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家庭教育读书笔记摘抄》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2 14:4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家庭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展开。可以从读书笔记中的内容、感悟、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
2. 选择摘抄内容:在摘抄时,要选择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经典语句、观点或案例。这些内容要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 突出感悟与启示:在作文中,不仅要摘抄内容,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家庭教育读书笔记的感悟与启示。可以谈谈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 结构清晰:作文要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家庭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的背景;主体部分围绕摘抄内容展开,阐述感悟与启示;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5.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流畅、准确、生动。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语化;
b.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c.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6. 举例说明:在阐述感悟与启示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这样更有说服力,也能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7. 遵循逻辑:作文的论述要遵循逻辑,观点明确
家庭教育学习笔记
1、发现并接受孩子生活中的小邋遢。
处理事情的核心:趋利避害(让事情变得有趣有用)
比赛
做游戏
2、运用公式帮孩子解决问题。
表扬公式:事实+感受+影响
注意:精神奖励要及时,物质奖励可延时,但要守信。
3、事例:收拾书桌、考试表扬
4、举一反三:整理书包、准备上课用具
心得:这是一套真的很实用的方法。我们甚至不用举一反三,直接运用事例中的处理方法。
和善、坚定~~从容应对恼人孩子。
1、接纳孩子的小情绪
核心:趋利避害。
2、运用3C回应法。
3C回应法,指令清晰+态度温和而坚定+两个选择
3、事例:商场闹着买玩具
指令清晰:今天不能买
态度温和而坚定:不要冲孩子大喊大嚷。也不要讲一些让孩子充满负罪感的理由,比如:你这样让我们很丢人。你这样花了很多钱,妈妈没有钱了。
就事论事今天我们不能买,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态度,
然后给他两个选择,你现在不闹了我们去买雪糕,你要是还闹五分钟以后什么都不能买。
关于孩子教育的读书摘录与个人思考33句
1.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把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融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仿效。所以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都在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2.孩子从出生时起,他的各种器官包括大脑就开始迅速发育。这时候需要给他各种扶爱和刺激,让他去听,去看,去摸,去爬,以促进他感官和大脑的发育,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外界给他的刺激越丰富多彩,孩子的大脑和感官发育就越健全。这种早期教育的效果,让孩子终身受益。3.优良的性格是成功的保证。但性格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家长的人格最能影响教育孩子,也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作家老舍说过:“我最好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并不识字,但他给我以生命的教育。”4.家长对孩子的“逼”有两种。一种是“强按牛头吃草”,就是孩子不想学,硬要让他学。另一种是孩子有兴趣,但毅力不够,给他一点压力。前一种“逼”法不可取,因为它违背孩子的天性,违背因势利导的教育原则。后一种“逼”,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它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的压力,能够促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许多体育和艺术尖子生,往往就是通过严格和艰苦的训练“逼”成才的。5.让孩子从小做家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情。它除了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协调发展外,还能使孩子养成务实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办事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同时,也是增进家庭成员责任感和亲情的一种好的方式。从小主动做家务的孩子长大了一般对家庭的责任心比较强。6.儿童有一种需要被承认、被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在被鼓励和赞扬的过程中,自身的行为和信心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和强化。7.创造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读书的家庭环境,书包、客厅甚至卫生间都是书的天地,随手拿到的就是书。孩子只要从小到大是在读书的环境发展中间长大的,这个孩子一般就会在各方面发展占先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当然,书的种类是要父母把关的。8.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进步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归因时不要说他聪明,归结于先天的因素,而要说他努力,强调后天的态度和过程。经常这样,孩子以后遇到困难或成绩不佳,就会觉得自己努力不够,做得还不够,从而养成正确的归因意识。
9.信心是黄金。要求孩子做事情,最好是做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事情,即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完成的事,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或完成不了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以后对此类事情不感兴趣或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打击了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10.父母和孩子平时说话沟通的时候,情绪尽可能乐观阳光一点,多一些正能量的积极的观念,少一些负能量的抱怨的语气。在孩子面前不自觉地评价社会上不好的东西,负能量的、抱怨的东西说多了,会影响孩子看人做事的价值观,导致孩子看社会上的人也是负面的,而且也会不自觉地在说话中带有抱怨的语气。11.家庭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孩子能否成功与父母的知识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很多家庭条件很好,父母文化程度也很高,但是把孩子养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父母有一定的知识,但不懂得孩子的教育也是需要专门的策略和方法的,哪怕你是教师也没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
12.遇上了温暖有爱的家庭和好的父母,孩子可以用童年来治愈自己的一生;而遇上了不懂教育的父母,孩子要用一生来治愈自己的童年。13.给孩子良好的期待。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以后大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如果父母对孩子毫无期望,或者经常说一些丧气的话,那孩子也可能会不求上进,自暴自弃。14.做人的基本原则,比如不占便宜,不骂人,不拿别人的东西等,是伴随一生的,不会那么轻易地改变。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不教育不培养,以后就会有很多的弯路在等着他。15. 不要过度保护,也不要直接包办。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开朗大方的孩子。16. 诗人于戈说过:“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17.日本教育家、绘本大王松居直说过:“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幼儿时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世界的魅力,最好首先从图画书入手。”18.从长远看,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19.对子女来说,爸爸一次行动上的示范,往往胜过上百次空洞的说教。20.家长读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好书,可以决定孩子十年以后的发展命运。21.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的孩子要高。2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个老师。23.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不断学习,学用结合,费尽心思。24.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教育孩子。25.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些进步,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对他做些表扬,说这些话不用花费一分钱,却帮助孩子树立起了无比强大的自信心——有自信的孩子才懂得自尊,有自尊的孩子才懂得自强,而自强的孩子才有可能自立。26.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正确引导,不要对孩子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27.交往圈决定人的品质高低和发展方向,让孩子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朋友。28.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要每天在孩子面前提中考,不要硬性地给孩子规定——“你必须考多少分,必须考多少名。”29.遇事要与孩子多商量、多交流,要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30.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时,不要埋怨指责,要以鼓励为主,想办法为主,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落实行动,关健是下一步怎么办?31.告诉你的孩子,结果并不重要,尽力而为就可以了。32.尽力给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33.家长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比如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坐下来看看书、读读报纸,这本身对孩子学习就是一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