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6 17:49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品管圈汇报演讲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保主题明确,围绕品管圈的核心内容展开。演讲稿应突出品管圈在提升企业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2. 结构清晰:演讲稿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品管圈的概念和背景;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品管圈的活动过程、成果及改进措施;结尾部分总结发言,强调品管圈的重要性。
3. 内容充实:演讲稿内容应充实,既要展示品管圈的实际成果,又要突出其在企业中的价值。以下是一些可参考的内容:
a. 品管圈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b. 品管圈的组织结构、活动流程和实施方法; c. 品管圈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如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等; d. 品管圈活动的成果,包括数据、图表等形式; e. 品管圈改进措施及未来展望。
4. 语言表达:演讲稿应使用简洁、明了、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汇。同时,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的调整,以增强演讲效果。
5. 图文并茂:在演讲稿中适当运用图表、图片等视觉
10月20日,ISQua (国际医疗品质协会)第36届年会在南非首都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本届年会特别举办的全球首届医疗品质提升大赛(the First International Quality Improvement Competition)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课题研究型品管圈“肺福之言圈”——《基于ERAS肺癌患者气道管理360模式构建》获得了第一名的殊荣,也是大赛唯一的一等奖。10月25日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书记侯俊平一行到济南西站迎接参赛选手载誉归来。
此次比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作为中国唯一代表队参赛,由胸外科护士长吴晓燕组建并负责的“肺福之言圈”以其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大量的数据分析,最佳方策的提出和实施,胸外科护士朱丽娜和医生孙振国富有感染力的现场展示,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大赛唯一的一等奖,同时获得明年免费参加ISQua第37届国际大会的资格。10月25日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书记侯俊平,外科党总支书记魏其珍,护理部主任栾晓嵘,副主任曹英娟、刘春兰,胸外科副主任吴铭生、护士长吴晓燕及科室部分人员到济南西站迎接参赛选手凯旋,侯俊平对他们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他们“为国争光,为院添彩”。
全球首届医疗品质提升大赛由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主席、中国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刘庭芳教授和ISQua前主席Cliff Hughes教授担任共同主席,依据WHO的全球分区方式,从全球六个地区各推选一名资深质量管理专家作为评委,共同组成8人大赛评委会,刘庭芳教授兼任首席评委。参赛选手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经两轮严格遴选,最终从全球1500余个参赛项目中选拔出24支代表队进入总决赛。决赛队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葡萄牙、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卡塔尔、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国家。
本届大赛是首次以统一的标准,对世界各地的医疗品质提升项目进行评价,旨在通过竞赛为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医疗质量交流平台。也意味着中国医院品质大赛标准已为国际同行所认可,成为世界医疗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齐鲁医院代表队展示了不怕困难、顽强奋斗、积极有为的精神风貌,“齐鲁品质”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医疗高品质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国际医疗品质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肺福之言圈——造福肺脏助康复
据项目负责人吴晓燕介绍,“肺福之言圈”旨在通过优化围术期气道管理,减少肺癌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胸外科品质管理团队联合手术室、麻醉科、疼痛科和信息网络中心组成了14人多学科团队,团队成员从术前、术中、术后三大层面进行了现况调查,并根据现况调查的结果,最终确定了五大攻坚点、三大方针策略群组,预测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障碍,并设计出构建集约化气道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化培训宣教体系、构建“六点一线一面”气道管理方案三大方策来应对。术前,团队有效实施气道风险评估及准备措施,使患者气道达到最佳手术状态。术中,固定了由11名各层级医师组成的手术团队,全面实现手术微创化,控制并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固定2名专职麻醉医师,优化麻醉管理,术后使用药物喷雾缓解患者咽喉部不适感。术后,有效实施“六步协助排痰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实施“科学早期下地活动”项目,有效缩短了患者首次下地时间。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使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较改善前降低了13.0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由原先的12%降低到5.4%,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也由原来的6%降低到3.5%,术后平均住院日更是由原来的9天缩短到现在的5天,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齐鲁品牌——千磨万击终亮剑
“肺福之言圈” 耗时一年多的时间,多学科团队和衷共济,勠力同心,实现了该项目预期5个攻坚子目标,形成了12个标准化作业书,发表了3篇SCI论文,获得了1项专利,取得了良好的改善成果,广泛推广应用。该项目还曾荣获“第六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特等奖”及“第四届亚洲医疗改进与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副院长兼胸外科主任田辉教授担任圈组辅导员,对整个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全面的监督和指导。护理部主任栾晓嵘带领医院护理品管圈推进委员会成员对项目实施进行环节进行监管,每半个月组织一次阶段性汇报,确保实施质量和效果。
“这次的品管圈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反复改进、不断优化,光是PPT我们前后就修改了一百多版,可以说每一步都经过精雕细琢。为了参加国际比赛,我还特意请教了好几位专家,帮助将翻译日趋完善。”吴晓燕坦言,自己已经记不清多少个夜晚加班到凌晨两三点,产假只休了3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甚至在孩子只有11个月大的时候,就“狠心”地给他断奶了。从前期选题、查新,到现状调研、方案的设计、提出对策,再到结果的统计、推广应用,“肺福之言圈”几经打磨终于“分娩”,可以说吴晓燕护士长花费的心血比对自己的孩子都多。
能参加此次国际大赛,朱丽娜和孙振国十分地兴奋。虽然他俩已经有过多次的参赛经验,但是这次参赛仍然十分“惊心动魄”。由于一些曲折,代表队确定参赛已临近十一,又赶上国庆期间,签证递出已是10月初,“那时候急得我们呀,护士长更是天天找人帮我们催签证。”朱丽娜说道,终于在出发的前一天,签证收到了,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这次获奖主要感谢医院的重视、科室的培养、团队的协作和大家的支持,也少不了幸运的成分。”朱丽娜笑称。但是“幸运”的眷顾源自大家辛勤地付出,朱丽娜和孙振国这几个月里苦练英文,一遍遍地演说、练习,连夜兼程飞到开普敦后,顾不上时差和疲劳,立即投入演练,再一次改进演讲稿播放效果,调整英文演说节奏。“得知获奖我们十分地激动,与全世界这么多优秀的选手同台竞争,最终胜出,意味着中国标准被世界认可,意义十分重大。获奖后,我们在第二天的大会上获得了十五分钟的展示时间,不少世界顶尖的专家们纷纷表示要听我们的演讲,我记得上次中国有这样的机会还是王辰院士,我们心里别提多激动了!”正是他们的这股顽强拼搏、一丝不苟的“韧劲”,终于在国际比赛上大放光彩。
医者初心——精益求精为患者
作为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副主席单位、“品管圈培训示范基地”和“全国医院多维管理工具示范单位”,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保障措施。特别是2012年以来,医院结合三甲复审和质量与安全年度评价工作的要求,大力推广品管圈、TQM、PDCA循环理论等多维管理工具的应用,质量改善工作不断取得新业绩,尤其是护理领域,累计荣获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品质管理比赛奖项38项,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此次荣获全球首届医疗品质提升大赛唯一一等奖的质量改进项目,正是医院护理品质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有效开展的一个缩影。据护理部主任栾晓嵘介绍,护理部本着“三全管理”理念,先后成立了护理品管圈推进委员会,规范了QCC项目的管理,培养了数名优秀辅导员师资,开展了多次质量管理专题培训。质量改善全面开花,利用品管工具以点带面,有效带动了全院护理单元参与PDCA质量改进,有效激发了全员参与质量整改的热情。同时,作为山东省医院品质管理联盟医疗、护理专委会的主委单位,医院承担了数十家医院品管圈的帮扶、指导任务,为推动全省品质管理工具做出重要贡献。
正是“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和使命,“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齐鲁精神激励着齐鲁人不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水平,谱写出昂扬奋进、开拓进取的新篇章,为“健康中国”的新时代征程交出答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