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北京低保申请书》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8 05: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北京低保申请书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标题明确:标题应简洁明了,直接表明作文内容,如“北京低保申请书”。
2. 格式规范:遵循正式的申请书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等部分。
3. 称呼礼貌:在称呼部分,应使用尊敬的语气,如“尊敬的北京市社会救助办公室领导”。
4. 内容真实:在作文中,要如实反映自己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等,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
5. 突出困难:详细描述自己的家庭困难,包括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经济来源、住房条件等,让读者了解申请低保的必要性。
6. 表达诚恳: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申请低保的诚恳态度,以及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7. 语句通顺:作文中的语句要通顺,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8. 结构清晰:正文部分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a. 家庭情况:简要介绍家庭成员、年龄、职业等。
b. 经济状况:详细描述家庭收入、支出、负债等情况。
c. 住房条件:说明住房面积、设施、租金等。
d. 健康状况:介绍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如有无重大疾病等。
e. 申请理由:阐述申请低保的原因,如经济困难、生活压力等。
9.
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多少?办理低保需符合什么条件?如何申请?这篇告诉您!
针对市民朋友关心关注的本市最低生活保障事项热点问题,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专门进行了梳理汇总,您所关注的低保问题可能就在这里,一起来看看吧!
1、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多少?
答:为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22年7月起,北京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1245元调整为1320元。
2、办理低保需符合什么条件?怎么申请?
答:按照《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京民社救发〔2018〕445号)规定,本市户籍居民组成的家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且符合本市城乡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纳入城乡低保范围。非本市户籍居民与本市户籍居民结婚组成的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持有本市居住证,且符合本市城乡低保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也可纳入本市城乡低保范围。
可搜索“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申请社会救助,也可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申请。
3、低保如何进行核查?
答:按照《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京民社救发445号)相关规定,各区民政局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等情况对其实行分类管理、定期核查。对低保、低收入家庭进行定期核查时应首先进行信息核对,必要时由区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采取入户调查、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核查和重新组织民主评议。家庭成员有增加的,新增加的成员及其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应履行委托对其进行经济状况核查的手续。定期核查时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员应主动配合。
4、父母申请农村低保户,是否需要审核出嫁女儿家庭成员信息?
答:按照《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细则》通知(京民社救发〔2018〕4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京政办发〔2018〕45号)规定,申请城乡低保应提交本人和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以及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为确定家庭成员相关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给付的赡养、抚养、扶养费,民政部门可对认定对象家庭成员之外的相关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查。
5、最初办理了农村低保,后转为城镇户口,户口仍在当地城镇。转为城镇户口后,低保是否应该按照城镇低保补贴标准予以发放?
答:根据《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京民社救发〔2018〕445号)规定,本市实施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果家庭情况没有变动,低保金的发放标准保持不变。
6、低保家庭子女申请自费出国留学是否会被取消低保资格?
答: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京政办发〔2018〕45号)规定,已批准给予社会救助的家庭成员或人员,有包括自费安排家庭成员出国(境)留学等高档消费行为的,要对其家庭收入和财产进行重点核查,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终止对其社会救助。留学行为不是审核确认社会救助的评判条件,社会救助以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情况为主要确认依据。
7、某低保居民于2021年10月24日因病死亡并开具了死亡证明,低保金是否从2021年11月就停发?
答:《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京民社救发〔2018〕445号)规定“对批准给予城乡低保的家庭,从批准之日下月起发放低保金”,因此在11月初发放10月份低保金后,将停发低保金。
编辑:佳祥 安安
什么人什么家庭可以享受低保?教你申请最低保障!
#什么人什么家庭能享受低保?#
一、真实故事:一纸低保改变三代人命运
"要不是每月600块的救命钱,我家祖孙三代早散了。"湖北恩施的张大姐抹着眼泪说。她丈夫中风瘫痪,儿子先天智力障碍,全家挤在漏雨的土坯房里。直到村委会上门送来低保申请表,这才让每月药费有了着念。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国城乡上演。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4062万人纳入低保,相当于每35个中国人就有1人受惠。但令人揪心的是,仍有很多家庭因不了解政策而错失救助——有的误以为"有房就不能申请",有的被繁琐流程吓退,更有人直到孩子辍学才知能领补贴...
二、三大"生命线":你家够格吗?(全国通用)
1. 收入红线:• 城市家庭人均月收入<当地低保标准(如上海970元,北京940元)
• 农村家庭年收入<4380元(湖北标准)或8640元(安徽标准)
→关键提醒: 计算收入时,务必将务农、打工、赡养费等统统算入!
2. 财产警戒线:• 存款+股票<当地低保年标准12倍(以武汉为例:600元×12月×12倍=8.64万)
• 唯一住房不计入,但商铺、第二套房直接"一票否决"
→避坑指南: 子女给老人买的养老保险,可能被认定为"赡养能力"!
3. 特殊群体绿色通道:• 成年重度残疾人(持一二级残疾证)无需计算家人收入
• 癌症等大病患者可单独申请
• 农村"五保"老人直接纳入
三、地域差异揭秘:最高补助差2.7倍!
• 长三角 vs 中西部:上海城市低保970元/月,足以买60斤猪肉;
甘肃农村低保仅439元/月,刚够买10斤牛肉。
• 城乡融合新趋势:长沙率先实现城乡统一750元/月,手机就能用"救助通"申领。
• 隐藏福利:北京低保家庭可同步申请廉租房、医疗救助;安徽亳州对低保学生额外发放助学金。
四、避开五大雷区:这些操作会让你"保不住"
1. 财产申报陷阱: 女儿给买的金镯子、孙子名下的存款都可能被核查
2. 务工收入误区: 打零工必须保留雇主签字证明,否则按最低工资计算
3. 赡养费计算盲区: 子女年收入超3万即认定有赡养能力
4. 动态核查风险: 每季度复核一次,住院费突增要及时报备
5. 材料准备硬伤: 90%被拒案例因缺这三样:12个月银行流水、残疾证原件、村委会公示照片
五、实战攻略:3步拿下"救命钱"
• 第一步:材料清单农村户必备:土地承包证、养殖收入证明;
城市户切记:失业登记证、解除劳动合同书。
• 第二步:申报诀窍√ 写申请书避开"乞讨式"文风,重点列数据(例:医疗支出占收入80%)
√ 同步申请临时救助,可提前领3个月补助。
• 第三步:跟踪技巧拨打12345查询进度;对"不符合条件"决定,20日内可申请复核。
六、政策温度:这些变化正在发生
2023年起,全国推行"低保渐退"机制:找到工作的家庭可继续领3-12个月补助。在浙江,低保家庭创业最高可获10万元贴息贷款;广东试点"低保就业奖励",每工作1个月多领200元。正如民政部最新表态:"低保不是施舍,而是公民权利。"当78岁的王大爷用颤抖的手按下补助金到账短信时,他红着眼眶说:"这钱让我活得像个人。"
结语:每一份低保申请书背后,都是对尊严的渴望。如果您或身边人正在困境中挣扎,请记住:1. 拨打12349全国社会救助热线,24小时专业指导2. 登录"中国政府网",一键查询当地最新标准3. 保存好医疗票据,部分费用可追溯补报这个春天,愿政策的阳光照进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