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3 23: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实干精神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实干精神展开,可以结合个人经历、身边事例或社会现象来阐述。
2.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实干精神的内涵,阐述实干精神的重要性,引出个人心得体会。
b. 正文:正文部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 分享个人经历:讲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践行实干精神,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分析实干精神的意义:从个人成长、团队协作、企业效益等方面阐述实干精神的重要性。
- 结合社会现象:分析当前社会实干精神的现状,探讨如何弘扬实干精神。
c.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实干精神的价值,提出对未来实干精神发展的期望。
3.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避免空洞的说教。可以运用以下技巧:
a.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b. 举例说明:用具体事例来佐证观点,增强说服力。
c. 适当引用名言警句:提升文章的文化内涵。
4.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要肯定实干精神的价值,也要指出实干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局限性。
5.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深刻指出“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一重要论述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坚定而又自信地阐明了实干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标识,深刻而又通俗地阐释了实干的丰富意蕴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思想路标,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能。
实干二字,言简意赅,言近旨远,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立党、兴党、治党、强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实践归因,还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精神密码,更是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内在力量。传承和弘扬实干精神,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语境下,以系统思维解读和把握实干的丰富意蕴,真正在思想上深刻领悟实干的三重要义。
一、实践性是实干的鲜明特征
实干是一个属于实践论范畴的命题,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还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实干都是意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活动,逻辑地包含主观与客观的内在统一,彰显出鲜明的实践性。
一系列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重要论述,从政治的高度、哲学的深度、世界的广度、历史的厚度、实践的效度、人文的温度,深刻阐明了实干的实践性特征,进一步丰富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必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必将有效地引导我们深刻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必将有力地增强我们贯彻落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科学性是实干的内在要求
作为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活动中凝结而成的一种宝贵精神品质,实干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贯通,更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苦干实干、接续奋斗,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引领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一个极其特殊而重要的里程碑,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以其前所未有、举世无双的艰难过程和辉煌成就,生动诠释并有效验证了实干的科学性。一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始终严格尊重客观实际,从基本国情出发,聚焦实际问题,顺应实践发展,积聚人民力量,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从而铸就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胜利。另一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始终严格尊重客观规律,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奋进新征程,擘画新蓝图,担当新使命,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宏阔视野中,“实干”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进一步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有计划、有部署,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对各项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有针对性地拿出落实的具体方案,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施工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这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实干的科学性内涵作出更具体更通俗更形象的阐发,必将进一步激励我们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身体力行地弘扬实干精神,切实把新理念新思路新方略落地、落实、落细。
三、实效性是实干的价值旨归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实干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创造过程,体现了方向性与过程性的统一、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干不实干,既要看动机实不实,也要看过程实不实,归根到底还要看成效实不实。实干的根本落脚点和归宿点在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初心使命,这就决定了我们党所强调的实干从来都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有时代坐标和价值意蕴的。这个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理念,既诠释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阐发了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更昭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立足于新时代的大背景,我们党以更强烈的政治自觉和更深厚的人民情怀,在全党崇尚实干精神、营造实干氛围、培养实干队伍,说到底就是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植根于人民立场、着眼于时代呼唤,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一系列务实求真、切实可行的政治要求,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公共富裕。这些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表达,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人民性,必将为新时代的实干精神赋予新的价值意蕴、注入新的思想能量。
(作者胡艺华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站博士后;李文杰系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明确指出:“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一声坚定有力的“实干”,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深深震撼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灵,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进走向未来的磅礴伟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1年前,邓小平同志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他根植于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和选择,发出了“实干”这一雄壮洪亮的声音,中国从此迈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徐徐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正是“实干”,唱响了中国恢弘的“春天的故事”,激发出“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所处的政治方位,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未来不是取决于我们今天说什么、怎么说,而是取决于我们今天干什么、怎么干。我们已经见证:“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我们还将继续见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实干”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实干”是一种自觉的担当作为,“实干”是一种殷切的期许嘱托,“实干”更是一种严格的纪律要求。着力“实干”、注重落实、不尚空谈,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当今中国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离开“实干”,任何生动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口号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唯有立足于“实干”,才能彰显中国的智慧、中国的力量,展示中国的奇迹、中国的气派。
实字当头、以干为先,“实干”作为非常质朴、最为管用的工作方法论之一,很值得新时代中华儿女精心探索、奋力践行。那么,什么是“实干”,如何来“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用“三要”“六不”的简洁语言,专门作了精辟的阐释与高度的概括。
“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人做事,应该杜绝的是好高骛远、只说不做、盲目攀比、一味贪图轰动效应。实事求是抓工作,铆足干劲开新局,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矛盾和问题,是对人民负责,而不仅是为了给上级留下“好印象”、给材料提供“新亮点”。不琢磨工作落实、只揣摩新词新语,提概念、蹭热度,做一些利于个人升迁的事情,“从上到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从下到上,层层注水,水到渠成”,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戏剧舞台式的“现场表演”,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格格不入,应该加以避免、坚决制止。
“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办实事,是“实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性用权大造声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动辄一阵风、一窝蜂,运动式治理、运动式执法、运动式拆迁、运动式减排,等等,不同程度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或不分场合、不分是非地迎合附和、盲目跟风,天花乱坠、凌空虚蹈,工作似乎很“爽快”,一拥而上“带节奏”,其实是在糊弄周围群众,久而久之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强化学习思考,善于运用规律,才能稳中求进、善作善成。
“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一起来,把“实干”的功夫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来,才能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现实中,有人张口“我是人民的勤务员”,闭口“不打折扣执行到位”,虽然公仆意识叫得响,但在工作中却不把群众当回事,或者“躺平式”留下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坑”,或者“瞎折腾”甩下一笔又一笔沉重的“债”。把精力用在务求实效上,重要的是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把民生改善扛在肩上,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三要”“六不”为“实干”真正落到实处廓清了认识、厘清了原则、理清了思路,“至其真洪钟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同时,“三要”“六不”突出了“实干”题中之要义,具有鲜明的指向意义。针对有的“开会学文件、工作查经典、行动搬教条、调研走路线”,有的“红灯绿灯我不看,领导咋说咱咋干”,或“三令五申我不管,愿意咋干就咋干”等形形色色的不良现象,“三要”“六不”无疑是当头棒喝,令人振聋发聩,既充满了提醒敦促之爱,又显示了警示鞭策之威,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实干还是虚干、真干还是假干、善干还是蛮干?广大群众最有发言权。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与口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好事,人民不会忘记他“栽树、铺路”的业绩。
希望与挑战并存,阳光总在风雨后,2023年的春天即将来临。今年是我国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临不少难关要闯、险滩要涉、硬仗要打。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保持一往无前的“实干”雄姿,那就“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
(作者:刘晓庄 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