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新疆教学计划》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0 11:27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新疆教学计划》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新疆教学计划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新疆地区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事项,以确保教学计划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1. "政策法规遵循": - 确保教学计划符合国家及新疆自治区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标准。 - 了解新疆地区特有的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如双语教育政策等。
2. "民族特色融入": - 充分考虑新疆的多民族特点,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 -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中融入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知识。
3. "地域特色体现": - 结合新疆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地方经济特点,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 - 利用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展实地教学和实践活动。
4. "课程设置合理": - 根据新疆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 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5. "教学方法创新": -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教学效果。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教育平台、虚拟现实等,丰富教学手段。
6. "师资队伍建设": -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架起丝路连心桥——新疆打造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教育对外开放,是新疆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国际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疆牢牢把握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紧抓“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机遇,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的教育互联互通、民心相通,推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质增效,努力谱写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对外开放新篇章。

顶层布局 构筑对外合作高地

互派教师、推动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在去年6月召开的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上,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等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校签署了14份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其中,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复兴教育大学、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物流交通大学围绕国际经济与贸易、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开展合作。

“近一年来,我们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方面深化合作,一起探索产学研用、多元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的国际人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唐晓冰说。

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是新疆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强化合作,推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教育部分)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加强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等工作,有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教育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新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教育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放合作桥头堡和教育对外合作战略高地。

两年来,自治区按照国家对外工作总体布局,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持续加强与中亚五国在人才培养、国际中文教育、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国别与区域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平台赋能 织密交流网

2023年年底,新疆大学申报的“丝路多语言认知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该实验室由新疆大学相关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研究所、哈萨克斯坦科学院科技研究所等国外优势单位共同组建。两年来,实验室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任务,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特色,正努力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模态多语言信息智能互译、信息处理交换等,促进各国政策、文化、旅游信息等领域的深入交流更加通畅。

近几年,中国新疆聚焦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教育与经贸协同发展、助力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以产学研用为主线,举办“2023亚欧博览会·教育国际论坛”“中哈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对接会”“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等会议,搭建凝聚人心、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国内外千余名专家学者相聚新疆分享经验、交流合作、凝聚共识,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国际共同关切、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议题交流前沿思想、创新理念与最新实践,共同探索建设性解决方案。

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国立大学校长乌森诺夫·科尼什别克表示:“我们通过中国新疆政府搭建的平台,与中国多所大学在中文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紧密合作,‘朋友圈’不断拓展。”

两年来,中国新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在理工农医等领域签署协议和达成合作共计42项,助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科技、教育与产业的有机衔接,共同推进各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新疆还支持高校先后成立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高校校长联合会、中国中亚国家大学生文化交流基地、新疆大学俄语中心等多个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支持高校举办“中国—中亚国家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等国际会议和学术论坛。

“自治区围绕能源矿业、旱区现代农业、中医药与国际医疗等重点领域,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强化合作,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逐步扩大教育领域国际‘朋友圈’和‘资源圈’,推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发展,新疆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品牌引领 深化人文交融

在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书法课上,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恭茶沉浸于中国书法的魅力:“我很喜欢中国,所以选择来这里学习中文,将来想为两国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恭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在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下,去年秋季她来到新疆大学就读国际汉语教育专业。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纳合麦提江·米娜尔在新疆医科大学求学期间,对中医充满兴趣。去年毕业回国后,她和同是医生的父亲一起经营诊所,传播中医文化。

如今,新疆各高校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家的学生来疆留学。他们就读汉语言、化学工程技术、口腔医学等73个专业,其中汉语言相关专业占比达37.6%。

自治区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留学生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1.75倍,中国新疆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日益青睐的留学目的地。

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拥有地缘、人文和教育资源优势,这些优势成为与中亚国家开展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天然纽带。自2011年启动实施“留学新疆”计划以来,新疆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在不断优化留学生结构、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以中华文化学习体验活动为载体,培养了大批知华、友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学生。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了95个国家的1.3万余名留学生。“留学中国·学在新疆”品牌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着眼新疆教育实际,未来,新疆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厚植民意基础,不断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新疆力量。(赵西娅)

2025年新疆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00个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新疆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00个,总投资3.47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069亿元。

今年自治区重点项目数量较2024年增加70个,年度计划投资增加560亿元以上。500个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190项,总投资1.3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32亿元;新建项目120项,总投资73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37亿元;储备项目190项,估算总投资1.37万亿元。

按投资规模看,10亿元以上项目342个,占比68%,50亿元以上项目137个,占比27.4%。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项目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殷婷婷表示,今年自治区重点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更凸显,投资结构更优化,项目总量和规模双双提升,总体数量、年度投资规模增幅为历年最高。

从行业领域看,在重点项目安排上,聚焦综合立体交通、水资源高效利用、电网、油气管道、智能算力等,实施重点项目186个,总投资1.21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20亿元;围绕油气增储上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等“十大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257个,总投资2.2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04亿元;实施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等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37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5亿元。(石鑫)

热门标签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