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3招搞定《2017营口市动迁计划》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11:27

3招搞定《2017营口市动迁计划》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2017营口市动迁计划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作文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2017营口市动迁计划,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收集资料:在写作之前,要充分收集有关2017营口市动迁计划的资料,包括动迁政策、动迁原因、动迁范围、动迁过程、动迁成果等。
3. 确定作文结构:一般来说,一篇作文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动迁计划的背景和重要性;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动迁计划的具体内容、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4. 注意作文立意:在作文中,要体现积极向上的态度,关注民生,关注动迁工作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5.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同时,注意遵循作文的文体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等。
6. 事实依据:在论述动迁计划时,要确保所提供的事实和数据准确可靠,避免夸大或虚构。
7. 分析问题:在作文中,要针对动迁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动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8. 结合实际:在论述动迁计划时,可以结合营口市的具体情况,

2019年天津“拆迁地图”曝光!快来看有你家的吗?





一场秋雨

像是为津城进行了一场洗礼一样

今天的天津

一改上周的阴霾

天格外的蓝

太阳格外的明媚

但是能让大家更开心的

一定是下面这条消息

最新天津“拆迁地图”曝光啦

快来看看你能不能成为“拆二代”吧

和平区

兆丰路地块列入征收计划

三条地铁线路涉及被征收房屋范围确定

8月12日,和平区住建委发布了三则“冻结”通知,即:

《关于暂停办理地铁8号线西康路站项目涉及被征收房屋新建、扩建、改建、变更房屋用途及产权、承租权变更、房屋分户的通知》

《关于暂停办理地铁7号线八里台站项目涉及被征收房屋新建、扩建、改建、变更房屋用途及产权、承租权变更、房屋分户的通知》

《关于暂停办理和平区兴安路小学中心二小-期修建操场项目涉及被征收房屋新建、扩建、改建、变更房屋用途及产权、承租权变更、房屋分户的通知》

根据《通知》显示,已列入征收范围的是:

①现和平区新兴路信华楼1栋、营口道迎新楼2、3、8、12、13栋范围内的房屋;

②现和平区卫津路卫河胡同8、10号,卫津路151号、152号、129号以及“八里台综合服务所”范围内的房屋;

③现和平区鞍山道104号、新疆路长安东里5-7、9-11号范围内的房屋。(注:具体房屋以实际通知为准)

建设路60号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

和平区新华楼不在征收范围内


甘肃路47号平房房屋目前没有征收计划

南开区

向阳小区已列入老旧小区改造

2017年至2019年南开区改造计划投资15亿元,对区内1999年12月31日之前建成的546个片区、1800多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河东区

福东北里旁东风砖厂宿舍平房列入拆迁计划

振中路滇池里平房片区列入棚改计划

东兴路辅路教堂旁平房列入棚改计划

河北区

棚改计划全面启动

思源南里平房已纳入征收计划

《政民零距离》栏目网民留言:请问思源南里上半年有过一次审核,下半年有没有拆迁规划啊?

河北区政府回复:河北区思源南里平房已纳入征收计划。

金钟河大街87号平房纳入棚改计划

衡山里平房纳入棚改计划

河西区

已制定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棚改计划

2019年河西区将继续推动去年结转的科技大学片、腾华里片等5片棚户区约1万平方米剩余户棚改,确保今年完成6.4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实现棚改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红桥区

北菜园村近期将启动拆迁

涟源西路北菜园已经纳入拆迁范围

《党群心连心》栏目网民留言:天津市红桥区涟源西路北菜园拆迁和煤改电问题?

红桥区区委回复:涟源西路北菜园已经纳入拆迁范围,目前正就动迁方案制定、房源资金筹集等前期工作进行全力推进,近期将启动动迁工作。2018年度煤改电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正在进行,该款项已经拨付到各街道,近期将拨付至居民账户内。

滨海新区

四平里平房列入棚改计划

潘庄镇东西塘坨村生态移民

留庄村没有棚改计划

永明路一期道路地上房屋拆迁

北辰区

刘安庄村2020年启动拆迁

大张庄镇喜凤花园一期改造计划

马庄村出让地块已纳入拆迁范围

王秦庄2019年底启动民宅拆迁

庞嘴村暂无拆迁计划

朱唐庄村已列入拆迁计划

朝阳里社区已列入拆迁计划

武清区

老米店村暂无拆迁计划

徐官屯小学片区列入棚改计划

宁河区

大坨村近期没有生态移民计划

静海区

东边庄村已经列入拆迁改造计划

团泊东区恐龙园一期即将启动拆迁

宝坻区

范家庄村列入京津新城整体发展规划

西青区

侯台新村目前没有拆迁计划

张家窝粮库将整体搬迁

来源:综合自北方网、天津本地宝、网络等

高站位+顶层设计:营口“后河沿儿”华丽转身——循河向海铺展壮美画卷

引言

土生土长的营口人管辽河公园沿岸叫“后河沿儿”,这座始建于1964年的我市唯一滨河带状公园,位于主城区辽河大街中段。它陪伴数代营口人走过青少年、中老年时期,见证了营口城市发展和人文历史变迁,成为我们心中不可割舍的精神血脉。

2020年5月,营口市委、市政府确定,利用营口老港资产,进行开发。7月,傍河拥海的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工程破土动工。

2021年9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战略部署。

2022年6月30日,市委书记李强在调研大辽河城市段整治工程时提出:加快推进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建设,提升营口河海文化的城市内涵。


记者 仲属宁

春日看杨柳堆烟,夏夜观夕阳坠海,秋晨听潮起潮落,冬季赏冰封千里——辽河公园,让营口人引以为荣的亲水主题公园。如今,营口人的“后河沿儿”东进西扩,亮出崭新姿容——辽河文化产业带,开启沿海生态文化建设。

●“小花园”漫卷千层浪

从营口历史记载上看,当年的辽河公园只是几千平方米的“小花园”。

据原市史志办主任韩晓东介绍,辽河公园最初的雏形为“营口花园”。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营口建立了营口花园,位于现市委大院及东侧,北临辽河,南临大街,东西长217米,南北宽93米。园内东筑石山,西置水亭,居中为八角亭,北建三间小楼,西北隙地设有秋千及浪木等,四周广植花草,树木参差。这座公园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九年(1930年)经两次重修,显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留有很多楹联和题额。据《营口县志》记载:公园向南辟一大门,上横一题额曰“营口市公园”,门外楹联为:

兴至即来游 民胞物与老安少怀 愿继横渠铭右座

公余无个事 云淡风清花红柳绿 且随明道过前川

在市史志办编制的《营口风物》上记者看到,辽河公园原称辽滨游园、辽滨公园,依辽河而建而得名。公园建于1964年,1981年扩建,内有市民活动中心、雕塑和磨菇亭等。1997年,市政府投资868万元,对原营口影剧院以东进行动迁。扩建辽河公园145万平方米,修建高档次的文化广场1个。

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辽河岸畔的“小花园”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1998年,市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对扩建工程进行完善。1999年,对公园进行重新规划,建成2400平方米的广场1个,新建“世纪龙腾”雕塑1组,用彩色道板铺装大面积的活动场地,安放各种运动健身器械100套。同时,以植物造园为主,大量栽植花草树木,突出生态效应。到2005年底,辽河公园全长2600余延长米,总面积13.8万平方米。从东到西,有文化广场、运动休闲、中心园、辽河风情四个景区。

2007年,市政府将辽河公园西扩项目列为政府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该项目东起新华路口,西至渡口广场,南到滨河大街,总长度1687米,南北宽42米到95米不等,面积约11.3万平方米。辽河护堤更换为汉白玉栏杆,横贯东西。新增新华、清华、平安3个广场,以不同形式突显“韵、观、情”三个主题。扩建后的滨河生态景观带,东起成福里小区,西至渡口广场,总长度3.5千米,总面积25.1万平方米,充分体现了生态、艺术、文化、运动的理念,突出了滨河特色。放目皆景,水天一色。

2021年3月20日,市委书记李强听取了辽河沿岸相关规划设计方案等专题汇报,在充分肯定规划方案的同时,提出“充分挖掘、利用、保护好工业遗产,统筹产业和空间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文化产业带”的核心理念。

承载了营口百姓百余年生活情怀的小公园,即将惊艳渤海湾,卷起千层浪!

●红盖头下的醉人容颜

8月31日一大早,市辽河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董文忠的办公室里坐满了人,研究动迁安置、规划细处落实……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先后来此多次,感受到这里的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

等待采访之际,记者认真观看了各种规划图纸和开发建设目标。掀起红盖头,辽河文化产业带鸟瞰图难掩天生丽质、万方动人的容颜,令人激动而沉醉!

辽河文化产业带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确定了以大辽河城市段整治工程项目作为牵头拉动项目,分东西两段实施,使用地方一般债券资金,项目计划总投资12.33亿元。西段为成福里至大辽河入海口,计划投资6.33亿元;东段为市造纸厂东路至成福里,计划投资6亿元。

紧张工作间隙,董文忠接受了采访:“辽河文化产业带作为我市重点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篇大文章’之一,备受全市人民关注。本次规划设计以行动路线为导向,以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为抓手,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围绕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空间治理“三大主线”组织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历史文化主线以塑造“一街”“一港”“一厂”为代表,主要推动“老港区建设遗存保护利用与公共空间建设”“辽河老街商业服务功能西延伸”“造纸工业遗产保护与展示”等一系列规划。生态文明主线以打打造“一贯通”"两基地”为代表,主要推动“贯通沿大辽河的市民活动通道”,打造老城“后花园”——北部田园农旅休闲基地和辽河国家公园“龙头”——永远角生态修复示范基地两大行动。在以上规划实施过程中,贯穿空间治理主线,实现营口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转为内涵增效的转型。这既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型,也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在“两核两带”空间格局中的引领作用,推动腾挪优化老城区内空间要素布局,整合优质历史文化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空间产品。此外,远景在西海岸和鸭古岛滨水地区为营口谋划预留四个发展节点:西包台爱国主义教育园、四道沟渔港小镇、红海滩候鸟湾和鸭古岛运动游乐公园。

行动计划的实施主要通过五大举措,做好“遗产保护”“城市更新”“公共设施完善”“交通梳理”与“市政提质升级”等五篇大文章。

●让营口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

站在辽河文化产业带鸟瞰图前,北起造纸厂水库以西的大辽河支流,南至沿海产业基地以南的咸水河,点缀着营口发展历史的文化展示区域,景观叠现,美景如画,让人震撼!

从大辽河进入营口流经的全域直到入海口,此项工程的推进,给全市人民带来无限欣喜和期许。

8月1日上午,市自然资源局向社会发布“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情况:规划大辽河沿岸地区岸线总长度约42公里,包含由滨水岸线和陆域腹地区域,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围绕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空间治理“三大主线”组织“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规划形成“一带,七廊,八片,多心”的空间结构,彰显盈彩活力水岸、生态复育延展、港产城文一体的空间特色。致力于把营口大辽河滨水地区打造成为彰显河海滨城风貌、生态历史人文交融、开放共享宜人的北方城市公共滨水空间典范,成为营口“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

发言人表示:规划的编制,对推动大辽河沿岸地区的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辽河文化产业带”为载体,打造创新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业态空间,大力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二是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规划通过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展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留住营口的根,发掘城市的魂”,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寻到老营口历史的根脉印迹、感受到营口城市发展带来的幸福美好,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拓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老城区内外交通体系,保证市民和游客快速到达;修复利用现有码头,打造水上游览巴士环线;注重智慧化、数字化城市建设,助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效能。四是遵循一次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高质量建设,想好一块建一块,成熟一块建一块。

市辽河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夏军介绍,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谱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新篇章,推动全社会共谋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建设面向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为目标的城市发展路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辽河文化产业带遵循生态筑底,绿色发展;保护遗存,文化传承;港产联动,融合创新;区域协同,内引外联;总体谋划,分层实施等原则,以实现锚固大辽河滨水地区生态基底、厚植生态优势,推进生态保育修复,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将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成为营口城市精品工程和民生工程。

6月30日,市委书记李强听取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设计汇报后强调:要做足做细调研论证,充分征集群众建议,听取“民间专家”的声音,有效处理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要加快推进规划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生活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的建设,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要推进西海岸生态观光区建设,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月28日,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战略。围绕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战略的总体布局和总目标,重塑城市骨架,延续历史文脉,涵养生态文明,突出空间治理,打造产业样板,为长远计、为子孙谋,为营口未来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预留足够战略空间。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压实各方发展责任,健全跟踪问效机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顶层设计下,我市的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将通过发掘、保护和活化利用,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新业态,实现存量空间提质增效。

指着规划图纸和实施方案,董文忠激情澎湃:“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是传承大辽河历史文化,倡导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理念的需要;是强化文化赋能,发挥文化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是盘活存量资产,保留城市记忆,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打造高品质休闲空间,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需要。我们要尽全力将这项工程开发建设好,为全市人民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大公园,让子孙后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图片由市自然资源局提供。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专刊部文字创意、美工部视觉设计。)


来源 营口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