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1 10: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名著读后感的450字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确定你要写的名著,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是关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写作手法等方面?
2. 突出重点:在有限的字数内,要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抓住重点进行阐述。避免泛泛而谈,力求深入浅出。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名著的作者、背景和内容;主体部分重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进行总结和升华。
4. 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累赘; b.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c.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5. 观点独特:在众多读后感中,要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就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对名著中的某个情节、人物或主题进行深入挖掘; b. 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感悟,谈谈对名著的理解; c. 对名著中的观点或手法进行评价和反思。
6. 引用适量: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名著中的经典语句或段落,以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的适量
编者的话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段特别的旋律,那旋律中有浓浓的家国情,有温柔的母爱,有纯真的友谊。在这飘荡着歌声的红五月里,让我们一起听听孩子们歌声中的故事。
敢问路在何方
——读《西游记》有感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11)班 王睿婕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以奇幻的笔触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历程。翻开这部经典,我们不仅被书中瑰丽的想象和跌宕的情节吸引,更能从师徒四人的身上汲取人生智慧。他们历经磨难,最终取得真经,这背后是勇气、智慧与信念的完美融合。
孙是《西游记》中最耀眼、最智慧的角色。他神通广大,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本领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他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到被压五行山下的忍辱负重,再到保护唐僧时屡遭误解仍不离不弃,孙逐渐学会了责任与担当。这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武艺超群,更在于面对困境时的坚守与成长。
唐僧作为取经团队的核心,看似柔弱无能,实则有着坚定的信念。他明知前路艰险,仍毅然西行,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令人动容。唐僧的信念如同灯塔,指引着团队穿越重重迷雾。这启示我们:无论遇到多少诱惑与挫折,坚守内心的信念与善良,方能行稳致远。
猪八戒以憨厚朴实的形象和贪吃懒惰等缺点成为书中的“喜剧担当”,但他也有闪光之处。比如,他有很多来自生活的智慧,是整天腾云驾雾的孙所不具备的。而沙僧则像一片沉稳的绿叶,默默承担挑担等琐事,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他们让我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即使看似平凡的付出,也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基石。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神话小说,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实则是在与自己的心魔斗争。孙的急躁、唐僧的固执、八戒的贪欲、沙僧的沉默,都是他们必须克服的弱点。而最终他们修成正果,印证了“心魔尽除,方得真经”的道理。
这让我联想到现实中的学习与生活:每一次克服拖延、每一次直面挑战,都是向“真经”迈进的一步。正如歌中所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才能实现愿望。
荐读教师 董新宁
近期征稿主题
保护环境,有我一份
地球是每个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你参加过的环保活动中,哪一次印象最深刻?请详细记叙事件经过和心得体会。
截稿日期:2025年5月22日
昆虫记
你喜欢昆虫吗?是不是也像法布尔一样,通过仔细观察“虫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快来分享你的昆虫观察笔记吧。
截稿日期:2025年5月29日
我是大作家
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散伙了吗?哈利·波特的孩子长大后又会发生哪些事?如果你觉得读完名著还不过瘾,那就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名著、名篇续写新篇章吧。
截稿日期:2025年5月29日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感谢您参加北京日报《小苗》的作品征集活动。
为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活动环境,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来稿请投至
邮箱
xiaomiaozhoukan@163.com
或微信小程序
https://xuejing.takefoto.cn/xmzk/#/home
邮箱投稿标题请注明征稿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小程序投稿请按要求填写。
文字类作品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以word电子版形式提交。图片类作品以绘画、书法作品为主,JPG格式,单幅不超过3M。视频类作品需竖版拍摄,MP4格式,单个作品不超过100M。
北京日报《小苗》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作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小苗》编辑组2025年4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小苗
编者的话
植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愉快玩耍时,它创造着美与爱的故事;情绪低落时,它带来积极乐观的力量。在呵护花草树木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感悟着成长和做人的道理。
情暖旧时光 志启新征程
——读《朝花夕拾》有感
三十九中初一(1)班 任冠
当我翻开《朝花夕拾》,仿佛随着鲁迅先生的笔触,穿梭于时光长河,重拾那些或温暖或深沉的记忆碎片,于旧时光的温情中汲取力量,审视当下生活的意义与方向。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在寿镜吾先生的三味书屋中,年幼的鲁迅跟随先生摇头晃脑诵读经典。寿镜吾先生的严苛与慈爱,同学间的嬉戏打闹,对知识的最初渴望,都在这古朴的书屋中孕育。这让我想起课堂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每一位老师都如明灯,照亮我们求知的道路,启迪着懵懂的心灵,知识的传承与师生情谊的温暖,从未因岁月变迁而褪色。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的欢乐宝藏,那里有长吟的油蛉、弹琴的蟋蟀、紫红的桑椹、高大的皂荚树,还有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传说。在乡村田野间奔跑嬉戏,探寻自然奥秘,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乐趣,亦如我们在初中生活中对校园角落的探索,生物课上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的新奇,体育课上奔跑在操场感受风的自由,都源自对生活与自然那份纯真的热爱。这种热爱,是繁重课业压力下的心灵慰藉,让我们懂得珍视身边平凡事物中蕴藏的美好,在自然的滋养中找寻心灵的栖息地。
然而,《朝花夕拾》并非只有温情脉脉,更有时代洪流下的深沉思索。鲁迅父亲的病遭遇庸医,展现出旧时代的愚昧;无常戏中百姓对公正的质朴渴望,映射出旧社会的不公;在日本仙台求学期间遭遇的“匿名信”事件,反映出国弱被歧视的耻辱。鲁迅从他的种种经历中获得坚毅前行的力量,我们也应向他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难题,要钻研探索;目睹社会不良现象,不能麻木,要立志以所学去改善世界,为生活注入积极担当的精神底色。
合上《朝花夕拾》,那些鲜活的人物、难忘的场景仍在脑海回荡。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初中生活的笑与泪、成长与烦恼,更像一盏灯,引导我们珍视过往、拥抱当下、憧憬未来。我们应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对正义的执着,走向充满希望的新征程,让生活的朝花在岁月中绽放永不凋零的光彩。
近期征稿主题:
电影总动员
假期和新春佳节少不了亲友聚会。你喜欢和家人、好友一起去看电影吗?谈论一部你最喜欢的故事片或纪录片,蛇年最新的贺岁影片、让你记忆犹新的老电影、动画电影都行。请重点阐述你喜欢的剧情片段和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截稿日期:2025年1月24日
跟着课本去旅行(征文、绘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期也是出游的最佳时机。语文书、历史书、地理书等课本里提到的景点,你都去过哪些?选一个让你印象最深的,说一说它的美好之处吧。
截稿日期:2025年2月6日
再见,拖延症
阅读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如何告别拖延症、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难题。你在进行时间管理时有过哪些成功、不成功的经历?从中获得了什么经验或教训?请说一说吧。。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感谢您参加北京日报《小苗》的作品征集活动。
为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活动环境,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来稿请投至
邮箱:xiaomiaozhoukan@163.com
或微信小程序
https://xuejing.takefoto.cn/xmzk/#/home
邮箱投稿标题请注明征稿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小程序投稿请按要求填写。
文字类作品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以word电子版形式提交。图片类作品以绘画、书法作品为主,JPG格式,单幅不超过3M。视频类作品需竖版拍摄,MP4格式,单个作品不超过100M。
北京日报《小苗》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作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小苗》编辑组2025年1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小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