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样做好优秀班主任?校长是何种学习专家?一起看“五刊”卷首

更新日期:2025-05-21 07:59

怎样做好优秀班主任?校长是何种学习专家?一起看“五刊”卷首"/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优秀班主任的培养与校长作为学习专家的角色——“五刊”卷首作文写作要点
一、怎样做好优秀班主任
1. 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
优秀班主任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 严谨治学,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3. 严谨管理,营造良好班风
班主任要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
4. 注重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
6.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分享,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校长是何种学习专家?
校长作为学习专家,具备以下特点:
1. 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校长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能够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趋势,为学校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 精通教育教学管理
校长要熟悉教育教学管理,能够制定科学的教育

怎样做好优秀班主任?校长是何种学习专家?一起看“五刊”卷首

本周,小编带您盘点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五刊”2025年第5期卷首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五刊”都带来了哪些教育热点话题和真知灼见吧!


《学前教育》(幼教)

2025年第5期卷首语




从国家战略到基层实践:

中国学前教育立法进程的全景透视



文丨本刊编辑部 程洁


亮点金句

・通过立法确立 “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从童年开始防止人在成年时走向犯罪,体现了法治的前瞻性与人文温度。


・一部法律的颁布,既是对几代学前教育工作者接续奋斗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者依法施教能力的巨大挑战,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久考验。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2025年6月1日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开始施行,中国学前教育将迈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新纪元。自此,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有了最坚实的法治根基。这部法律的诞生填补了学前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立法空白,为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筑起法治的灯塔。


本期《学前教育》杂志以跨学科、跨时空的全景视角探析学前教育立法的深远意义。北京大学法学院王世洲教授从刑法学这一独特的跨学科视角,揭示了学前教育立法的深层逻辑:学前教育不仅关乎儿童个体发展,更是犯罪源头治理的重要一环,通过立法确立 “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从童年开始防止人在成年时走向犯罪,体现了法治的前瞻性与人文温度。


实际上,学前教育法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广泛的民意汇聚。《学前教育》编辑部对立法进程的追踪报道已持续20多年。早在1999年5期《学前教育》杂志的两会报道中,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就首次提出“幼教事业呼唤立法保障”的呼吁。彼时,全国仅有7个省市出台地方性学前教育条例,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尚未明确。谁也不会想到,这场始于专业期刊的立法呼吁会成为撬动学前教育法治进程的重要支点。


多年来,各地在学前教育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省级行政区的创新实践构成了地方探索的“第一梯队”。比如,透过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教授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制建构:基于浙江省的实践》一书所著的书评,我们不仅对吕苹教授参与学前教育立法调研的过程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了解到浙江省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制建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力量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基层实践智慧为学前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依据,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注脚,印证着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辩证统一。


站在法律实施的门槛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地认识到,文本的诞生只是法治进程的起点。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在接受《学前教育》编辑部采访时所强调的:只有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广泛的共识,立了法才有效(详见《我们看到了海平面上的桅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畅谈学前教育立法》,发表于2007年11期《学前教育》)。


当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连年呼吁、多领域学者的理论研究、基层实践者的创新探索、专业媒体的深度介入,共同编织出一张推动政策变革、立法进程的立体网络,并将有所成时,我们仍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广泛的共识已经达成了吗?当人口结构变革冲击传统办园模式,当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形态,法律的生命力能在持续创新中接受住考验吗?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深知:一部法律的颁布,既是对几代学前教育工作者接续奋斗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者依法施教能力的巨大挑战,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久考验。


立法已至,征途方启。我们期待,法治之光照亮童年,照亮教育强国之基,更照亮中华民族未来的方向。


《北京教育》(普教)

2025年第5期卷首语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