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1 11: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德语课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德语课的学习经历、感受和收获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德语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教师指导、课堂氛围等。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德语课的学习背景,如课程名称、上课时间、任课教师等,引出下文对学习心得的阐述。 - 主体:详细描述自己在德语课上的学习过程、收获和体会,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学习方法:总结自己在德语学习中运用到的学习方法,如语法学习、词汇积累、听力训练、口语练习等。 b. 学习效果:对比学习前后的变化,如发音、语法、词汇量等方面的提高。 c. 教师指导:分享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以及对自己学习的影响。 d. 课堂氛围:描述课堂氛围对学习的影响,如同学之间的互动、教师的授课风格等。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自己在德语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通顺,表达清晰,避免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大家都说,法语是说给情人听的,德语是说给敌人听的。德语也长期以来以其复杂难学著称,在此我将自己学习德语过程中(共八个月)的一些经历做简单的称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一定要积极发言
我们一共从A1学到了B1,选用的教材是交际德语系列,在去年年底通过歌德学院B1考试并且能够比较流利的进行德语对话,下面我分阶段给大家介绍一下:
1 语音阶段
德语的语音与拼写基本上呈现线性关系,所读即所见。掌握好发音,尽量做到发音标准,将会在后续的背单词的过程中展现巨大的优势。另外,德语字母及音素与英语相似程度高,因而语音学习阶段容易与英语混杂。在学习德语打基础阶段,建议新同学们重视德语语音课程,严格按照老师讲授的发音和规则练习,那么在后续的德语学习过程中语音水平就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循序渐进、水涨船高式的进步。即学的越多,语音越贴近德语发音。
2 A1阶段
A1阶段学习的都是基础词汇和简单回话,语法知识相对较少,只要记住动词第二位和情态动词的汉堡包结构(情态动词第二位,实意动词最后一位)基本上就可以应付,其进度是四天学习一课,每课结束后都有简单的测验(听力是难点),在每个Station之后有个单元测验。由于该阶段的词汇相对而言都是高频基础词汇,希望大家对这些词汇要熟练记忆并应用。
3 A2阶段
A2阶段,开始逐步学习语法知识,而且词汇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充,该阶段的词汇也非常重要,也基本上是基础高频词汇,大家应该尽量掌握。其中形容词词尾变化部分难度较大,由于涉及到性数格,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难度较大。关于德语名词的中性,阴性和阳性,大家应该尽量按照规律记忆,能记多少记多少吧,毕竟时间有限,应该合理分配,实在记不住就猜吧,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动词和介词的搭配也需要记忆。如 sich für A interessieren, sich an A erinnern 等,在口语考试中如果能够用到的话将会成为加分项。
4 B1 阶段
B1阶段相对于A2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1 词汇量明显增多,尤其是考虑到前缀加上之后,许多词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我们所选用的教材的单词书非常实用,唯一缺点就是没有标注动词是否是及物动词。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应该举一反三,动词名词形容词一起记,效率会比较高。2 听力部分语速明显提高,内容也开始饱满。实际上我们考试时候的听力语速比书上的还要快,所以大家在听力上要多下一些功夫。此时的文章也越来越复杂,语法知识也逐渐丰富。
认真备考
A2 和 B1 备考及天津考试
在A2 学习完之后到天津参加一次考试,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各25分,会列出单项分数,总分通过60分及格。各部分整体而言较为简单,一篇短信,一篇邮件,写作部分只要按照老师的辅导进行认真学习,基本上都在20分以上,许多人会得到满分。口语部分A2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抽取四张卡片,针对卡片上的单词提四个问题,第二部分也是一张卡片,一个主题,围绕给出的四个单词讲几句话,讲完之后考官会提一个问题,第三部分是和考试伙伴一起约一个Termin,也比较简答。
B1 考试
B1考试也分为四部分,但是单独计分,要求各部分全部通过60分才可以。阅读部分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听力部分偏难,写作基本和平常练习大致相当,只要大家在平常写作过程中认真备考,及格肯定没有问题。写作共三篇,一篇邮件,一篇议论文,一篇小邮件。其中第二部分议论文相对难写,写作的难点是合理分配时间,我一般是先写第三篇,相对简单,再写第一篇,最后写第二篇。口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约Termin, 第二部分关于一个题目做一个简短的演讲,随后接受考试伙伴及老师的一个问题并进行做答。整体难度一般,只要认真备考,均没有问题。其中做演讲时基本套路是个人经验,优缺点(2条优点1条缺点即可),自己的观点,感谢。大家需要对一些常见的题目总结出1-2条优缺点,以防止临时出现卡壳现象。
一些简单的心得体会
1 关于阅读,阅读部分是我们的强项,无需赘言。阅读的基础是词汇,只要大家的词汇量过关就没有任何问题。
2 写作部分,写作备考可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A2的写作较为简单,只要认真学习老师们给的模板,及格肯定没有问题,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大家一定要对模板进行转化,每篇作文老师总会给出2-3片模板,大家应该按照三篇模板,总结一个自己写着舒服的套路,并且,不要仅仅局限于背诵或者熟读模板,一定要抛开模板自己写一写,把模板中好的东西转化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B2作文难点是第二篇,时间较为紧迫,第二部分大家应该在保证能够写完的基础上尽量写好。考前大概有10篇备考练习,大家应该写上完整写4-5篇,并且要掌握好时间分配问题。口语和写作有部分相通,可以一起准备。
3 听力部分,听力部分一直以来是难点,天津考试的考点音响设备效果较差,杂音会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家的发挥,在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心态,其实漏听2-3个也肯定能及格。在日常课程中会有许多听力,上课集中注意力,做好听力,课后练习分为精听和泛听两部分,精听应该以课本听力作为重点,做到能够把课本原文中的关键的点都听出来。泛听部分建议就听听单词书,看看单词是否都认识,帮助记忆,同时单词后面的句子其实也是可能上的原文,帮助复习或者预习文章。
4 口语部分 口语是大家最难受的部分,也是大家最不用担心的部分(非常矛盾)。口语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很难短期突破,所以需要大家突破自我,大胆的说出来,脸皮厚一点,语音语调不标准也没关系,亚洲人学外语语调一般都有问题,但是基本上不影响理解。当然语调能好还是尽量好一点。站在提高口语的角度,大家应该尽量找水平比自己高一点的同学一起练习,通过练习让他帮助纠正错误,模仿和学习一些好的表达,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通过练习,还可以将一些常用语变得极其熟练,对于考试来说非常有用。其次,在课堂是尽量多发言,造句和复述课文,不用担心复述不下来,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慢慢的就能从由多到少,由错到对。其实不是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只要能够记住几点,老师们和同学们都会提示你,你要做的就是站起来,挑战自我。
学习德语,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两点是词汇和语法,词汇方面,最重要的是日常基础词汇,一定要记牢用好。虽然老师们都非常反感大家查单词书,但是我还是认为词汇书挺实用的,有且是在基础词汇方面。一个好消息是学,英语许多词汇和德语是一样的,而且很大一部分英语词汇都是高级词汇,在后面的学习中非常有用。语法反面,德语语法较为复杂,需要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次记准确,平常通过口语和写作练习巩固语法,就能保证考试顺利通过。
最后,还想和大家分享一点小小的感想,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但说时候,个人认为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会让你从快到更快,例如听广播,看德语电影等。但是基本功的训练,其实没有太好的办法,基本上都是硬练出来的,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寻找突破,其实这后面都需要量的支持,才能达到量变的突破。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网上许多方法大家也很难结合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希望大家多花一点时间认认真真的背背单词和语法,多和同学一起练练口语,把简单的话说熟练,把复杂的句子说正确,注重量的积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如果大家的目标是通过考试,那只需要上课好好听,积极参与,通过考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想学好德语,那就需要自己在课后多花一点功夫。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学好德语。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跟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商业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外语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糊口、工作中必修的课程,每个人因为涉足领域的不同、学习目的的不同、春秋的不同,天然学习的侧重点也迥然不同,但不管如何,每一个人都得从最基本的语音及语法学起。因此,我想借此园地与初学者交流一点我的学习体会。
我学习的语种是德语,它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语言,用瑞士作家海因里希.费德勒尔的话说:德语是“茂密而神秘”的“原始森林”,”其中没有通途大道,只有阡陌小径”,一不留心便会“消失在丛林”之中。德国诗人海涅也曾喟然长叹道:“我们这些可怜的德国人——用第三格和第四格来互相折磨。”这种比喻可说是恰如其分。置身其语言环境之中的人尚且发出如斯感触,更何况我们这些置身于语言环境之外,错过了学习语言最佳春秋的外国人呢?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从一开始就要收视反听,心无旁骛,花功夫把基础打扎实,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只要求“懂”,而不要求“熟”,而后,要温故知新,持之以恒,万不可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既铺张了时间,又会使学习者的爱好大打折扣。
德语的难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语法点多。第二,词形变化多,句型复杂。名词、冠词、形容词的性(阳、阴、中性)、数(单、复数)、格(一、二、三、四格)的变化以及动词变位(按人称、数、时态以及叙述方式(直陈式、虚拟式、命令式)进行的变化。)也就是德语中所说的“变格变位”。但是,德语又是一种结构严谨,规律性很强的语言,与我们接触甚多的英语比拟较而言,它的特点是先难而后易,越学越简朴。所以,我们多花一些“磨刀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指读单词、读句子、读范文。要大声的读,旁若无人的读。德语的单词不仅有单、复数之分,还有阴、阳、中性之分。而这种词性只能去机械记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件头痛的事情,但我们只有无数次的被动的接触它,反复的去读、去写,并且主动的去使用它才能够把握它。譬如说,当你拿到一篇范文,你首先要把握其中的生词,即它的词性、单数、复数,词义。然后是语法和句子结构。
在把握了这些基本的概念之后,可就范文的内容进行自问自答训练“说”了,有前提的话,最好结伴训练。将句子中每一个能够替代的成份都用另外的一个词去替代,这样既训练了句子的结构又认识了课文中的词汇。再将范文的内容或大意进行叙述,这样既加深了对范文的理解,把握了词汇的基本用法,尤其是句子“核心人物”动词的基本用法,又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由于糊口中的语言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词汇,它是由句法结构、语言环境、上下文等等所组成的相互依靠、相互配合的整体,因此在学习中掌握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轻易犯这样的错误,就是用我们母语的思维把外语的一个个词汇与母语进行对号入座。而这种逐一对应的关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在你的句子中没有泛起任何的语法和词汇的错误,但人家就是听不懂,由于我们违犯了人家语言自身的规律性。我们在叙述事情的时候要想方想法用自己所把握的词汇和句法去造句,不要总想着用自己还不能说或者还没有把握的词汇去生搬硬造。当然我并不是说,在说的过程中顺便学几个词有什麽不好,我只是说一种学习的方法,由于你在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不可能总带着一本字典,或者像是在课堂上做训练一样。语言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本身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等等,它是一种文化。因此,要想把握一门语言仅仅依靠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教科书当中的范文所含盖的只是典型的语言现象和基本的词汇,只是提供应我们一个学习语言的基本工具,而要想使语言丰硕、表达隧道就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譬如小说、报纸、报刊、杂志等等,利用一些生动的故事情节,复杂多变的社会糊口、人物对话等等鲜活的东西来充分调动我们的学习激情,多方面、多角度的去学习和吸收语言的精髓,这样便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学会良多东西。
在读与说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听力的训练,听磁带,听广播,看电视、片子、录像,不仅要听得懂,最好要随着把整个句子复述下来,由于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学会说话。还有就是,在德语的发音中,长、短音的区分是初学者比较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发不好很轻易把词汇搞混。所以多听是学好德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即使在开始的时候因为语言整体水平所限,词汇量少缺以及语速的影响会感觉到吃力,有时可能有整句话,甚至整段话都听不懂得情况泛起,只要坚持不懈的、反复的去听,日久天长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步。
然后可以将你所耳闻目睹的糊口中的点点滴滴以日记的形式记实下来,用你大脑中存储下来的生动的句子,隧道的表达写写小短文、读后感、随笔等等,或者和同学和外国朋友互通讯函,这样在交流中使知识得到应用与拓展,又在交流中得到进步。在大量的语言功底积累之下,再碰到需要翻译的内容,就能信手拈来,下笔如神助了。
总而言之,要大胆勇敢的说,耐劳的练,努力的听,不断的写,不要害怕犯错,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译者”。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会学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