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你的幼小衔接做对了吗?对照一下这个自评表

更新日期:2025-05-23 23:00

你的幼小衔接做对了吗?对照一下这个自评表"/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我的幼小衔接之路——自评与反思
正文:
随着时光的流转,我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迈向小学的新阶段。回顾这段幼小衔接的时光,我想通过一份自评表来对照一下自己是否做对了。以下是我对这份自评表的注意事项及我的个人反思。
一、注意事项
1. 客观公正:在填写自评表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表现,不夸大也不贬低。
2. 全面评价:自评表涵盖多个方面,要全面考虑,不能只关注某一方面。
3. 反思总结:填写自评表的目的在于反思总结,因此要深入思考自己在每个方面的表现。
4. 真实记录:自评表中的内容要真实记录,不能虚构或篡改。
二、我的自评与反思
1. 学习习惯
自评:在幼儿园时期,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
反思:虽然我在学习习惯方面做得不错,但进入小学后,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还有待提高。今后,我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自理能力
自评:在生活自理方面,我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日常事务,如穿衣、整理书包等。
反思:虽然我的自理能力较好,但在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时,我有时会感到不适应。今后,我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你的幼小衔接做对了吗?对照一下这个自评表

文丨殷建

4月20日,随迁子女的幼升小入学申请已经开始,也就是说,离娃娃正式读小学的时间真的不远了。

团长昨天推送了关于幼小衔接的文章后,不少家长都在成都儿童团和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家长社群内讨论热烈。

幼小衔接究竟要做好哪些内容?娃娃一直比较好动,需要做调整吗?娃娃拼音学得不好,进入小学能跟的走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还是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关注。

幼小衔接做得对不对,是否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可以让家长对娃娃进行衡量呢?

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成都五朵金花教育创始人、慧衔接品牌创始人、“幼小科学衔接三3课程体系”创始人付春燕,她将会给各位家长厘清科学幼小衔接的概念,同时告诉各位家长:科学的幼小衔接应该需要做好哪些,幼小衔接中的衔接指的是哪些准备,以及幼小衔接注意事项。

其实了解完幼小衔接这个概念,很多家长认为娃娃进行科学适当的幼小衔接还是有必要,但还是会有家长走入几个误区。

付老师就给各位家长列举了几个典型误区,避免大家“掉坑”!

01

幼小衔接就是超前学知识?

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会抱着这样的想法,然而实际上是错的。

付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都把幼小衔接仅仅只是等同于知识衔接,自然而然,也就想到让娃娃在幼小衔接时就是去提前学习拼音、汉字、算术等知识。

似乎学的知识越多,适应的也就越快?家长们就这样产生了更多的心理安慰,大多以为娃娃只要是学过这些知识后,肯定是可以适应小学的。

实际上,付老师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超前学习,而是将一些知识点进行糅合打碎,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体现,这样才能保证娃娃能够自然学习,而不是一股脑地灌输。

02

大班娃娃才进行幼小衔接?

大多数小班、中班家长其实对于幼小衔接关注不多,真正让家长感觉到迫切的时期其实是在孩子大班以及进入小学前的一个暑假,但其实已经“晚了!”。

付老师特别提醒,很多家长在(大班)这个时期,往往会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知识,要求孩子立马做出改变来适应小学变化,反而会导致娃娃不习惯!

对此,付老师表示,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实际是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其中包括了习惯、性格、能力各个方面。所以说,要想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才开始,需要从幼儿入园时就开始准备和规划。

03

只注重外部准备,不需要心理建设?

外部技能准备好了,还需要心理建设吗?付老师表示,非常需要!

原因很简单,娃娃只要是一旦上了小学,不管是角色还是任务都发生大变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同学都不同。所以,一定还要及时关注娃娃心理适应过程。

心理建设该咋做呢?其实幼儿园娃娃主要是从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学习,如果说非常快速过渡到书本学习、理性思考,对娃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幼小衔接应该要从娃娃身心特点及学习、生活方式出发,让衔接具有连续性和过渡性,自然延伸的效果也会更好些。”

看完了误区和问题,找到一个解决方法很关键!

团长了解到,家长们要想知道自己的幼小衔接是否做对了,只需要通过幼小衔接学生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就可以完成自评了。

自评也很简单,家长不妨看一看:

01

习惯准备

① 生活习惯(140分)

吃、喝、解便、会打扫、个人卫生、整理衣物、穿衣系鞋、节约时间

② 学习习惯(108分)

看、听、任务意识、举手表达、整理书包、课前准备、课间休息、独立作业、科学用眼

③ 交友习惯(72分)

问好、一起玩、一起学、借物礼仪、交友意识、交友行为、面对委屈、是非正义、面对矛盾

02

身心准备

① 身体发育(18分)

身高体重、视力

② 体能发展(24分)

肺活量、50米跑、1分钟跳绳、坐位体前驱

③ 心理准备(40分)

感恩、自信、期待

03

能力准备

① 语文素养(172分)

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拼读能力、书写能力

② 综合发展(66分)

专注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

③ 思维创造(60分)

数学能力、思维能力

记者了解到,这份幼小衔接学生发展综合评价系统总分为700分,由成都五朵金花教育慧衔接研发,相关板块和内容都是经过科学规划的,并且是由资深老师根据幼小阶段娃娃具体情况进行制定的,贴合幼小阶段孩子的实际。

“好多分才合格?”相关老师告诉记者,该评价系统总分值为700分,如果分值区间在300-400分左右,说明孩子的综合发展都是比较全面的,家长们不需要过分焦虑,只需要按照正常流程走,不用太过于焦虑。但是如果分值在300分以下,说明娃娃在幼小衔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一定要及时做好规划调整,以便于进入小学后出现不适应情况。

相信不少家长看完上面的测评表,心里还是会产生很多疑问?

“娃娃小动作很多,注意力不集中,到底要不要调整”

“现在还不会自己系鞋带,这个需要注意不”

“孩子有点内向,进入小学,怎么融入集体?”

这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通过测评方式都能让你对自己的娃娃有所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测评,也能够让老师、家长看到娃娃目前所存在的弱势,以便在进入小学前做好具体的调整和规划。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有很多家长觉得,到底我家娃娃具体能够拿到多少分呢?能不能线下进行实际测评呢?如果分数不合格能够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弥补呢?

没关系,现在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到我们的2021幼小衔接辅导群,我们将资深名师、资深教育记者共同加入辅导团,不管是衔接的具体操作,还是今年小学入学政策解读,任何疑问,都将在群内得到权威解答!

注:本文为推广文案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