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北戴河观后感》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8 06:55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北戴河观后感》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北戴河观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主题明确: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即北戴河之行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可以是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化氛围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北戴河的背景和自己的参观目的;主体部分详细描述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分析;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3.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在描述北戴河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4. 观点明确:在文章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对于北戴河的景观、文化、历史等方面,要有所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5. 突出重点:在众多景观和事件中,挑选几个最具代表性的进行详细描述,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同时,注意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展示自己的思考。
6. 举例说明:在论述观点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如,在描述北戴河的历史文化时,可以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
7. 注意

文坛记事|辛娟:北戴河之行有感

2017年七月,收到中国作协组织全国各地的作家去北戴河创作之家休假的通知时,刚写完一部长篇,体力已经透支到极限,加之正值西安高温天气,正想找个地方避暑,好好歇歇,补充一下体力,“娘家”——中国作协的通知就来了,好不惬意!

中国作协创作之家座落在北戴河安一路的一处幽静小巷,周边是中国总工会疗养院,和其他几个干休所,为一块安静清雅的风水宝地。

走进北戴河创作之家,首先看到的是阅览室门前巴金题写的“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几个醒目的大字,左侧是两颗偌大的核桃树,由于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枝干不堪重负,有些都匍匐在地上。越过核桃树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四层黄色小楼,旁边是餐厅。院子四周随处摆放着时令花卉,以荷花为主,还有亭子、小瀑布、水车,小桥流水。流水潺潺,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院建筑以黄色为主,小巧玲珑,幽静雅致,虽没有朱门大户的雍容华贵,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秀色可餐。

北戴河属于海洋气候,说下,立即大雨磅礴;说晴,立马艳阳高照。所以,随身一个要携带伞的,晴可遮阳,阴可防雨,水陆两用,岂不美哉!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只要掉雨点,立马就要寻找避雨的地方,瞬间就会大雨倾盆而下。

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气候,一大早去看海,忘了带伞。在海边行走,感受潮起潮落,浪花飞溅,似乎感到有星星点点的雨点,也没在意,继续前行,瞬间,大雨倾盆而下。四下一看,人们都上岸了,躲在码头售票厅避雨,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反正已经淋了个透心凉,索性站在海边一巨石上雨中观景。此情此景,真真的应了张岱《陶庵梦忆》的“白洋潮”一文中的描写: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此情此景,也让我想起毛主席的诗词《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时任大将军的曹操为清除边患,巩固后方,率大军北征乌桓。八月大破乌桓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南)后凯旋回师,途经渤海口附近道德妈石山,乘兴登临,以一首千古传颂的《观沧海》诗,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有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

在北戴河创作基地休假,短短的十天时间,让我着实地感受到来自组织母亲般的温暖。十天来,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朝夕相处,交流思想,交流创作,切磋技艺,收获满满。

作家简介

辛娟,作家,画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青年作家高研班毕业,入选陕西省百名优秀艺术家(作家)人才、陕西省美协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6部,并获第三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近年来,在长安区定点深入生活,完成了终南系列三部曲作品,第一部《燕子不来香》已经出版。第二部《一代名流张子宜》正在出版之中。

◆ ◆ ◆ ◆ ◆

【投稿说明】

投稿请发邮件至:

wxsj20160908@qq.com

爱文学爱生活,欢迎投稿!

【关注我们】

文學陝軍新媒体联盟

研学毛泽东诗词专辑(二十九) 读毛主席《浪淘沙 • 北戴河》有感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诗 部】

七律 读毛主席《浪淘沙 • 北戴河》有感

领衔 耿汉东


秦皇岛外又新篇,壮志仁心追紫电。

遥忆挥鞭定北方,争传振笔平神县。

秋风不解战云生,碣石长铭人世变。

万顷涛声说霸才,龙音震海诗中见。


01 左会斌

幽燕雨骤向何边,碣石兀然铭圣贤。

魏武挥鞭声未远,鲲鹏击水浪滔天。

千年沧海渔船在,一代丰碑百姓镌。

民族之林谁崛起?中华圆梦谱新篇。


02 孙克攀

洪滔怒涌媲惊雷,碣石而今势未颓。

魏武挥鞭沧海啸,秦皇驱峭骇潮开。

千秋北戴斯人去,一领红旗盛世来。

欲借长风寻旧棹,英雄已往岂能回。


03 傅晓爱

不见渔船浪涛涌,鲲鹏击水搏幽燕。

秦皇遗躅长生梦,魏武征归碣石篇。

波荡阴霾净沧海,旗扬赤县换新天。

伟人椽笔惊风雨,留取豪词诵万年。

04 袁志毅

北戴河边望雨惊,浪高船隐绪难平。

心祈黎庶安和福,魂系神州昌与荣。

叹惜秦皇少文采,褒扬魏武有豪情。

秋风千载自萧瑟,换了人间日月明。


05 陶守德

一阙浪淘豪迈篇,每吟总教泪潸然。

连天雨泻幽燕地,动岸歌飞孤叶船。

魏武挥鞭痕尚在,碣东遗韵史长镌。

风流最是神公笔,绘尽山河耀大千。


06 李长青

横飞急雨浪滔天,击水洪波胜少年。

策马曾经遗旧作,挥毫今日赋新篇。

追思治国开基苦,展望安邦承业传。

萧瑟秋风吹往事,人间沧海变桑田。

07 傅延勋 (通韵)

倾盆大雨浪滔天,望眼汪洋雾锁烟。

魏武挥鞭征领土,碣石遗墨记流年。

今朝安定民欢喜,大地芬芳人梦圆。

莫畏艰辛攀峻岭,复兴华夏乐开颜。


08 沈国元

东临碣石尽新颜,大浪淘沙不一般。

曾洗秦皇车上土,更迎魏武笔中山。

揪心急雨从天落,极目渔舟自海还。

劲厉秋风来复去,应知华夏换人间!


09 耿卫东

一片汪洋惊拍岸,千年往事亦云烟。

秦皇欲得长生药,魏武曾留碣石篇。

心系万民情有至,胸怀四海爱无边。

导师再赋秋风冷,最喜人间换旧天。


10 刘嘉桢

襟怀浩荡话千年,笔蘸波涛云作笺。

远眺河山风雨落,俯看沧海浪花连。

秦皇东望仗龙剑,魏武北征挥马鞭。

史册盛衰今改写,人间已是艳阳天。


11 陈桂枝

徒手拿云胆识豪,吟襟吐秀凤凰毛。

秦皇岛外行船稳,九派流横踏浪高。

每读遗篇怀魏武,重观沧海竞风骚。

挥鞭人去烟波涌,代有龙孙捉鳖鳌。


【词 部】


12 操礼端

浪淘沙

骤雨洗幽燕,浪叠云巅。风中海燕未曾闲。铁舰犁波沧海处,旗卷新边。

跃马越千年,星火燎原。挥毫泼墨写尧天。犹记伟人观海日,换了人间。


13 郑生福

念奴娇

幽燕雨歇,看滔天白浪,雾浓云谲。海燕穿梭于浩渺,冲破苍茫层叠。魏武遗踪,伟人胜笔,气象皆超绝。兴亡千载,一时胸底驰越。


遥想领袖凭栏,凝眸远浦,浩气冲天阙。笔落惊涛盈墨韵,激荡人间寒热。萧瑟秋风,赤旗漫野,换了新城阙。山河佳境,永怀宏略雄杰 。


14 马昆

双雁儿

幽燕雨骤没渔船,碣石处、绪思千。魏鞭沉海化龙眠,问诗遗、入史篇。 

气新盈日境时迁。路漫漫、赤旗妍。棹歌帆劲贯长天。挽长风、踏浪前。


15 朱会明

满江红

雨骤幽燕,浪涛卷,浩茫无限。抬望眼,海天凝处,白帆浮现。魏武挥鞭思霸业,毛公梦笔开新卷。叹兴替、岁月荡云烟,人间换。

千秋业,心中眷;家国志,豪情满。看九州鹏举,万民欢忭。领袖豪情惊广宇,伟人风采垂青简。展未来、华夏竟腾骧,宏图展。


16 丁韶

浣溪沙

漠漠海天一棹船,任由骤雨浪涛天。惊雷裂帛十三弦。

魏武扬鞭皆往矣,共和抚剑换新颜。人间俯仰惜当前。


17 王建军

永遇乐


岁月清嘉,世间瑞彩,开庭初谱。万里山川,九州气象,尽作豪情赋。苍穹浩渺,八荒宁谧,俯瞰乾坤吞吐。落幽燕、排空雪浪,渔家久久垂顾。

秋风又起,新元肇创,百姓始擎梁柱。鼙鼓销声,金戈敛影,踏破宫前路。唐尧善治,虞舜仁惠,福泽桑麻黎庶。越千载,临矶观海,悠悠魏武。

安徽省诗协伟人诗词研学工委编辑部


主编:耿汉东

副主编:孙克攀 方福乐 操礼端

收稿:王建军

审稿:方福乐

终审:傅晓爱



责任编辑:若水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