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本色》 读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2 21:12

写作《《本色》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本色》读后感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作品背景": - 了解《本色》的作者、出版时间、创作背景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2.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 - 确定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为了分享阅读体验、分析作品主题、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是为了引发读者思考。
3. "认真阅读作品": - 在写作之前,要反复阅读《本色》,确保对作品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4. "梳理作品结构": - 分析《本色》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理清作品的脉络。
5. "撰写提纲": - 在动笔之前,列出写作提纲,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确保文章结构完整。
6. "引言部分": - 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开头,简要介绍《本色》的作者、背景,以及自己的阅读动机。
7. "主体部分": - 分析作品: - "情节分析":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指出其中的高潮、转折和结局。 - "人物分析":描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 "主题思想":阐述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社会现实、人生哲理等。 - "艺术手法

宝鸡太白法院:观看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电视纪录片《本色》有感

10月12日,太白法院组织全体党员及所有干警观看了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电视纪录片《本色》。或许之前对张富清的了解,只是通过网络等碎片化信息,但这次纪录片的观看,带给全院干警的是一次深深的震撼。

张富清于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自觉报名参加突击连,英勇善战、舍生忘死,多次荣立战功,却在功成名就之时自愿报名到艰苦地区,于1955年1月转业至湖北省恩施来凤县,从此扎根基层,与妻子共同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山区人民,也将自己的战功尘封了六十余载。而这位已九十五岁高龄的老爷爷,在面对媒体的疑问时,坚定的,自己若是一直将功勋封尘,就是对党的不忠;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党需要自己去哪里就到哪里,始终听党的话。张富清也正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听党话,跟党走。

一个小时的观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英雄本色,更警醒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幸运与老一辈英雄们浴血奋战的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张富清等先进党员学习,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牢记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工作使命。

作者:廉文婷

编辑:郑黎波

临渭区胜利小学:关注人性做真教育——田继伟老师读《教育的本色》有感

《教育的本色》是李镇西老师所著的教育随笔,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从怎么对待孩子、教育常识、教师自我成长与规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饱含育人情怀和责任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在本书中,作者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单纯是培养智力和学习能力,也要兼顾思维、情感、精神和身体等方面。教育的目的不是提供给学生生硬而死气沉沉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塑造好自我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社会。

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通过一片片小文章,以小见大,处处渗透着“真实与和谐”的主题。我们需要以教育的方式,把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的天性,提高自我认知。只有充分发展学生自主认知意识,才能有助于学生成为健康快乐的人。

读了《教育的本色》这本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单单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课本上成文的知识,更应该传递给学生某种信念和生活指引。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对教育的内在本质和价值有了自己的思考。教育不只是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更是一项有意义有价值的精神活动,其价值正在于它面向生活,为追求幸福和有价值的人生指出了道路。

撰稿/田继伟

摄影/田继伟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