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3 16: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关羽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是关羽的忠诚、勇猛、智慧,还是他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等。明确主题有助于使文章更有针对性。
2. 深入了解关羽:在写作之前,要对关羽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性格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作文中更好地展现关羽的形象。
3. 结合作品分析:读后感作文需要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关羽在作品中的形象特点:如忠诚、勇猛、智慧等。 - 关羽在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作为主角、配角、推动情节发展等。 - 关羽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如与刘备、张飞、曹操等人的互动。
4. 表达个人观点:在分析关羽形象的同时,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关羽的优点、缺点,以及对他形象的认同或质疑。
5.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作文,结构要清晰,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关羽及其在作品中的形象。 - 主体: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关羽的形象特点、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6.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语言要准确
作者:成都市弟维小学五年级三班陈昱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当看到明朝大才子杨慎写的这首词,我就会想到《三国演义》这本书。
在三国时期的沙场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无畏的典韦、所向披靡的赵云、七步成诗的曹植、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也被称为“义绝”的关云长关羽。
关羽勇猛无比,留下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等传颂千年的壮举;他熟读兵书,颇具谋略,于是有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的经典战役;他义薄云天,用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诠释着忠肝义胆;他华容道义释曹操,体现出有恩必报的品质。可惜最后还是大意失荆州,麦城西城墙下夕阳的余辉,映射着英雄最后的迟暮……“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关羽是那个烽火连天、群雄割据时代的英雄。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想要成为英雄,何必一定是才华横溢、万人瞩目的公众人物;何必一定是腰缠万贯、富可敌国的金融巨头;何必一定是身居高位、叱诧风云的政治明星。
有的人,他古道热肠,对需要的人施以援手,一点小小的帮助,对被帮助的人来说,或许重于泰山、高于生死,他就是英雄;有的人,他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幸福的家园,在孩子的眼中,他就是星辰大海,他就是英雄;有的人,他一腔热血,住戍边疆、保家卫国,在人民心里,他气壮山河、顶天立地,他就是英雄;有的人,他用学到的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无悔一生,他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平凡也能铸就伟大。当我们专注的做一件事,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就是英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令人拍案赞叹不已的章节《三国演义》小说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曹操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关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当年关羽败降曹操时,曹操对他“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了赤兔马给他,关云长欠了他太多太大的人情,虽有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尚不足以还偿还。
关羽释放曹操不是一般的释放而被作者称之为“义释”,这一举动被称之为“义举”后人评价关羽,关帝庙比其他庙多,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和这个“义释曹操”有关。曹操该被释放吗?既然曹操被关羽释放还美其名曰“义释”,从关羽的角度来看当然应该释放。读《三国》我常常想,关羽能否换一种思维方式处理这件棘手问题。他难道立军令状之前不知道要和谁作战吗?《三国志》中的关羽怎么样咱不说,单说小说中的。即便不是曹操,同曹操手下人拔刀相向难道就能心安理得吗?人非草木谁能无情?难道他就不能回避?或者找一个生病的理由将事情拖过去。
本来没有他的事儿,是他主动找到军师孔明,积极要求上前线的。孔明深知关羽义气深重,提前曾经给他打过预防针的。为了阻止关羽变卦,不得已孔明让他立下军令状。他怎么就不想想军令状是干啥的?如果他拿令箭当儿戏,别人怎么看?此时对阵,已不是云长护送皇嫂难以选择的时候了。如果他没有啥好主意,完全可以选择自杀。这样既可以报曹丞相上马金下马银的深情厚谊,又可以说对得起刘备的手足之情,可是没有,义薄云天的关云长看到曹操败军竟然动了恻隐之心,一招未过就擅自放走了曹操。此时对于关羽来说,军纪军令状,什么手足之情,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也许是关羽算准了,他就知道军师孔明不能因此真的将他拉出去砍头,他只考虑他自己此时应该回报曹操,而没有想到放走曹操的后果。此前关羽的表现给我一种印象,他是忠于刘备的,曾经多次为刘备出生入死。如此看来,关羽忠于刘备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自己认为该给刘备出力了,就为刘备出力,该为曹操着想了,就为曹操着想。
假如关羽既不想违抗军令,还想对得起曹操,他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他应该有能力将曹操保护起来。远远看到经过一夜火烧赤壁的败军过来,他可以严令部属做好战斗准备,到曹操走近后下马给行大礼:“丞相驾到,关某这厢有礼了。想当年丞相对我恩同再造,真是没齿难忘,挂印封金还请丞相恕罪!”如果这样,败军之将的曹操我想应该会感动哈!察言观色,然后关羽可以对败军说:“众位多半为关某故交,一夜风雨料想鞍马劳顿,如果看得起关某,可就地歇息片刻,烤干衣服,人吃马喂,再赶路不迟!”诚如此举,关羽必定可以抓住人心,尔后派兵将曹操保护起来。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关羽为什么就不能说动刘备挟曹操以令天下呢?其实曹刘闹翻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当年曹操目无圣上,让人看出有不臣之心。献帝因此暗下玉带诏,让忠臣义士杀曹操。所以,曹操为了自保,不得已才要对血书上签名的人痛下杀手。事情解释清楚,各退一步岂不双赢!如果这样,曹刘联合共辅汉室,天下怎么能还要大乱呢?那些乱臣贼子没有了动乱的因由岂不是善莫大焉!读罢《三国》,窃以为这样做的可能性是极大的,曹操待刘备其实是相当不错的,他难道就不想想,如果不是曹操,刘备怎么能够同当今圣上续上家谱,又怎么能够被圣上亲封为“皇叔”?某种意义上说忘恩负义的,其实是刘备。对于曹操来说,刘备将“义”字置于何地?你关云长“义”字当头,可以“义薄云天”,就不能让自己千辛万苦终生追随的大哥也和自己一样“义薄云天”吗?基于这个理由,关羽如果让曹刘冰释前嫌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给刘备说,曹操经过反思已经翻然悔过,发誓从此不再有非分之想,不再生不臣之心,请刘备在圣上面前给曹操求情,让曹操保住相位。熟读《春秋》,知天下兴衰的关云长没有想到这一点的确遗憾。如果这样,那三国也可能不存在,历史将会被改写,关云长必将会因此而名流千古。
其实除了这样,关羽也可以同那个时代的许多豪杰一样,厚葬曹操,给曹操大办丧事也算是对得起当年的“上马金下马银”了。这个里面有个公与私,大与小的事儿。奉军令劫杀曹操并非处于关羽本意,而是军师军令,军令如山不可违。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如果因此而遭天下人非议,也不要记在心上。曹操当年待自己好不错,但怎么说也只是属于私,那个时代大义灭亲的不是没有。
关羽之所以最后做出“义释曹操”的举动,也许不是曹操的几句话所能真正打动关羽的。关羽也许想起了“穷寇莫追”这句话。一夜之间虽说曹操连遭败仗,但并没有伤元气,加上身边名将不少,再看看自己身边兵微将寡,如果真的动手,取胜的把握并非十足,万一战败,不但同曹操彻底翻脸,在诸葛亮面前也再难有出头之日。基于这种考虑,干脆来个顺水人情,日后见了曹操及其诸将也好说话。再说了,我关云长义薄云天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儿,和大哥刘备可是桃园三结义的,放了曹操他还能真的杀我?如果真的杀我,他是否对得起我不说,别人怎么看他他可以不理会,可是他不能不顾及三弟张飞和四弟赵子龙的想法,把我们都得罪了,谁帮他打天下呢?所以,干脆就赌一回,把曹操放走,说不定还能博得一个美名。于是乎,关云长作出了一个影响了深远的大胆决定——义释曹操。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