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修车观后感》,(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0 13:56

手把手教你写《修车观后感》,(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修车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修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可以从修车师傅的专业技能、修车厂的环境、修车过程中的服务态度等方面入手。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修车事件的背景,如修车的原因、地点等,为读者营造情境。
b. 主体:详细描述修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如修车师傅的工作态度、修车技术、修车厂的环境等。同时,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修车过程的看法和体会。
c.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修车过程中的感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词汇丰富:使用恰当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b. 句子通顺: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流畅。
c. 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对修车师傅的赞扬、对修车厂环境的评价,或者对修车过程的感悟。
5. 事例具体

“汽修女孩”古慧晶:努力做最闪亮的“金子”

汽车定期维护、四轮定位、拆装发动机、汽车故障诊断……车间里,一名身材苗条的“00后”女孩熟练地完成这些操作。

她叫古慧晶,今年17岁,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现就读于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019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二年级。

最近,因为在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汽车机电与维修赛项获一等奖,而且是该赛项诞生以来广东省第一个参赛并获一等奖的女生,古慧晶“意外出圈”。网友用“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形容她修车时的样子,也有网友评论称,“可白衣翩翩,亦可庖丁解车。”

古慧晶对汽车的热爱,要追溯到童年时期偶然间被汽油的“芳香”所吸引。那之后,每当在电影里、生活中看到赛车,古慧晶会想,要是有一天,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好了,最好是自己亲自组装的。

2019年中考前,古慧晶面临着考普通高中还是读职业学校的选择。在满腔热爱下,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我对汽车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于是选择参加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主招生,并如愿就读这个专业。”

“人生出彩的方式多种多样,身为学生,不一定是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爱好努力的人,同样值得被认可。”在备战上述比赛时,古慧晶曾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她也希望用自己的经历打破职业性别标签和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希望更多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6月30日,新京报记者与古慧晶对话,聊了聊她的选择与热爱。

古慧晶正在加注新的机油。受访者供图

选择汽修专业源于童年的热爱

新京报:很少有女生学习汽修,你当时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

古慧晶:我从小就喜欢汽车,觉得修汽车很帅气,也很霸气。我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不是自己买的那种,而是自己改出来或是造出来的。而且,我比较喜欢闻汽油味,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味道吸引了我。

2019年,我参加了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自主招生,报考汽车专业。通过笔试与面试的方式,我被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录取。

新京报:家人、初中老师支持你的选择吗?

古慧晶:当我跟父母说我想读汽修时,一开始他们很吃惊,觉得我在开玩笑,说那不应该是女孩子能学的专业呀,希望我读个轻松点的专业。

新京报:那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古慧晶:我跟他们说,我喜欢汽车,它会给我带来快乐和满足。我告诉他们,我也想从事汽车行业,因为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的前景不会差。

父母听完,便也没有干涉我太多,只是对我说,既然是你自己的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结果,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许学到一半就抱怨或者后悔。

新京报:老师和同学们对你学汽修怎么看?

古慧晶:同学知道我选了汽修,都觉得非常意外,他们会开玩笑说,“古慧晶竟然去学汽修了”。但他们还是很善意的,只是担心我能不能学下来。老师没说什么,他们支持我的决定。

新京报:汽修专业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古慧晶:完全不一样。之前简单认为维修或者组装汽车就是装好四个轮子,汽车就能跑了,没想到需要掌握汽车构造等专业技能,涉及的知识有很多,比如照旧要学数学、物理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如何灵活运用。

新京报:你的同学好多读了普高,会不会觉得有“落差”?

古慧晶:一开始肯定会有,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以后跟大家层次不一样了,也担心自己会变得很“菜”,也曾经纠结过。但现在没有了,我想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我正在努力做那最闪亮的“金子”。

古慧晶在更换机油滤清器和释放机油。受访者供图

高一参加集训,“累得有时站着想睡觉”

新京报:你们平时都学些什么?

古慧晶: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属于基础课。此外,我们有大量要动手操作的专业技能课,比如老师讲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某一系统的理论知识后,就会现场给同学们设置相应的故障,让大家利用检测设备进行诊断测试,并动手排除故障。

新京报:听说你高一就参加了“集训队”,为什么要参加?“集训队”的生活是怎样的?

古慧晶:当时汽车专业有很多技能大赛项目来招收集训的梯队选手,学长们介绍说如果参加集训,不但可以学到更扎实的专业技能,如果有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得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的话,还可以免试入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而且我觉得女生穿工服很帅气,于是就报名参加汽车机电维修赛项集训。

刚参加集训队的时候,老师们都不敢相信,他们劝我说,女生还是做营销比较轻松。但我坚持告诉老师们,我能行。

我是集训队里年纪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个女生。与平时上课不同,集训队的生活非常忙碌,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动作,以增强操作熟练性。

在获得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汽车机电维修赛项的资格后,我每天早上6:00起床,差不多6:40,我就在一边吃早饭一边看电路图了,要记牢线路编码、颜色、接插件端子等,还要验证某根线路出现故障后导致的故障现象。

我学电路很慢,因为这跟初中的知识完全不一样。特别刚开始对控制电路图认知和分析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老师怎么讲我都听不懂。幸好一起集训的同学多是高二高三的学长,我就向他们请教。但主要还是得自己动手操作连接线路,观察现象,自己总结出诊断方法技巧。老师们也给我了很多帮助,他们会经常给我出故障题,锻炼我的分析、诊断及排除能力。

比赛前的一个月,我每天训练到晚上十一点多。训练很辛苦,累得有时站着想睡觉,一个月瘦了15斤。

新京报:有没有想放弃的时候?

古慧晶:当然有。比如我在拆卸发动机时,需要用到化清剂,它对皮肤伤害非常大,但这项操作规定不能戴手套。这导致去年冬天,我手上的皮肤全是裂开的。另外,为了方便维修,我们的工鞋里装有很重的铁块,我的脚被磨得红肿,有一次磨出了很深的血印。

我偶尔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我的两位指导教练对我太好了,我想吃什么他们都会给我买。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更不想做逃兵,所以就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新京报:这些你跟父母说过吗?他们是什么反应?

古慧晶:手上皮肤裂开的时候没跟他们说,这是每个学汽修的人都可能经历的。但是脚受伤那次父母发现了,他们叮嘱我一定要擦药。父母其实挺担心我的,但是在这种时候也不会溺爱我。

新京报:这次大赛比了哪些项目?觉得最有挑战的是哪一项?

古慧晶:一共比了四项,分别是汽车定期维护、四轮定位、拆卸发动机、汽车故障诊断。四个项目对我来说都是挑战。最具挑战的是车轮定位项目,因为拆卸减震器,下摆臂、弹簧等作业项目时需要大量体力。

新京报:知道自己拿了一等奖,是什么心情?

古慧晶:觉得很满足,因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是一等奖,在得知自己也获得国赛遴选资格时既开心也感受到巨大压力。因为国赛遴选采取的是新规程,而且只有两周时间备赛,难度太大。

古慧晶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打破职业性别标签,希望继承“工匠精神”

新京报:关于未来,你有什么打算?

古慧晶:我目前已经获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免试入学资格,将继续选择汽修专业。至于未来具体会做什么,我还没想好,但一定是跟汽车相关。我的职业梦想是成为汽车行业的“大佬”。

新京报:你觉得在中职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古慧晶:是一份“工匠精神”。平时上课时,老师就经常告诉我们,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在平时的动手操作中,我更加感受到这一点,每一条线路,每一个零件,无不体现技术与工艺之美。

现在,我不仅掌握了汽修基本技能,也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也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汽修专业。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地付出,结果是骗不了人的。

我也收获了很多快乐。特别是在每次走完一套训练流程,发现完成作业时间更短了,质量更高了,或者是设置的故障被我排除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与“学霸”们解出了一道很难很难的数学题时的成就感,应该是没有差别的。

新京报:除了汽车,你还有哪些爱好?

古慧晶:我喜欢中国象棋和摄影,这些都是我初中毕业后自学的。平时没事儿的时候,我就会出去拍一拍风景,或者给学校里的同学拍写真,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新京报:对于这次“爆红”,你怎么看?

古慧晶:这次意外“走红”后,好多过去的老师、同学都给我送祝福。但我想,关于我的话题之所以热度这么高,一方面是近期处于中考阶段,大家会比较关注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是个女生。

在我看来,女生完全可以胜任很多社会上被贴了明显性别标签的岗位。拿我在学校的训练来说,我体力一般,但最终成绩也可以超越男选手。

我想告诉所有女生,不要被外在的标签限制住,男生能做到的我们一样可以。同时,我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女生出现在职业技能比赛的现场。我更不介意她们打破我的纪录,因为这代表着女性群体越来越强大了。

以前社会上的确有一些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但这几天我翻看微博下面的评论,发现大家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了很大转变。

我认为,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好,有些人就适合走高考上大学的道路;而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则更适合动手操作,我觉得职业教育同样是好的选择。如果我去读了普通高中,此时此刻我可能会很焦虑,但我选择了热爱的汽车职业教育,最终也可以发光。未来,希望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职业教育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校对 张彦君

“汽修女孩”刷屏,不自我设限的人生总会大放光彩

作者:土土绒

女孩适合干什么?人们可能会想起很多“女性向”的职业,但恐怕谁也想不到汽车维修。但是最近,一名“汽修女孩”却刷了屏。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古慧晶,在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夺得汽车机电维修赛项目的一等奖,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参加此类赛事并夺冠的女生。

古慧晶干脆利落的动作、娴熟过人的技术,让网友们纷纷献上赞美:“真·宝藏女孩!”“可盐可甜又酷又飒的小姐姐。”类似的技能比赛很多,优秀的技术工人也很多,但古慧晶之所以引起关注,被网友称为“宝藏女孩”,还因为她的女性身份与汽车修理之间的“反差萌”。

一般来说,人们会觉得汽车修理行业更适合男性,女孩子哪干得了这种活呢?就算是做了,肯定也不擅长,比不上男性吧——这种观念,不要说在男性中存在,恐怕很多女性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关于职业选择,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都存在着种种刻板印象。比如说,很多人觉得,护士、幼儿园教师是适合女性的职业,一旦出现男护士、男幼师,就会觉得很新奇。反过来,程序员、工程技术类的职业则被认为是适合男性的职业,一旦有女性贸然“闯入”,也会被视为异类。

不光是职业选择,就连性格特点,男女之间也常常被认为是泾渭分明的。在传统的眼光中,女性就应该温柔感性甚至小心眼,男性则应该强壮理性却粗线条。一旦不符合这种认知,就会被贴上“女汉子”或“娘”的标签,引来嘲笑侧目。

但事实上,这种认知并不正确。刻板印象之所以是刻板印象,就因为其忽视了个体差异,只是一种笼统的、模糊的、不符合事实的印象。固然男女的生理特点不同,但谁都不应该为了迎合别人的想象而刻意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样。真实的自己,才是最美的自己。

不久前,四川一名高考692分的女生“学霸”表示想做程序员,却被质疑。当被问到知不知道这个行业男生居多时,女生十分霸气地回应:“也没见男生考得比我好。”此外,还有一名香港女孩因搬砖而走红网络。照片中,这名漂亮女孩正搬起一摞货真价实的砖头,据工友介绍,女孩并不是作秀,她已经在这个工地上持续干了好多天了。

谁说女孩就不能当程序员、不能当修理工?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就大胆去做,不必顾虑别人是怎么看的。就像古慧晶所说的:“我不在乎外面的声音和看法,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有梦就追,不因为外界的看法自我设限,这些勇敢的女孩令人叫好。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适合男性的职业”或“适合女性的职业”,只存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那些存在于他人心中的偏见,不该再用来禁锢自己。像古慧晶这样勇敢追梦的女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人们的偏见,也再次提醒人们:抛开那些狭隘的观念,会发现更加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天地。(土土绒)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