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00: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西方电影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影体验:首先,要详细描述自己在观看电影时的感受,包括对剧情、角色、导演、演员等方面的评价。可以谈谈哪些情节让自己印象深刻,哪些细节引起了共鸣。
2. 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情、友情、家庭、社会、人性等。可以从电影中提取出几个关键主题,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阐述。
3. 文化差异:探讨电影中所体现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电影的影响。可以分析电影中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
4. 角色塑造:分析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心理变化等。可以结合角色在电影中的表现,谈谈自己对角色的看法。
5. 导演手法:探讨导演在电影中的表现手法,如镜头运用、色彩搭配、音乐运用等。可以从这些方面分析导演如何通过视觉和听觉元素传达电影的主题。
6. 影响与启示:谈谈电影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如对人生的思考、对价值观的反思等。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谈电影对自己的启发。
7. 结构安排: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引言:简要介绍电影的基本情况,如导演、演员、上映时间等。
(2)观影体验:描述自己在观看电影时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又在北美上映啦!
也许有的小伙伴要纳闷了,《哪吒》不是2019年8月已经在北美上映了吗?
没错,只不过那次是普通话加英文字幕,而这一次进行了全新的英文配音。
此前对于电影第一次登陆北美的预告翻译,就引发广大网友的脑洞。
像哪吒的金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该怎么翻译,有网友还根据不同的人物语言风格,给出了哪吒和敖丙两个版:
哪吒: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敖丙: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最后在重配音版预告片中,我们看到这句话的翻译:
“Cause It is not the boss of me! I am the master of my destiny ! ”
实际上,由于《哪吒》的中国票房50.13亿人民币足够给力,最终影片全球票房高达7.26亿美元,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非美国动画电影。
同时北美票房表现也不错,2019年8月上映后,北美最终票房近370万美元,位于2019年度588万美元的《流浪地球》和375万美元的《叶问4》之后。
这一次,重配音版同样由Well Go USA公司发行,已于2020年1月31日在洛杉矶、纽约、休斯敦、多伦多、渥太华等13个城市的影院上映。
截至目前,《哪吒》得到了烂番茄新鲜度为87%,爆米花指数98%,IMDb7.7分的成绩,也是近几年IMDb上得分最高的国产动画。
想知道国外影迷怎么看待《哪吒》?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卫报》的卡思·克拉克给了好评,但评论言语中透着点不满:
“我很享受这个恶魔横行的世界带给我的陌生感,但这是一场碰运气的游戏。”
《洛杉矶时报》的评论家迈克尔表示:
“就在所有眼花缭乱的视觉之下,传达了一种激动人心的赋权内涵。”
还有的评论家也说:
“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正在与皮克斯或迪斯尼竞争。”
动画界可以皮克斯叫板?这个评价可以说是很高了。
可以看到,对于并不熟悉中国神话故事的外国观众来说,《哪吒》开拓了一条别开生面的新路。
除了视觉特效外,很多国外观众都特别喜爱太乙真人的飞猪。
“太乙和他的飞天猪实在是太可爱了。”
“一只神奇的肥猪被用作回放视频播放器,它的鼻子被用作倒带和转发功能,这部电影很有创意,有一些荒谬的幽默。”
连“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星悦也被它征服。
老外竟然纷纷被飞猪戳中萌点,想不到吧~
不过讲述自身文化的电影也是把双刃剑,我们也必须正视在一向严苛的专业影评网METACRITIC网上《哪吒》仅有54分。
许多影评人指出了影片的不足之处,有的说道:
“电影中传达得很好一部分:培养胜过自然;控制自己的命运。但要达到目的,你必须经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民间传说,其中没有一个为小白做了真正的解释。”
其实,对于熟悉哪吒前因后果的中国观众来说,可以非常迅速地进入电影设定,不过陌生的外国观众确实很容易看得一头雾水。
对比起像皮克斯讲述墨西哥亡灵节的《寻梦环游记》,宫崎骏老爷子一系列有关日本传统文化的电影。
目标观众主要是是中国观众的《哪吒》,在考虑文化区隔向世界传达中国故事的野心和能力都稍显不足。
这也正是重配英文版的意义所在吧。
当然,指出不足的影评也有不少,有从《哪吒》的设计风格给出意见的:
“电影从未找到一种统一的人物设计风格,就好像最近中国动画片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设计是外国影响的大杂烩,如果没有自己强大的视觉形象,它将永远无法在国内之外吸引更多的观众。”
犀利指出许多中国动画强烈的日漫、美漫风,仔细想想就算是被认为中国风浓烈《大鱼海棠》,里面虽然有福建土楼等建筑,但画风确实比较日风啊。
其实,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作为欧风美雨浸淫下的后起之秀,许多电影尽管传达了中国故事,但动画风格却不够中国。
曾经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大闹天宫》《九色鹿》等的辉煌不必再提,今日像《大护法》、“中国唱诗班”的一系列动画短片或许是努力的方向。
此外,还有对于哪吒人物成长太快,欠缺成熟转变过程的评论:
“唯一的问题是《哪吒》的人物弧线有点冲到了尽头,在两个场景中,他几乎从完全不成熟和鲁莽到成熟和谦卑。”
实话说,在《哪吒》的高口碑之下,是极为有限的世界影响力。
就拿烂番茄网收录的影评文章来说,《哪吒》仅有15篇评论,而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已有100多篇,比中国影史前三的《战狼2》《哪吒》《流浪地球》三部电影的影评数之和还多。
除了文化隔阂以外,宣发预算不够给力也是原因之一,导致《哪吒》国外上映也只是瞄准华人群体。
面对《哪吒》中国影史票房第二的成绩,已经足够说明它的优秀,参考国外的评论不是为了贬低它的价值,而是让我们批判地接受意见与建议,更好地走向世界。
不要让它变成“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的游戏”。
青石电影编辑部|晨晨
人生是一场终究会告别的旅途,生死别离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
当你的至亲即将离开你,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与他告别?每个人都会有和自己的选择。
《别告诉她》这部席卷北美和国内的亲情电影,讲述了一个子孙都常年在海外的中国奶奶得了癌症,全家人决定用一场喜宴做借口,全部归国与老人家告别的故事。
然而,深受西方文化洗礼的孙女对家人的隐瞒持深深的怀疑。白色的谎言里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色彩,但其中饱含的爱意不曾改变。
首先中西方拥有不同的养生理念
电影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小细节,就是奶奶特有的东方养生锻炼方式:中气十足地出拳并发出响亮的“哈”声。
陪伴着奶奶锻炼的孙女比莉对老人家的锻炼方式表示很不理解。可见这在她生活的国外是罕见甚至绝迹的行为。面对奶奶一把年纪还坚持上下楼的爬楼梯行为,更是面露担忧。这便是中国人深植骨子里的吃苦精神。
如果在西方一定是骨骼、肌肉等分析理论,但中国人讲究的是生活里的那口“气”。精神力在无宗教意识的中国人心目中是很神圣的。虽然比莉无法完全理解,但是最后她响亮的喊出“哈”时仿佛从奶奶那里获得了生活的勇气。
不同的谋求生活理念
来到中国,“饭桌文化”是逃脱不掉的洗礼。比莉的姑姑询问比莉在西方赚取一百万美元需要多久。比莉:需要很久。这引起了姑姑的调笑,继而发表了一堆“金钱至上”的理论。
而比莉的母亲则以教堂神父给比莉提供免费弹琴机会来反讽姑姑。以示西方国家淡泊钱财,不过这里比莉指出西方国家也有枪支、宗教等严重问题待解决。
这是一场关于谋求怎样生活的争辩,看似是两种文化里对金钱的态度,其实更深处折射出的是个人的价值实现不同方式。
首先是东方的个人总带着牺牲的色彩
东西方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理念,其实折射出的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不同观念。
东方色彩的文化里,充满着个人牺牲精神,他们用牺牲自己成全家庭乃至社会来获得人生的肯定意义。
中国的历史里便拥有一连串的牺牲故事: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王等。为了成就大业可以舍掉自己的孩子和性命。
恰如《礼记》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理论。一个人的功绩全在牺牲中体现。所以奶奶很是孤苦,也要为了成全子女们的事业选择一个人固守长春,孤独守候。
而当比莉询问她过得好不好,也永远是一副喜气洋洋不露悲伤的语气。当比莉觉得不妥想告诉奶奶时,他的伯父训斥她这是自私的行为,全家人隐瞒她是为她共同分担压力。奶奶与所有人都选择用牺牲去成全家庭的安稳美满。
西方理念里个人价值是绝对的
然而西方国度,个人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自身的价值权益是绝对不容许受到侵犯的。
所以,西方文化熏陶下的比莉始终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要撒谎。撒谎是不对的,是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剥夺了奶奶的知情权,这在国外就是在侵犯人权。
所以比莉的质疑与不快很好理解,越是看到奶奶一副欢喜的样子越是痛苦。
喜宴在国人眼中代表“新生”
比莉最终妥协,与大家一起配合演出,虽然有种种质疑,但是她是明白的。
她和奶奶虽然血浓于水,感情甚笃。她们的思想价值观是不同的,从她看到的各式各样国人的思考与生活方式里。中国人有“冲喜”的说法,人们相信在热闹的喜宴氛围里可以冲淡不幸与疾病。所以喜宴是是绝佳的团聚借口亦是长辈们为奶奶安排的一副良药。
其实喜宴更代表一种“新生”。结婚生子家庭承袭代代相传,这里面承载的是生命力,更是奶奶对先人的交代。
故此,奶奶欢天喜地为孙子的婚宴费尽心思容不得半点马虎。其中一道菜品从龙虾换成了螃蟹,便让奶奶生气异常。或许西方人眼中这只是一种铺张与炫耀,其实无论中式还是西式的婚礼形式,都是对“新生”的迎接礼仪。完成如此重要的礼仪,会让奶奶获得生的力量与勇气。
以缄默减轻悲伤
当比莉对姑姑提出向奶奶说出真相时,姑姑只是漫不经心地到这会让大家多悲伤。
这令比莉大惑不解,难道不说出来就不悲伤吗?
悲伤肯定是无法消除的,只是换在人们故去之后再表达。
因为如果在世时候就表达,那悲伤就会不停地感染,除了让身边人难过外,更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东方的家庭理念很重,病重者始终都是将自己与家庭捆绑在一起,没有人能够做到在离开时彻底放下,生者能做的就是用缄默表现自己的坚强,让对方放心。
西方的个人注重个人理想和理念,所以比莉才会想告诉奶奶,她担心奶奶会有未完的心愿,会因为不能好好告别而遗憾。在东方世界观的奶奶无论道别多少次都会舍不得家,舍不得她的子孙,舍不得比莉。所以众人用缄默营造欢乐轻松的气氛用来稀释悲伤。
更重要的是在东方个人永远属于家庭
在西方国家里,孩子满18周岁,父母对子女便没有了抚养的义务和责任。这是法律规定的,人们也如此遵守着。
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对于他们会分离这点早已打过预防针。并且这样的设定,也让父母少些担忧,子女亦学会面对社会去独立。独立自主是他们必定要走,也势必会传下去的观念和法则。这里充分讲究了人权,给了每一个人想要的自由。不讨论感情的得失与教育问题,这便是西方的态度。
然而在东方尤其在中国,永远都没有切割的那天,除了死亡。
虽然也有各自缘由走上断绝关系路数的,但在中国大环境中属于极少数。无论感情好坏,维持家庭的安宁美满是传统。不然个人便会与身边人格格不入。
每一个人都是编织家庭的丝线纽带。每个人都是属于家庭的,要为之努力亦要为之牺牲。当然也会受到家庭的庇护和宽容,所以家人选择为奶奶共担压力,奶奶亦对孩子无尽包容。这是东方特有的爱的表达方式。
当然同样的面对家庭力量,个人的行为也是要受到家庭裁决与审判的。电影中对这方面的细节表现很多。
譬如,奶奶教导比莉一定要大大方方不要扭扭捏捏,因为比莉是代表整个家庭的。
但是在比莉眼中每个人按照自己喜欢状态就好,不过为了让奶奶欢喜,她努力扮演自己的家庭角色在喜宴上热情周到。
当她与奶奶的主治医生交流时,医生告诉她自己家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是选择了缄默。
当比莉提出如果对方有想做的事怎么办?
医生只是表示如此短的时间,如果能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渡过是很值得的。个人生命最后的时间何其宝贵,但是出于个人与家庭情感的纠葛,最终也只能让步。
尤其当比莉知道奶奶当年也是采取同样的隐瞒方式对待爷爷时,比莉最终选择了释怀与支持。
虽然她始终觉得,隐瞒会造成伤痛与遗憾,因为家人为了她学业的考虑没有告知她爷爷的事,导致她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那些曾经美好的回忆与时光因此会常常刺痛她的心。
但她知道奶奶很爱自己,也很爱那个早早离去的爷爷。如果这是她选择的方式,那么她肯定是尊重和接受的。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吟》
最后奶奶在送别比莉一家时,虽然保持从容和微笑,但是她的手一直扶着车。无尽的不舍归于沉默,汇成迟迟不肯离去的身影定格在送别的路口。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家人对奶奶的白色谎言。其实最开始说谎的却是奶奶,她在医院检查却不愿告诉比莉自己的处境。她不愿意身边的人为她担忧,虽然中西方文化中存在诸多差异与互相之间的误解。
但是生死离别都是逃脱不了的,而化解世间悲痛的唯有爱。
爱可能会有各种表达方式,譬如一个美丽的白色谎言。无论哪一种,只要心中有这份爱意,便会令人充满生的勇气和希望。
最后的片尾写到,电影原型奶奶在之后又度过六个年头。这是爱的奇迹。
文/枕猫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