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0 07: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羊脂球》读后感开头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你的读后感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感受。是关于羊脂球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深刻寓意,还是对作者莫泊桑写作技巧的评价?
2. "简洁明了":开头部分要简洁明了,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避免冗长的叙述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3. "吸引读者":使用引人入胜的语句或提问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比如:“《羊脂球》这部作品,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社会讽刺和人性探讨?”
4. "引入作品背景":简要介绍《羊脂球》的作者、背景、故事梗概,让读者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5. "点明感受":在开头部分,可以简要表达你对这部作品的感受,如“读完《羊脂球》,我深感其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以下是一个开头作文的示例:
---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自从问世以来,便以其深刻的社会讽刺和丰富的人物刻画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那么,这部作品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社会讽刺和人性探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羊脂球》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一次读莫泊桑的《羊脂球》大约是在初中时,那个时候初中语文课本里有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读来让人心酸,行文跌宕起伏忽喜忽悲,家人对于勒的态度忽冷忽热忽爱忽憎,其喜尤显其悲,其爱更增其恨,亲情已如此,人生冷暖便不言而喻。文章讽刺了人性中的卑微、自私、虚荣等劣根性,我认为写的非常深刻犀利,于是我就买了一本《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来看。
初中时候的我很内向腼腆的,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没有朋友,也不愿交朋友。那时的我却很喜欢看书,如饥似渴地从书本里汲取知识,汲取快乐,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快乐。别的同学都在三五成群地到处玩耍时,我却独喜欢一个人窝在家里小小的天地里小小的床上看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无论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什么书都看,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去想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文章比较晦涩肤浅,没有多大提高,而且导致了我的视力不怎么好。
《羊脂球》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法军作为一个军事大国,却在这次战争中出乎意料的惨败,骄傲自满的拿破仑三世低下高贵的头颅向普鲁士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迅速土崩瓦解,顷刻之间樯橹灰飞烟灭。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大片领土,干下了无数烧杀淫掠人神共愤的暴行。软弱无能的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投降政策,同敌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并且血腥地镇压了巴黎公社革命。法国资产阶级的卑鄙自私和出卖行为,是造成战争失败、使民族蒙受耻辱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个被鄙视唾弃的善良的妓女羊脂球为了救大家而去服侍普鲁士军官,事后当大家安全时却又开始嘲笑鄙视她。
莫泊桑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资产阶级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卑鄙自私和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莫泊桑无疑是世界讽刺文学的大师级人物。
羊脂球是一个漂亮善良有包容之心的人,能在逃难的背景下将自己篮子里的面包、果品给素不相识的人充饥解渴;她为他人着想,她为了能使旅客们不再被普鲁士军官囚禁在旅店,忍住了心中的委屈,甘愿被普鲁士军官玷污。但却因为她是一个妓女,一个卑微的妓女,与她同坐一辆马车的人就用蔑视的眼神、尖酸刻薄的话语去羞辱她。但他们这些自恃身份高贵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羊脂球呢?他们真的高贵或者高尚吗?不,他们是自私冷酷无情的。在危险的时候,就要求羊脂球去违心地服侍普鲁士军官;等到一切都安全无事时,却又好像忘记了羊脂球对他们的恩惠,就连看起来很慈善的两位老修女,也不愿分点食物给羊脂球。和他们相比,羊脂球的形象无疑更加高尚伟岸。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这样,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呢?在现在的社会中,翻脸不认人的事情多得很。在需要的时候,往往把自己认为很下等的人当作上帝,希望能从他身上得到需要的东西,无论对方是乞丐还是绅士,都会弯下“尊贵”的腰,露出难得的笑脸。《羊脂球》中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起初觉得与羊脂球这个妓女坐同一辆马车非常耻辱,到了要瓜分羊脂球的食物时,他们就成了一条哈巴狗,不住地向羊脂球点头哈腰,不住的赞美她的美丽和善良,不怕“低贱”的食物有失他们“高贵”的身份,甚至为了羊脂球的身世而艰难的挤出一滴浑浊肮脏的眼泪。从这里看来好像是对方的地位提高了,但实际上是他们自己的地位降低了。
记得前几年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妓女的自白书,其中有几篇文章让我非常感动,给我内心带来很大的触动,因为我相信那是她们凄凉身世被逼无奈的真实写照。
在那之前,我是非常鄙视厌恶妓女的。而在看了那些文章后,我开始对妓女有了新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妓女都是自愿堕落不劳而获鲜溅寡耻的,她们中有一些是情境所迫,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作出具体的结论吧。
让人所不齿的是,一些貌似翩翩君子的人在我文章的评论区居然留下许多让人作呕的话。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子的,当时的我很受触动,写了一篇《假如我是妓女,你会娶我吗?》,而后,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也广泛征集意见,绝大多数的是:“不会。”他们普遍认为妓女可以从良,但只要嫁的不是他们就行。这种无疑还是对妓女心存排斥,惺惺作态,即使妓女从良而那些个翩翩君子还是心存芥蒂的。想想看,有谁能够接受一个曾经不洁的女子?但是,对妓女或者对许多有过犯错误入歧途的人,就该永远抱着这种歧视的观念吗?我个人认为,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没有过去呢?谁没有犯过错呢?对别人的过错,是否应该宽容点呢?
羊脂球沦为妓女的原因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她的善良仁慈大义凛然却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那些虚伪的“绅士”和“淑女”们却紧抓着她是妓女这一个污点而鄙视她,嘲笑她,甚至作贱她。甚至在羊脂球屡次救过他们之后,那些绅士淑女马上翻脸不认人。这无疑是具有极大的讽刺意义的。法国资产阶级的自私与卑鄙龌龊行径于此可窥见一斑。
一部小说,就是一个社会大舞台。莫泊桑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展现了十九世纪末法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众生相。通过阅读,我们似乎被带回到了那个世纪,生活在这样一群人物之中,亲身经历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莫泊桑大师笔下,我能读到他对贵族们寡廉鲜耻的抨击;对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风气的讽刺,对拜金主义丑恶嘴脸的鄙视和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还有他浓浓的爱国情怀。莫泊桑的行文特点,正是那种敏锐的捕捉生活的能力,在平凡的小事中发掘出发人深省的篇章,他不像老师福楼拜那样思维缜密,也不像同时代更胜一筹的左拉那么睿智,但是他的文章短小精悍,包罗万象,讲故事就是讲故事,既不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也不借题发挥,长篇大论。他总是带着市民意识和平常心,无论从创作思想上,还是创作风格上,他都独树一帜,制造出“众生相”的一个个精品,如果你有时间读一读,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合上《羊脂球》这本书的时候,充满了感慨。莫泊桑以一个妓女牺牲自我的故事将人性勾勒的淋漓尽致,虽然书中的人物并不复杂,人数也不多,但却将现实社会的各种心态、各种人际关系表达的一清二楚,就是放在如今的社会也是极其合适的。可怜的羊脂球即便委屈了自己,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依然得不到应有尊重和友情。羊脂球的悲剧,扯开了人性的遮羞布,抨击了人性的无耻与恶毒。
洛克菲勒曾说:“利益是光照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有关的本质都将现形,且一览无余。”在利益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最难的。因为只要存在利益,就会存在被利用、被欺骗、被排挤。羊脂球的悲剧就是这样。
心性善良的羊脂球在普法战争中,不愿意让普鲁士士兵住进自己的家里,愤然举起刀,差点杀死了闯进家中的普鲁士军官。虽然没有闹出人命,但羊脂球在故乡也待不下去了。为了保命,羊脂球只能连夜坐上马车,逃往别处。她乘坐的那辆马车里有其中有贵族、有政客、有商人等各阶层的十个人,他们乘坐同一辆马车逃离鲁昂,前往同一个港口。在这绝处逃生的境地里,善良被利用,伪善者卑劣的面孔被慢慢揭开......
当众人得知要和妓女一路前行时,所有人对羊脂球的态度都是鄙视而冷淡的。三位夫人为了彰显有夫之妇的尊严,在认出羊脂球后,先抱团窃窃私语了起来。紧接着,两位修女也加入了进来,她们对羊脂球嗤之以鼻,甚至觉得与她同行,就是一种罪过。然而,这样的鄙夷与嫌弃,随着饥肠辘辘的折磨,很快就消失不见了。旅客们饿得发慌,只要一看到路边的小饭铺或小酒店,就会跳下车去找吃的东西。只不过每次,他们都失望而归。
正当大家饿得不行时,羊脂球突然弯下腰,从长凳底下拉出了一只蒙着白色餐巾的大提篮,里面是为自己备好的食物,足够在旅途中吃上三天,有切好的鸡、馅饼、水果、面包和甜食。此刻,羊脂球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拿出鸡翅和面包,细嚼慢咽地吃了起来。食物的香味很快就在车里散开了,同行人饿狼般地盯着她,嘴里流出了大量的口水。起初还有人放不下架子,觉得自己身份高贵,不该接受妓女的帮助,后也忍受不住饥肠辘辘的折磨,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同车人吃完羊脂球提供的吃食,又听完她勇敢而悲烈的故事后,大大夸赞了她一番。
十三个小时后,马车终于驶进了托特镇,在商会旅馆门前停了下来。每一个人都筋疲力竭,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普鲁士军官用刀鞘碰撞地面发出的声音。旅客们惊恐万状,吓得瞪大了眼睛,说什么也不敢下车,生怕一下车,就会被屠杀掉。羊脂球并非天生反骨,面对嘲讽、谩骂她的同胞,羊脂球甚至可以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但是在敌人面前,羊脂球不愿过于恭顺地服从。她仍在坚持抗战,认为自己多多少少代表了国家,就要不卑不亢地守住国家的尊严。然而,羊脂球的这份倔强,却为她招来了祸事。
得知普鲁士军官不放他们通行的原因是羊脂球拒绝了军官与她求欢的请求时,所有人考虑的都是自己。他们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羊脂球就该牺牲自己,保护大家。面对众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当羊脂球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时,始料不及的是她竟被大家当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些自私、冷漠的人眼里,羊脂球是“社会的耻辱”,是为他们摆脱困难的“替罪羊”。
在利益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最难的。因为只要存在利益,就会存在被利用、被欺骗、被排挤。当众人心安理得地吃着自己准备的食物,完全不愿意拿出一点分给羊脂球时,所有人都忘记了羊脂球曾在他们饥肠辘辘时,毫不吝惜地分享过自己的食物,也全然不记得正是他们将她推入了火坑中,令她无法维护自己的个人尊严了,无法凛然地面对他人的嘲讽和指责的。
东野圭吾曾在《恶意》中写道:“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所有看似亲密的来往,都取决于羊脂球的价值。饥不择食时,众人为了果腹,愿意放下身段和羊脂球热情地交谈。并不是因为他们接受了羊脂球,而是“吃人嘴短”的不得已而为之。被困托特镇后,众人为了尽早离开,也能够亲切地挽起羊脂球的手臂,温柔地开导她要顾全大局。只是这样做的背后,并不是出于感激,而是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在羊脂球失去价值后,马上就被众人丢弃了。
羊脂球哭了,那一刻她才看透,利益之下,人性的恶意究竟能有多大。我也竟不住伤感起来,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但现实社会里类似于羊脂球这样的“替罪羊”有很多,鸟先生、修女小姐这样的人也多的是,你可以选择善良,但绝不能低估人性。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