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2 10:14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写老师读书笔记的注意事项》
在撰写关于“我这样做老师”的读书笔记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你的笔记既有深度又具有条理: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读书笔记的核心主题,即你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这些内容如何与你作为老师的身份相关。
2. "结构清晰": -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来组织你的笔记,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你的思路。 - 可以按照章节或主题来划分笔记的结构。
3. "摘录重点": - 在笔记中摘录书中的关键句子、定义或理论,这些内容对你的教学实践有重要影响。
4. "个人反思": -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 记录下你的疑问、困惑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5. "案例分析": - 如果书中提供了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并讨论它们如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
6. "批判性思维": - 不要只是简单地接受书中的观点,要有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 讨论哪些理论或方法在实践中可能有效,哪些可能不适用。
7. "实用性": - 强调哪些内容对你的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实用性。 - 记录下你可以立即
邢桂连,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教过小学音乐、数学、语文等学科,获得过河东区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市、区级教学质量奖。从教26年以来,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
信奉的教育理念:严慈相济,爱与管教同行。
读《我这样做老师》有感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魏书生老师写的《我这样做老师》,魏老师是教育名师,全国劳动模范。读完这本书,我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的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方法。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篇章:教师修炼篇,教学方法篇,班级管理篇,阐述了影响几代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实用教学技法,从思想到技能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对于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影响是很大的,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教书是一门技术活,做一名老师原来可以这么幸福。“教师修炼篇”主要向传递了两个思想:做一名快乐的教师,教书与育人并重。怎样才能做一名快乐的老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安排,学会放松,善于坚守快乐的阵地,不自寻烦恼,是做一名快乐老师的密码。 “人世间有什么?有阳光,有鲜花,有正义,有善良,有雷锋,有勤奋,有开朗,有快乐。人世间还有什么?人世间还有阴云,风雨,有毒草,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凶恶。同样,面对人生,看你会选择哪一方,站在哪一方。生活中原本有快乐,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坚守住自己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打进来,就会成为快乐的人。”读着书中的文字,我想到了自己,作为低学段的班主任和一名语文老师,学科教学的压力和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忙得晕头转向,心情真的是糟透了,即便是已经工作了二十几年,也还是手忙脚乱,每一天都是在疲惫中度过的,这种累不只有身体上的劳累,还有一些来自于心理上。现在想来,当时的疲惫很多来自于自寻烦恼。书中对于如何减轻疲劳感也给出了良策。首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忙里偷闲抽出几分钟,在这几分钟里双目微闭,内视鼻尖,气沉丹田,让大脑一片空白,伴随着深呼吸,彻底放松自己的身心,几分钟之后,疲劳就会减轻许多。其次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很多事情,如果从苦和累的角度考虑,真的让人苦不堪言,但换一个角度去想,又会是另一番天地。当我们改变不了周围世界的时候,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了。同样是砌墙的工作,有的人默默埋头苦干,虽然觉得很无聊,但还是会机械地完成工作;有的人只看到了砌墙过程中的汗水与劳累;有的人则会一面砌墙,一面想象当这堵墙砌成之后的样子,或许会爬满绿色的藤蔓植物,或许会开出美丽的牵牛花,或许会有孩子在墙边嬉戏玩耍,他期待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为此快乐工作着。所以选择以积极的角色投入工作和生活,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心去培育学生,用爱去浇灌心灵,相信回馈给我们的一定会是快乐与美好。“教学方法篇”着重记录了魏书生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如何训练学生高效学习等。读魏老师的文章,就如同和一位智者进行心灵交谈,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书中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大道理,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朴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片段及解决办法,正是这样的文字,拉近了一位教育名家与一位普通教师之间的距离。魏书生老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民主,他尊重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有独立思想的完整的人,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我们知道,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带来的体验感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放眼望去,班里有多少学生有多少是学习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不依赖老师的呢?而有一部分学生是怎样的呢?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作业拖拖拉拉,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老师推一推,他就动一动,到了课外时间基本没有自控能力。这种学生往往把分数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负担和痛苦。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面对被动学习的学生都会感觉很无奈,都会“恨铁不成钢”。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对探索这个世界充满了兴趣,只不过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而这些困难没有得到成人的理解与帮助,有时得到的是批评与指责,时间一长,孩子对于未知的探索就失去了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所以,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思想,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真正深入学生的心,这样的教才是有效的;其次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努力搭建教材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目标要定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树立其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体验成就感,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有限的篇幅写不尽他崇高而无私的师爱,寥寥的语言更难以说清他如大海般宽广的胸怀,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伟大精神如一束强烈的光照进了我的心里,促使我一次又一次站在不同的角度反思自己:1.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老师怎样讲课我喜欢听?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哪些短板。2.假如我是家长,我希望老师怎样对待我的孩子?我希望老师与我交流时怎样说?反思自己在家校关系处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3.假如我是领导,我希望自己的员工是怎样的状态?我希望他们之间怎样合作?从而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行为。我认为,反思本身就是一种成长,虽然我永远成不了像魏书生那样的教育名师,但我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