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防灾减灾的演讲稿》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5 14:15

精心挑选《防灾减灾的演讲稿》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防灾减灾的演讲稿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演讲稿的主题,即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确保内容紧密相关。
2. 结构清晰:演讲稿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防灾减灾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详细阐述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和案例;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充实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防灾减灾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防灾减灾的基本概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
b.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阐述防灾减灾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如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
c. 防灾减灾的方法和措施:介绍防灾减灾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如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案等。
d. 防灾减灾的案例:列举国内外防灾减灾的成功案例,以增强说服力。
4. 语言表达:演讲稿应使用简洁、明了、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使演讲更具感染力。
5. 逻辑严密:确保演讲稿的逻辑严密,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有明确的联系,避免出现前后矛盾

人民网评: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不能忘却,十三年前的5月12日,一场8.0级地震撼动神州。地动山摇,残垣断壁;万物灰寂,生死离别。人们为在汶川地震中逝去的同胞哭泣,也为抗震救灾凝聚起的伟大精神感动。那一瞬间,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民心中,一刻就是13年,以及永久。

有些记忆永远无法抹去,有些记忆只有被记住才能警钟长鸣。为此,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为了必须走好的前路,这样一个特殊日子,就是要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更加重视防灾减灾,才能更加努力减少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

灾难发生在过去,更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在未来。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就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当前,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地震地陷、大风扬尘、暴雨洪水等,严重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前不久,江苏南通遭遇冰雹和大范围强雷暴大风等极端灾害天气,导致1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灾,令人痛心揪心。

一次次灾害警示我们,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永远在路上,要有敬畏心;一次次惨痛经历教育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势在必行,要有行动力。只有如此,面对灾害风险,方能做到尽早防范、尽力化解,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防灾减灾,不是一时行动,而要长远谋划。应该看到,防灾减灾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并非灾情来时“冲上去”、灾情去时“退下来”。做到防灾于未萌、处置于瞬时,就要常态化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紧盯各类重点隐患区域;就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就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就要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更重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真正把安全发展理念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事实证明,我们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只要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就能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5月12日,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13年前骤然消逝的灵魂,更是强大自我、矢志前行的力量。如今,人们在神州大地上看到的都是坚强、智慧且充满希望的生机,如同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

从我做起,防灾减灾;全民行动,共护安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定会不断提高。

2025年防灾减灾日国旗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

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这一日子承载着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时刻提醒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

自然灾害是人类难以避免的挑战,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这些灾害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尽管我们可能不会频繁遭遇重大灾害,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安全问题也绝不能忽视。比如,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湿滑地面可能导致意外摔倒,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提高防范意识,是保障我们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防灾减灾:

第一,注重运动安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身体各部位得到预热,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过程中,要遵守规则,避免激烈的身体碰撞,防止撞伤、扭伤或其他运动伤害。

第二,遵守校园通行秩序。上下楼梯时,务必靠右行走,轻声慢步,不推搡、不拥挤。有序通行能有效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大家在校园内的通行安全。

第三,学会冷静处理矛盾。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当遇到矛盾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沟通交流、寻求老师帮助等合理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因冲动引发肢体冲突等伤害事件。

第四,学习灾害应对知识。主动学习各类自然灾害及常见意外事故的应对方法。比如,了解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报警、使用灭火器以及疏散逃生;知晓地震来临时,在室内和室外分别该采取怎样的避险措施......

——暂无阅读权限——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