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7 19: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四风建设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四风建设的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了解四风建设:在写作前,要充分了解四风建设的内涵,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个方面,以便在作文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结合实际:在写作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在四风建设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可以举例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四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对四风建设的认识:阐述自己对四风建设的理解,以及为什么开展四风建设。
b. 四风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四风建设对个人、单位和社会的影响,强调其重要性。
c. 四风建设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指出四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
d. 四风建设的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等。
e. 个人在四风建设中的实践:谈谈自己在四风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5. 语言表达: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
文 | 新华社记者 孙少龙 张研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老党员杨精泽(前右)与帮扶干部、村干部、村民在台沙村共筑防洪堤(2020年6月29日摄)杨文斌摄/本刊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党内存在的所有问题本质上都是政治问题,要求“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效应不断凸显,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定修订中央党内法规156部、占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的70.5%,其中制定修订起“四梁八柱”作用的准则、条例45部,占现行有效准则、条例的9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加章村委会,纪检监察干部(左一)在查阅乡村振兴及村级财务支出相关材料(2021 年 11 月13 日摄) 杨冠宇摄 / 本刊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以上率下 久久为功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
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短短600余字,中央八项规定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等8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
“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正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
从赴广东考察不封路、不扰民,到在河北阜平住16平方米的房间,再到在陕北梁家河自己掏钱给乡亲们买年货……轻车简从、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
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情况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以上率下,蔚然成风。
十年来,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涤荡神州大地。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和宴请问题”“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毅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
2022年“五一”假期来临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体现了拒腐防变从领导干部抓起、从作风严起的鲜明导向。
警钟长鸣,震慑常在。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2.3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4万人。
从抓“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到查“月饼盒里的不正之风”“楼堂馆所的豪华”;从推进基层减负,到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十年来,一系列务实举措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猛药去疴 刮骨疗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党内存在的所有问题本质上都是政治问题,要求“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
曾经的陕西秦岭,违建别墅如块块疮疤,习近平总书记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首先从政治纪律查起”,推动这一问题彻底查处。
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治理“七个有之”问题、清除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以精准有力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升。
反腐败关乎生死存亡,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亮剑,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败就在身边。
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6万人。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得到持续纠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从查处“大老虎”,铲除“蝇贪”“鼠害”“蛀虫”,到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提出更高标准、进行更严监督,我们党逐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构筑不想腐的堤坝。
坚持纪严于法,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全面覆盖;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国家监察体制、纪检监察机构“三项改革”激发监督活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效应不断凸显,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基固本 着眼长远
2018年3月23日,北京平安里西大街。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古铜色牌匾上的红绸揭开,一个全新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挂牌成立。
此前几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我国反腐败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领导人员,标志着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已经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制定修订中央党内法规156部、占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的70.5%,其中制定修订起“四梁八柱”作用的准则、条例45部,占现行有效准则、条例的90%……
进入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定力度之大、出台数量之多、制度权威之高、治理效能之好都前所未有,党的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718部。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建党百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面向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举起右拳,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誓言铿锵,久久回荡,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如磐初心。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与此同时,明责任、强组织、严纪律,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开创性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以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的先进纯洁、团结统一,党就一定能够带领人民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来源: 瞭望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的七年时间,“人人喊打”的高压之下,“四风”渐成过街老鼠,明目张胆、嘚瑟在群众眼皮子底下的享乐奢靡行为难得一见,让人见识了“铁八条”不仅顺党心得民意,而且“疗效”惊人。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四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仅要打短平快的歼灭战,还得同各种“顽疾”打持久战。不敢公然顶风作案,有的党员干部便绞尽脑汁制造“隐身衣”规避风险,或以“变脸术”应对禁令。比如,不吃公款吃老板,改变公务行程借机旅游,收送电子红包,分批异地操办酒席等。这些“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对刹住“四风”、防止反弹构成挑战。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现治理“四风”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监督执纪问责,紧盯“关键少数”,深化标本兼治,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深刻认识到,“三不”一体推进,也是作风建设向标本兼治转变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三不”是一个有机整体,辩证统一、交互作用、相辅相成,必须做到三者并重、协同、贯通,既用好施药动刀的治病之法,又用好固本培元的强身之举,不断放大“三不”一体叠加效应。
当前,在纠治“四风”工作中,“不敢”的震慑效应充分显现,要在保持高压态势决不放松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精力抓制度建设、抓教育引导。要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从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入手,综合运用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地方和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不敢”“不能”属于他律的范畴,重在约束行为,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改造,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深入挖掘和发扬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蕴含的公私分明、亲清分开、为民务实、尚俭戒奢等理念,使之真正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在推进“不能”时,注重吸收“不敢”和“不想”的有效做法,使监督执纪问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如,研究案件暴露的体制机制漏洞,认真分析“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紧盯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监督检查方式,堵住“后门”和“空子”,让不收敛不收手者、蠢蠢欲动者在严密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日常监督中无机可乘。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认识规律,抓细节抓具体,用细节涵养习惯、促成自觉。
在推进“不想”时,注重发挥“不敢”的震慑和“不能”的约束作用。如,开展案例警示教育,用好忏悔录等反面教材,通过相关制度固化教育内容、方式和成果,促进规范、化风成俗。
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有利于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有利于提升各类治理主体纠治“四风”的能力,有利于用科学完备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规定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温床和土壤。各级党组织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统筹把握,切实履行抓作风的主体责任,一级带动一级、一级督促一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准确理解一体推进“三不”的内涵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结合融合、唯物辩证、贯通协同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纠治“四风”工作高质量发展。(评论员 陈治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