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课题中期报告如何撰写

更新日期:2025-05-18 00:29

课题中期报告如何撰写"/

写作核心提示:

课题中期报告撰写注意事项
一、标题明确,简洁明了
1. 标题应准确反映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方向,避免使用过于宽泛或模糊的词汇。 2. 标题应简洁明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报告的主题。
二、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1. 报告应包括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部分。 2. 各部分之间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轻松地了解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
三、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1. 报告内容应充实,充分展示课题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2. 重点突出课题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使读者能够了解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语言规范,表达准确
1. 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避免口语化、方言化表达。 2. 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报告的严谨性。
五、图表清晰,数据准确
1. 图表应清晰、美观,便于读者理解。 2. 数据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六、参考文献规范,引用合理
1. 参考文献应规范,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 2. 引用应合理,避免过度引用或抄袭。
七、格式规范,排版美观
1. 按照学校或单位的要求

课题中期报告如何撰写

课题从立项到结题,需要写三份重要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课题中期报告是课题组织部门监督获知课题研究进度的书面材料。而且通过中期报告的撰写,课题主持人也能更清晰了解进行的现状,取得成绩,还未完成的工作。小编整理了课题中期报告撰写攻略,希望能够给予各位老师一些借鉴和帮助。





中期报告的撰写


《中期报告》是中期报告会的主要文字材料。

《中期报告》是课题结题的重要存档材料。

《中期报告》是课题组成员提高自身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中期报告》在课题研究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中期报告要点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一般限5000字左右。




中期报告写法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应对照课题研究方案中的任务列表(主要对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进行逐一阐述开展情况。

如:查阅的资料目录;阅读的理论书籍、杂志等相关文章;课题组开展研究、讨论、调查、考察、访谈、实验等活动的情况;调查的基本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教学改革实施过程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等。

(二)阶段性成果

包括论文、课例、调查问卷、案例分析、阶段性总结报告、典型案例集等等,只要是我们进行过的研究成果,不管收获大小,我们都可以写进去。

(三)主要创新点

创新是课题研究的生命线。每个课题研究都要出新成果,因此在中期报告中一定要把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做重点论述。如,课题研究是否有新策略、新的方式方法等,需要对这些新策略、新的方式方法进行重点归纳总结,并说清与以往的区别和联系。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难点所在。

(四)存在问题

重点是要把课题研究中发现的主观问题,如,课题研究与目标偏离、无法进行操作、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阻碍课题研究开展的问题等提出来。书写时要把握问题实质,避免把一些客观问题与困惑当作主观问题来表述。

(五)下一步计划

这部分写作既要参照课题工作计划写出下一阶段将进行的研究,又要针对上阶段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未完成的任务移至下一阶段去完成。如果研究工作计划有变动,应写明变动原因并作出新的安排。 




中期报告写法



1.中期检查报告最重要的作用和目的是对前期研究进行反思,没有反思写不出来有深度的中期检查报告。反思要直指开题时设计的研究目标,为了目标的达成,做了哪些工作,得出了哪些重要观点,形成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等。

2.在研究进展撰写时,可以遵从时间逻辑,划分重要阶段,写出每个重要阶段的重要工作,注意要归类。

3.阶段性成果建议和研究进展分开写,阶段性成果中不仅要写出成果形式,更要写出成果内容。实践性成果要注意用证据来印证,比如用数据、案例等来阐述发生的变化、产生的效果等。理性成果要注意提炼,比如发表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一个案例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等等。

4.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研究内容和组织工作两方面来着墨,前者是反思并阐述的重点,后者次之。

5.下一步计划要与存在的问题有内在联系,不能毫无关联。




中期报告写作时存在的问题



问题1:陈述不够规范。研究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写成了流水账。

问题2:理解不够准确。主要表现为对“研究成果”的理解出现偏差,有的课题组将课题研究所获奖项列为研究成果,混淆了研究成果与荣誉的区别;有的课题组将研究举措写进研究成果,模糊了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的界限。

问题3:呈现不够清晰。没有对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说明,多数缺乏教育教学案例的佐证。

问题4:提炼不够彻底。理论性成果的提炼缺乏依据,较少涉及研究期间所发表或获奖的科研论文等材料。

问题5:逻辑不够严密。少数中期检查报告未写存在问题即谈措施改进,措施指向性不明;有的检查报告的改进措施与存在问题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问题6:反思不够深入。对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揭示仅局限于研究进度、成果数量等方面。

问题7:计划不够具体。研究计划的原则性、概括性表述过多。

问题8:内容不够匹配。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前述的改进措施之间缺乏关联。

问题9:形式不够多样。在所见的中期检查报告中,研究成果的呈现一般以理论性成果为主,理论性成果的呈现又以论文为主。

问题10:要求不够合拍。表现为研究成果与结题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来源: 教师课题研究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本号尊重原创,转载旨在分享,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