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5 15:1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古今数学思想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对古今数学思想的看法和感悟。可以从数学思想的演变、数学家的贡献、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所读的数学思想书籍或文章,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自己的观点。
3. 论证充分:在主体部分,要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古今数学思想的演变: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数学思想,分析其演变过程,阐述数学思想的发展趋势。
b. 数学家的贡献:介绍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及其贡献,如欧几里得、牛顿、莱布尼茨等,强调他们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c. 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数学思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工程、经济、科技等。
d. 数学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从宏观角度分析数学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促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等。
4. 语言表达:在作文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尽量使用书面语。同时,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有人说中国没有纯数学和基础数学,并不是的,勾股定理证明这些都是理论数学。中国古代关于无穷和极限的思想,是现代数学非常基本的思想。如惠子的万世不竭说,这是一个不竭、无穷的思想,而墨子的非半弗斫说,是一个竭、极限的思想”。6月7日,在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围绕“中国古代数学思想”作主旨报告。
以中国古代的记数与运算,商高、墨子、赵爽等的数学思想,以及孟子、墨子、荀子等的人文思想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为例证,周向宇多角度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和成就。
周向宇指出,中国古代的数学在算术与代数方面有着非凡成就。《九章算术》中清楚地记录了中国古代引进负数及运算规律。从筹算记数到负数的运用,再到矩阵求解线性方程组,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数学相对应,在计数与运算问题上提出了十分方便简洁的十进位置制、正负术等思想与方法。
在几何方面,周向宇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开启命题证明之先河。《周髀算经》中商高与周公对话时阐述勾股定理及其证明,引得周公由衷赞叹数学“大哉言数”,并非如常人误解的那样是一个特例。“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实际上是勾股定理的具象说法。商高、赵爽提出的“形诡而量均,体殊而数齐”这种“形体不变量”思想,抓住了形体研究的根本,贯穿于现代数学的发展中。中国古代数学“言约旨远”,是抽象和具象的融合,理解古人的思想,才能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和地位。
周向宇进一步介绍,从各类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发现,中国古代数学的运用是十分惊人的。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古人用数学工具观天测地,推定历法,敬授民时,做出重要应用;奚仲以规圆、钩绳造车,西周造车技术很高超等等,都证明中国古代使用规矩、准绳、圭表等由来已久、到了非常娴熟的地步。
除此之外,周向宇认为国学不仅有人文国学,还有数学国学。中国古代数学思想与国学奠基者的核心人文思想相交融,诸多文献都记载了中国古代人文大师运用数学阐述其核心思想。中国古代数学对中国语言也有重要影响,有关准、绳、规、矩、筹、策等等说法都源于数学,如耳熟能详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以法律为准绳”等。这反应了中华文化从根基上对数学的推崇,折射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非凡成就。
“所有贡献我们都在学习和使用,却浑然不觉这是中国古代贡献。”周向宇表示,中国古代数学思想源远流长,在我们的文化和国家治理当中无处不在。在古代社会,这些成就源于“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被广泛使用在实际生活当中;而在现代社会,我们更要充分守护、挖掘这份文明的宝藏,让它再次熠熠生辉。(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实习生张柳艳)
来源: 光明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