山过坎,砥砺奋斗、无私奉献。
为了生存,地球要“流浪”;为了梦想,我们“不流浪”。以梦想为方向,坚定信心、砥砺奋进,无私无畏、久久为功,我们必会迎来美好新生活。
作者:李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