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6 04: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坚持每天学习古诗《塞下曲》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坚持每天学习古诗的意义和感受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古诗的学习对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等。
2. 突出古诗特点:在作文中,要突出《塞下曲》这首古诗的特点,如诗中描绘的塞外风光、战争场景、英雄气概等。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古诗进行解读。
3. 结合个人经历:在作文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学习古诗的感受和收获。例如,在学习《塞下曲》的过程中,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逐渐领悟诗意的。
4. 展现学习成果:在作文中,可以展示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成果,如对古诗的背诵、理解、鉴赏等。可以举例说明自己在学习《塞下曲》时的收获,如对王昌龄的生平、诗歌风格等的了解。
5. 体现坚持精神:强调坚持每天学习古诗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内心世界等。
6.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优美、生动,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一般
坚持每天学习古诗,今日学习的是:王昌龄的《塞下曲》。
塞下曲唐代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成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 (698年-757年),别名王江宁,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人称“七绝圣手”,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调氾水县(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尉,后谪岭南。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任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再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之乱中,回乡途经亳州(今安徽亳县),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古诗正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解释:给战马喝足水喂饱料,渡过秋水开赴边塞。水寒侵骨,疾风如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解释:茫茫沙漠,西沉的夕阳还没有隐没,暮色中远望临洮朦朦胧胧。)
昔日长城战,成言意气高。
(解释:昔日长城争战频繁,将士气概高昂可歌可泣。)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解释:从古到今,黄沙滚滚弥漫长城内外;遍地遗骸,荒草丛中处处杂陈。)
赏析:
王昌龄赞赏边塞健儿的保家卫国,但对于无谓的战争、好大喜功的杀伐则有异议。
王昌龄在这首诗里写了一次战事:唐将薛讷、王唆带领兵马,饮马北方河边,转战北方疆场。“水寒风似刀”写出了征战生活的异常艰辛。他们在大漠尘沙中出生入死,攻下了临洮。“黯黯”二字可见战后临洮的肃杀。
凯旋的将士们都意气风发,充满着胜利的喜悦。但是,大家可曾知道,自古及今,黄尘堆里、蓬蒿丛中,有多少战死者的累累白骨啊!
“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些将领,好大喜功,无视战士血肉,大肆攻掠,这种做法是该褒赞还是该贬斥的呢?
诗人不一定实指那场战争而予批评,但诗意是很明白的:他不赞成那些无谓的征战、无谓的杀伐。
注释:
平沙:大沙漠。
临洮:今甘肃岷县境内,地临洮水而得名,泰长城西起点。
足:充塞。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