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5 10:14
写作核心提示:
劳务分包合同书是劳务分包双方在劳务分包工程中明确权利义务、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撰写劳务分包合同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合同主体
1. 明确合同双方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等信息,确保合同主体合法、有效。
2. 确认双方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如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二、工程概况
1. 详细描述工程名称、地点、规模、施工内容、工期等基本信息。
2. 明确工程量清单,包括工程量、单价、总价等。
3. 明确工程变更、增减、调整等条款,确保双方权益。
三、劳务分包内容
1. 明确劳务分包的范围、工作内容、质量要求、施工标准等。
2. 确定劳务分包人员数量、工种、技能要求等。
3. 明确劳务分包人员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
四、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1. 明确合同价款,包括工程量清单总价、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
2. 确定支付方式,如分期支付、按月支付、竣工结算等。
3. 明确支付条件、支付期限、违约责任等。
五、工期及进度要求
1. 明确合同工期,包括总工期、分阶段工期等。
2. 确定进度要求,
劳务分包合同的认定与责任承担涉及《建筑法》《民法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需结合合同内容、履行情况及各方过错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法律分析及实务指引:
责任主体 | 责任范围 | 法律依据 |
总包单位 | 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负总责;对劳务人员工资支付负连带责任。 | 《建筑法》第29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30条 |
劳务分包单位 | 按合同约定完成劳务作业,对劳务人员管理及工资发放负责。 | 《民法典》第791条 |
劳务分包合同的认定需严格审查 资质合法性 及 合同内容界限,避免因越权分包导致合同无效。责任承担上,总包单位始终承担工程质量及工资支付的 核心责任,劳务分包单位需规范用工管理。
关键提示:
一、问题提出
案例一2018年12月19日,上海A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劳务公司”)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签订《施工劳务承包合同》,约定由劳务公司负责工程公司承包的丽香铁路站前I标独古当大桥(丽江市玉龙县境内)连续梁工程的劳务施工,争议解决约定为工程公司所在地(咸阳市渭城区)法院管辖,双方结算确认工程公司拖欠款项136万余元。此后,劳务公司委托笔者代理诉讼。经分析认为,本案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项下的劳务分包合同纠纷,应适用不动产专属管辖,同时也与咸阳市渭城区法院电话咨询求证,然后依法向丽江市玉龙县法院提起了诉讼。当时立案接待的法官却认为本案属于劳务合同纠纷,同时考虑到合同中有约定管辖条款,便让笔者去咸阳市渭城区法院立案。经笔者的耐心解释及积极争取后最终同意立案,但仍坚持以“劳务合同纠纷”中的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最后,该案在正式开庭前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且已执行完毕。疑问:为什么立案法官坚持认为是劳务合同纠纷呢?如果工程公司提出管辖权异议,那该案又该如何处理?二、概念梳理与区分意义
1、什么是劳务分包?
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5条的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其中,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本质上,劳务分包制度是为了解决建设工程领域内“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致使工程质量存在隐患,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等乱象出台的产物。劳务分包条件下,分包人(劳务公司)可自行管理,并且只对总包或工程分包人负责,劳务分包人对发包人(建设单位)不直接承担法律责任,也不需要事先经发包人(建设单位)的认可同意。2、什么是劳务合同?
劳务合同是指劳务提供人与劳务接受人依照法律规定签订协议,劳务提供人向接受人提供劳务活动,接受人向提供人支付劳动报酬的合同关系。劳务合同是非要式合同,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口头形式。在劳务关系中,提供的是具体的劳动成果,劳务提供方须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或者工具为他人提供劳务。劳务合同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劳务合同受《民法典》合同编的调整,如行纪、中介、保管、运输、承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等。狭义的劳务合同,即雇佣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在确定或不确定期间内,由一方向他方提供劳务,他方给付报酬的合同。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139号三级案由对“劳务合同纠纷”进行的概念界定可知,该条规定及本文讨论的劳务合同均应指狭义的劳务合同。3、区分的实践意义?
(1)管辖法院的差异。《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115号的三级案由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项下第5号四级案由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规定,施工分包具体又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故劳务作业分包显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整体构架下的分包,案由应确定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28 条的规定精神,应适用不动产专属管辖的规定。而因劳务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通识认为适用合同纠纷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确定管辖法院,即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2)法律适用的差异。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最高院专门制定了并颁布了相关司法解释,如果被认定为劳务合同,就不能适用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进行裁判,如《民法典》第807条规定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43条规定的实际施工人可突破合同相对性向发包人主张欠付工程款范围内责任等的规定。与此同时,如被认定为劳务分包合同,就不能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8条和第36条的规定,要求发包人、总承包人、分包人承担直接清偿责任。三、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在(2023)最高法民辖132号裁定书中认为,区分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和劳务合同纠纷,应当根据当事人之间诉争的法律关系,从当事人之间有无控制、支配和从属关系,工作场所、时间是否限定,以及工作内容侧重劳务提供还是工作成果交付等因素进行判断。河南省高院发布的《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疑难问题的解答》第14条的规定,施工班组长按照劳务合同主张权利,将发包人、总承包人、合同相对人一并起诉,并引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要求发包人、总承包人先行清偿,如何处理?答:仅作为工人代表,组织工人进行施工作业,正常领取工资获取报酬的施工班组长,不属于实际施工人,相应的诉讼不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而应属于劳务合同纠纷,可以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要求发包人、总承包人先行清偿。如果施工班组长在工程中投入和收益不限于劳动及劳动报酬,在工程项目中实际投入资金、少量设备材料和劳力,获取一定的利润,实际上属于劳务分包的实际施工人。该情形下的施工班组长依据劳务(分包)合同主张权利,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不能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要求发包人、总承包人先行清偿。最高院民事审判庭谢勇法官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系的认定》一文中认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交付符合合同约定、质量合格的劳动成果---建设工程为标的;劳务合同以提供劳务为标的,至于该劳务是否产生一个具体的劳动成果,在所不问。劳务分包合同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非劳务合同,劳务分包合同的承包人,并非提供了劳务就有权请求支付对价,只有通过组织建筑工人施工,完成施工任务,建成符合合同约定、质量合格的单位工程或者分项工程后,才有权请求支付工程款。如果劳务分包合同的承包人虽然组织建筑工人施工,但未将劳务物化为建设工程或者所施工工程质量不合格,所付出的劳动没有转化为有效的劳动成果,就无权请求支付工程款。 另外,谢勇法官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理念和思路》一文中指出,建工审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将保护建设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价值取向,保护建筑工人权益和建筑业健康发展,促进当事人诚实守信。 所以,我们也应据此原则进行分析理解。总结最高院裁判观点、河南高院的解答及谢勇法官的意见,笔者认为,区分劳务分包与劳务合同,并不以施工人是否具有劳务施工资质为依据,其核心关键点在于:(1)施工人是领取固定薪酬还是赚取一定的组织利润及自担亏损,具体可通过双方结算方式进行确认。在劳务分包场合,多以施工面积、安装数量等进行单价结算或是固定总价,而劳务合同多是以每日固定金额计取工资;(2)结算相关费用是否以施工内容验收合格为前提条件。劳务分包情形下通常是按进度支付款项,同时明确待完工验收合格后支付剩余款项,而劳务合同情形下的施工人本身并不直接关注工程质量,更多的是按工序及流程完成工作任务,以消耗劳务时间结算工资,俗称“点工”;(3)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是直接进行还是通过某个中间人。在劳务分包场合,劳务发包方通常不会直接组织及管理农民工,而是由某个班组负责人或牵头人来组织招用及管理。关于劳务费用支付,除总包代发工资之外的金额,多是该负责人或牵头人直接支付给农民工个人。四、层级分析
五、结论启示
前述疑问现可逐一解答如下。案例一,案由应确定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丽江市玉龙县法院专属管辖,当时的立案法官可能受限于对合同名称的误解,固执认为是劳务合同纠纷;案例二,如果钢结构公司依法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本案应当移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管辖;案例三,该案涉及层层分包,案由应确认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应为不动产所在地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作为实际施工人的华某无权适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向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劳务公司要求承担清偿责任,应按合同相对性规则向邦某主张己方权益。只有被认定为劳务合同关系项下华某下属的农民工个人才有权向施工总包单位或劳务公司主张拖欠工资的直接清偿责任,高丙芳虚假诉讼一案即为此例,也给我们以警示意义。总之,涉及劳务分包与劳务合同的认定前期要充分了解案情与详细查阅资料,绝对不能为追求胜诉而虚构事实,确定管辖法院后要坚定立场,不能随便被立案庭法官推辞或误导,否则后续只能徒增繁琐流程与时间消耗。参考文献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2022)苏0509民初5122号《民事判决书》。
《大成研究|浅析建设工程劳务分包与专业分包》,作者贾璐宇,公众号大成西宁办公室。
《建设工程领域中劳务分包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异同》,作者永仁县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139.劳务合同纠纷》 作者最高法研究室,公众号法律就在您身边。
最高人民法院(2023)最高法民辖132号《民事裁定书》。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系的认定》 作者谢勇,公众号人民法院出版社。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理念和思路》 作者谢勇,公众号人民法院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桂06民终1396号《民事判决书》。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2023)鲁0911刑初246号《刑事判决书》。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