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13:4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治疗便秘的广告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突出产品特点:明确指出产品的独特之处,如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区别。
2. 强调疗效:强调产品在治疗便秘方面的显著效果,如快速缓解便秘、长期改善肠道健康等,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信任。
3. 简洁明了:广告词应简短有力,易于记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4. 注重语言风格:根据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如幽默、温馨、专业等,提高广告的吸引力。
5.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夸大产品功效,不得涉及虚假宣传。
6. 关注受众需求: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痛点,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7. 强调安全性:确保广告中提及的产品成分安全可靠,让消费者放心使用。
8. 提供购买途径:在广告中明确告知消费者如何购买产品,如官网、线下药店、电商平台等。
9. 鼓励试用:鼓励消费者尝试产品,提供优惠活动或试用装,增加购买意愿。
10. 注意排版和视觉设计:合理运用字体、颜色、图片等元素,使广告更具视觉冲击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治疗便秘的广告词示例:
【标题】:告别便秘,轻松生活——
31岁的刘女士,上个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做了结肠切除手术,她的部分结肠已经黑变,经过检查,只能手术治疗。
“我现在算是正式告别便秘了,真是没想到,吃通便药居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上周,我见到刘女士的时候,她已经恢复了正常饮食,排便也规律了。她说,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给大家当个“反面教材”,希望其他人不要像她一样盲目相信所谓的“网红”广告,“不然就跟我一样,肠子都悔黑!”
恋爱时喝了两盒减肥茶
从此开始了断续便秘
刘女士的便秘是从七年前开始的。
那时候她刚刚谈恋爱,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尽管身材已经蛮标准了,但她和很多爱美的姑娘一样,总觉得“还能再瘦一点”。
有一次,她偶尔看到某品牌减肥茶的广告,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两盒。
“第一袋吃下去之后马上拉肚子了,从晚饭后到第二天凌晨,拉了六七次,几乎一个晚上都没睡。”刘女士说,当时年轻不懂事,也不管身体吃不吃得消,隔一天稍微好一点,她又喝了第二袋。
这一次,刘女士拉得差点脱水,两天都没吃什么东西。“减肥”效果倒是好的,三天不到就瘦了4斤。
不过,男朋友出差回来看到她,只有“惊吓”没有“惊喜”——刘女士面色蜡黄、眼圈发黑,虽然瘦了,但精神萎靡,人看起来非常虚弱。当时男朋友就跟她说,这种减肥茶不好,别喝了。
“我那时候是真的傻,舍不得浪费,把剩下的都偷偷喝完了。”刘女士说,喝减肥茶期间,每天都排便三次以上,可停掉后没几天,她就开始便秘了,“就是那种有便意,但是又拉不出来的感觉。”
由于经常几天才排便一次,大便干结变硬,拉起来更加费劲,与此同时,刘女士的额头、下巴、脸颊不时会爆出痘痘,这让在乎形象的她很介意。
沉迷“排宿便养生法”
酵素和“小红丸”每天必备
为了改善便秘,刘女士又开始关注一些助排便的产品。
她发现,很多广告中都提到“宿便”的危害,包括体型肥胖、内分泌紊乱、皮肤变差等。联想到自己的皮肤状态,刘女士把责任都归咎到了便秘上,希望通过“排宿便养生法”让皮肤好起来。
她说,自己起初尝试过香蕉、蜂蜜、西梅汁等传统的“通便”法子,但没有什么效果。正好那段时间,有个朋友向她推荐了一款号称是明星同款的清肠酵素。这款酵素的广告词看起来非常诱人:“219种天然果蔬、富含益生菌、乐享美食无负担……”
有了前一次喝减肥茶的经历,刘女士这次稍微谨慎了些,买之前特地询问客服有没有副作用。对方答复说,酵素是纯天然果蔬发酵制成,不刺激肠胃,坚持吃效果更好。
就这样,刘女士开始服用酵素,按照客服的说法,她每天早晚各吃两粒,一天都没有落下。
“开始一段时间还是有点效果的,排便比以前轻松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感觉皮肤也慢慢好起来了。”刘女士觉得酵素蛮有用,又陆续买了几款不同品种的,有的不仅号称能“排宿便”,还能“阻断热量”,让人吃再多也不会胖。
各式各样的酵素轮换着吃到第三年,刘女士觉得效果不如一开始这么明显了,排便开始延长到两三天一次,有时候肚子明明很胀,就是拉不出来。
“那时候没觉得便秘是多严重的病,压根没想到要去医院,就想着在网上搜搜对策。”刘女士常用的某款App上,有很多博主推荐一款专门治疗便秘的网红“小红丸”胶囊,广告语同样令人心动——360度植物润肠、自然排便、养护肠道、平衡菌群、有效促动肠内菌群活性……
在购物网站上,这款“小红丸”也属于热销产品,搜索出来的前几家店铺月销量都在2万以上,在评价中,很多买家都提到“效果给力”“没有副作用”。
刘女士还记得,第一次她按照说明书吃了2粒,不到2个小时就有了便意,而且排便非常顺畅。
自那之后,“小红丸”和酵素就成了刘女士的必备品,哪怕出差、旅游,她都要带着“以防万一”。
药物逐渐失效后还尝试过其他“偏方”
最长的一次26天没有排便
时间久了,刘女士不再严格遵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有时觉得2粒“小红丸”效力不够强,就自己再加2粒。慢慢的,她的服用量从一天2粒变成了4粒、6粒甚至8粒,已经远远超过了成人标准量。
但她坚信买家们评论的“没有副作用”,觉得即使多吃一点也没有关系。
“发觉不对劲大概是在去年过年的时候,那时候回老家,亲戚聚餐吃得多,我每天吃小红丸,但还是便秘,一开始以为是饮食环境不适应,可是回到杭州以后,依然没有缓解。”刘女士说,“小红丸”失效后,她又尝试过其他的一些通便药物,但效果都不明显,这时候她才开始有点慌了,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这一年来,刘女士的便秘症状越来越严重,最长的一次26天没有排便,肚子坠痛、晚上失眠,脸色晦暗,每天不管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不舒服。
她说,自己甚至还尝试过一些更狠的“偏方”,比如买了家用的灌肠水疗仪后,用咖啡灌肠:“总之网上说的办法我几乎都尝试过了,总结起来就是:难受还没用,简直生不如死。”
直到今年6月,在持续便秘了近一个月后,刘女士终于在家人的催促下,来到医院就诊。
经肠镜检查,刘女士的结肠已经严重发黑病变,这也是导致便秘加重的主要原因。综合病情,医生给她进行了手术治疗。
八成门诊病人是来看便秘的
持续六个月以上就要及时就诊
“像刘女士这种情况还不算最严重的,有些便秘病人拖的时间太久,来医院看的时候连手术机会都没有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龚文敬说,便秘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普通人群中约10%的人受便秘困扰,老年人群体比例更高,约占30%,男女比例为1∶3。
来龚文敬医生门诊的患者,有八成是来看便秘的,平均一天约40人。
什么样的情况算便秘?龚文敬医生说,便秘其实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临床上来说,可以分为3种情况:一是便次减少,比如半个月或一个月才排便一次;二是出口梗阻型便秘,表现为排便不畅、费力,有些人可能一天拉三四次,但总感觉排便不尽,这也是便秘的症状;三是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属于混合型便秘。
要判断自己是不是便秘,可以注意这几点:一周排便次数是不是少于三次,排便有没有不畅、不尽的感觉,大便性状是不是干硬。如果上述几点都有,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那肯定就属于便秘了,如果持续6个月以上,一般为慢性便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便秘是个很痛苦的事情,很多患者除了生理不适,还会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有些严重的甚至有轻生倾向,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龚文敬医生说,慢性便秘如果不治疗,长期下去可能会诱发结肠肿瘤、乳腺肿瘤、内分泌紊乱、不孕不育等各种疾病。
像刘女士这样自己服用各种所谓的通便药物或是保健品,是非常不推荐的,因为便秘的成因很复杂:有些生理性的轻度便秘是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改善的;有些比如结肠内脱垂、结肠传输功能减弱、盆底肌松弛等导致的,就需要对症治疗才有效果;还有一些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要先找出病根,才能治好。
来我这里看病的患者
七成以上吃过“小红丸”
临时用一下关系不大
长期服用会引起肠道病变
“很多便秘患者轻信网红药物,其实网上售卖的那些通便产品,大多数都是含有泻药成分的。”龚文敬医生说,就以“小红丸”为例,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比沙可啶,这种成分主要作用是刺激肠道的神经和肌肉,临时用一下关系不大,如果长期服用,肠道的神经系统容易被破坏,最后发生病变。
而且,临床上比沙可啶的用量一般为5mg,而按照“小红丸”的说明,一天用量高达15mg,是正常标准的3倍。
“这款药购买方便、价格又不贵,吃的人特别多,来我这里看病的患者,有七成以上都吃过。”龚文敬医生说,最让人惋惜的,就是有些原本便秘并不严重的患者,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改善的,在服用“小红丸”之后发展成了顽固型便秘,严重的像刘女士一样,需要手术治疗。
酵素治便秘靠谱吗?
至于酵素,龚文敬医生说,市面上大多数相关产品都是商家的噱头,任何医学教材里都没有出现过,而且成分复杂,也不建议患者随意服用。
“还有开塞露、乳果糖、小麦纤维颗粒这类临床用药,副作用相对较小,对结肠神经的破坏也比较少,时间稍微用长一点问题不大,但治标不治本,要真正解决便秘,还是要检查找出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龚文敬医生说,目前针对便秘的检查手段包括肠镜、结肠运输试验、盆腔多重造影等,治疗手段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方法也很多,比如结肠切除、腹腔镜修补恢复等,针对一些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还可以像心脏起搏器一样,在肠道里安装一个起搏器,恢复肠道动力。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林琳
最近医疗微信公号丁香园的一篇文章《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把滴眼液莎普爱思再次推到舆论风口。
(图片来自:莎普爱思官网)
文章引述多位眼科医生的说法和科研文献资料,并援引国家卫计委旗下的中国防盲治盲网的消息:不论何种白内障,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被证明能治愈白内障,或阻止白内障的发展。
矛头直指OTC药品莎普爱思滴眼液根本不能预防和治疗白内障。更是指出,莎普爱思洗脑式广告营销,“坑”了老年人。
12月2日,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平台“莎普爱思”发布题为《莎普爱思滴眼液--点滴幸福,明亮眼睛!》的文章。亮出了众多证书,并称,实验证明,莎普爱思滴眼液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的目的。
其实,健康时报早在2014年就注意到了非处方药品(OTC)广告的花招,一一列举、详细解读,并慎重提醒读者:
非处方药品(OTC)法规是允许做广告的。但商家为了达到卖药的目的,很多广告词存在误导。
买药品不同于买衣服、买零食等普通商品,作为消费者的您如果缺乏辨识力,盲目相信,不仅对健康无益,还可能伤了自己。
来看看非处方药品广告常耍的这些花招!
招数一:颠倒因果逻辑
广告词1:“为什么孩子咳嗽老不好?这是肺热的症状。快用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药品名称: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生产企业:葵花药业集团医药有限公司
孩子咳嗽老不好,有多种原因。一种可能是广告中所说的肺热,但也可能是肺寒,更多的是寒热错杂症。尤其是在冬季,肺寒所占的比例可能更大。
如果是由肺寒所引起,再过度服用清肺热的寒凉的药,等于给孩子的咳嗽雪上加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徐荣谦称,广告中由“孩子咳嗽老不好”直接推出“肺热”,诱导消费者购买他们的药品①。
此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反复咳嗽。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因为与一般的肺热肺寒所致咳嗽症状相似,容易被误诊。还有鼻炎,鼻涕总不干,鼻涕不往外流而回流至咽喉,也可以导致孩子咳嗽不止,但此时下呼吸道没问题,肺不热也不寒。
所以,家长们,别急着跟广告去买药治病,而是要先明确孩子咳嗽是由什么引起的,再对症用药。
广告词2:“嗓子干、痒、痛,咳不出、咽不下,刷牙恶心干呕,咽喉问题,反反复复,这是慢性咽炎,就用慢严舒柠牌清喉利咽颗粒。”
药品名称: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
生产企业:桂龙药业有限公司
重庆大坪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姬长友称,有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是慢性咽炎,胃病、口腔疾病等问题也可出现这些症状。广告中的说法有失严谨。如果药不对症,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还可能耽误其他疾病的治疗①。
就算是慢性咽炎引起的症状,慢性咽炎的类型不一,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萎缩性与干燥性咽炎和慢性肥厚性咽炎,不同人群体质和症状表现也有差异,不能只靠吃某一种药。
招数二:描述症状笼统
广告词1:“孩子不吃饭,儿童装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药品名称:江中健胃消食片(儿童装)
生产企业: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孩子不吃饭,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
首先,孩子可能出现呼吸道或胃肠道的感染,出现消化不良。此时可给孩子适当服用健胃消食片,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第二种原因,饮食习惯有问题。爱吃零食、或者爱吃甜食爱喝饮料,这也会导致孩子不爱吃正餐。这时光靠吃健胃消食片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三,饮食结构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家长不分年龄段,盲目地给孩子吃一些不适合其年龄阶段的食物,也会导致孩子厌食,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还可能是有其他潜在性疾病所致,让孩子一味吃健胃消食片肯定是不妥的,还会影响及时治疗,应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查清原因对症施治。
广告词2: “妈妈说:胃难受的时候,要喝三九胃泰。三九胃泰,舒缓多种胃部不适。”
药品名称:三九胃泰
生产企业:深圳华润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夏志伟介绍,有胃痛胃酸胃胀等症状,适当吃三九胃泰或者氢氧化铝、斯达舒这些药是可以的①。
但广告语中用“胃难受”这种词,显然过于模糊和笼统。能够引起胃部不适的原因有时不单单是胃病,还可能是心脏病、胆囊炎或肿瘤等。
经诊断有胃溃疡的患者,即便有“胃难受”的症状,吃三九胃泰、斯达舒这些药也只能临时缓解症状,无论对于溃疡的愈合还是预防元气的复发都无太多益处。
招数三:强调或夸大疗效
广告词1:“妈妈的类风湿快点好起来……曹清华牌薏辛除湿止痛胶囊,按疗程吃,效果好。帮您战胜类风湿、肿痛、晨僵、伸不直。”
药品名称:曹清华牌薏辛除湿止痛胶囊
生产企业:广州康朝药业有限公司
大多数情况下,类风湿关节炎尚无根治方法。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所用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药物、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等。
一切打着“治愈、根治”旗号的治疗类风湿药品广告都是虚假广告。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一位专家解释,广告中使用“战胜”这种词,并以患者儿女的口吻说“希望妈妈的类风湿快点好起来”,虽未明确指出该药能治好类风湿关节炎,但已很明显暗示观众“用这种药,类风湿关节炎就能治好”。这样做有“打擦边球”、刻意强调和暗示疗效好的嫌疑①。
广告词2:“莎普爱思专治白内障,看东西清楚多了。好疗效看得见,坚持滴是关键。治白内障,关键是选对药、选好药。”
药品名称:莎普爱思(通用名称:苄达赖氨酸滴眼液)
生产企业: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白内障,即便是减轻症状的药物,也不存在。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广告中“看东西清楚多了”“好疗效看得见”,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
白内障是由一些老年性病变或外伤引起,导致眼球晶状体浑浊不清,进而使人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这是一个蛋白质变性的过程,想要逆转或改善根本不可能。
然而,许多白内障患者由于惧怕手术,抱着“先吃药缓解下、能吃药就不做手术”的想法,很容易就被广告中的信息所忽悠。
目前白内障手术已比较成熟,能够有效改善视力,该做手术的时候一定要尽早手术。
招数四:暗示适用人群
广告词1:“新盖中盖,中老年人专用钙。”而在新盖中盖的说明书中,适用人群为需要补钙者,并未提及“中老年人专用钙”等字样。
药品名称:新盖中盖牌高钙片
生产企业: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窦攀称,广告之所以这么宣传,无非是想增加噱头,吸引更多中老年人来购买。从专业性来讲,广告语的表述很值得推敲。什么人需要补钙,补多少钙,是需要仔细了解的①。
补钙主要从食物中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如果从食物中已摄取了一定量的钙,那么没必要再吃补钙产品。钙补多了,有可能导致高钙血症,甚至引发胰腺炎等。
如果已出现骨质疏松,就需要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这时单靠吃钙片和食物摄取仅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广告词2:“排毒养颜胶囊,有效治疗便秘、痤疮、色斑。”
药品名称:排毒养颜胶囊
生产企业:云南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称 ,想单靠吃排毒养颜胶囊来治疗痤疮和色斑是不现实的①。
从该药品的成分来分析,排毒养颜胶囊对治疗便秘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痤疮和色斑等“美容问题”治疗效果值得怀疑。广告中说此药“有效治疗便秘、痤疮、色斑”,这种说法本身就有违中医上所讲究的辨证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看,痤疮以热为主,熬夜、饮食辛辣、常吃热性食物如羊肉等,都可能引起痤疮。所以要治疗痤疮,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而色斑不一定由热引起,它与肝肾阴虚有关。治疗色斑可以不用过多忌嘴,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等。
除了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还可通过服用中成药、涂抹药膏以及激光等疗法来治疗,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症状严重程度也不同,可咨询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警惕:广告词里4句话最唬人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也曾指出,一些食品广告里也常出现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介绍词、广告词,其实多数是忽悠,或只是正确的“废话”②。
第1句:“人体必需的物质”
人体正常运转需要许多物质,但“人体必需”跟“需要补充”是两码事。
一种情况是,人体需要的物质要人体自己产生才有用,吃进来的没用,比如胶原蛋白和各种酶;
另一种情况是,只要能正常吃喝就不会缺乏,比如磷、氯、钠、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
用某种食物含有多少“人体必需的物质”来显示它有多“健康”,完全是偷换概念。
第2句:“含有多少种营养成分”
“含有多少种营养成分”是个没有价值的指标。广告中所说的“含有XX种维生素、XX种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随便抓一把野草去检测,也都可以检测出类似的结果。
人体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多种营养成分,每一种有各自适当的需求量。除了婴儿,人们每天都吃多种食物,各种食物的总和才构成摄取的营养组成。
一种好的食物,能高效提供某种或者某几种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而附带的需要限制摄入的营养成分却比较少(比如脂肪和糖)。
第3句:“含量比某食物高多少倍”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玫瑰盐的含铁量是普通盐的几十倍”、“螺旋藻的蛋白含量是牛奶的二十多倍”。前者是因为普通盐中几乎不含有铁,玫瑰盐中只要有一点,就是很多倍。而后者,则是把螺旋藻的干重跟百分之八十多都是水的牛奶相比。
其实不管玫瑰盐中的铁是普通盐的多少倍,每天都只能吃几克盐,其中的铁完全可忽略。螺旋藻中蛋白含量虽高,但每天吃上几克就已价格不菲,牛奶喝上几百克也不成问题,所以牛奶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而螺旋藻不是。
谈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考虑正常食用量以及所含的量占每天需求量的比例,说得天花乱坠也都没有意义。
第4句:“XX大学研究发现”
任何一种食品或食品成分的健康功效,都要经过多年、大量、各角度、多机构的研究,才能形成共识被认可。
“XX大学研究发现”往往只是在特定条件、特定体系中的初步研究,有科研价值但远远不足以作出“结论”。很多广告是把研究结果进行歪曲夸大来忽悠公众。
对于不具有专业判断能力的消费者,当看到一种“神奇得无法不心动”的食品,不妨先洗个冷水脸,再去看看有没有权威机构或者独立科普的介绍——如果没有,那么就要看好自己的钱包了②。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本文参考资料:①健康时报2014年01月23日 《戳穿药品广告的花招》
http://www.jksb.com.cn/newspaper/Html/2014-01-23/25236.html
②健康时报2015年12月28日 《广告词里四句话最唬人 》
http://www.jksb.com.cn/newspaper/Html/2015-12-28/37013.html
③丁香园《一年狂卖 7.5 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
http://mp.weixin.qq.com/s/sDbIPT-30UHAJ6jck5VyRg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范洪岩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