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14: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旁若无人》读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标题: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标题,简洁明了地表达你的读后感。例如:“《旁若无人》读后感:勇敢面对真实的自我”。
2. 引言: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旁若无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3. 概括内容:在作文的主体部分,概括《旁若无人》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注意不要过多剧透,以免影响他人阅读体验。
4. 个人感受: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谈谈阅读《旁若无人》后的感悟。以下是一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人物塑造: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
b. 主题思想:探讨《旁若无人》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勇敢面对现实、追求自我价值等。
c. 艺术特色: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d. 对自身的影响:谈谈阅读《旁若无人》对你自身有哪些启发和帮助。
5. 举例论证:在论述过程中,适当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总结全文:在文章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你的观点和感悟。
7. 格式规范:注意作文的格式规范,包括字体、
★
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引用了周恩来同志的诗句。
★
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座谈会。
新华社 盛佳鹏 摄
★
周恩来同志出生于1898年,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急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
——习近平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其三
作者:周恩来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无题》
作者: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送蓬仙兄返里有感》是1916年初他18岁时送别同学张蓬仙的诗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三首。“返里”是返还故里;诗的前四句回顾了与张蓬仙共同求学的生涯,称两人萍水相逢,是前生缘分注定。“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两句写出了同学少年、指点江山的慷慨风采。“扪虱”用了前秦王猛的典故: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少年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交谈时,王猛掏摸着身上的虱子,旁若无人,气定神闲;“持螯”用了东晋毕卓的典故,毕卓以手持蟹螯、泡在酒池之中畅饮为人生乐事。诗的后四句表达出面对忧患的迫切期待,艰难之时要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竭尽所能不敢歇息。待到革命成功,再选择互为邻居,畅叙友情。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求学前夕,又创作了《无题》这首诗,更加鲜明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追求革命的强烈志向。诗的起句气势雄伟,“大江”用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的典故。“邃密群科济世穷”,意思是要精心学习各种学科、挽救国家危亡。“面壁十年图破壁”一句用了两个典故,即达摩“面壁十年”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破壁而飞的故事,表达自己潜心学习、像巨龙一样破壁而飞,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的决心。“难酬蹈海亦英雄”是说,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将革命者的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周恩来的这几句励志诗句,生动展现了周恩来在年轻时就忧国忧民、志存高远的风范,激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牢记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
聆听经典诗词,汲取精神力量!
塑造文化自信,共圆中国梦想!
《总书记点击的经典诗词》系列为江苏广播原创首发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往期精彩回顾
我读高中时,碰到过这样一个同桌,他有点多动症的倾向,上课时总是抖腿,震得桌子颤悠悠。在商量、抗议,甚至乞求都无效的情况下,我只能生闷气了,不到半年就气出个胃溃疡。
后来,我读了梁实秋的一篇名为《旁若无人》的散文,一下子让我找到了知音。梁实秋写道:“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常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验。在你聚精会神地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坐着的椅子团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里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大概是轻微地震罢?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颤动了。在你刚收起心来继续看电影的时候,颤动又来了。如果下决心寻找震源,不久就可以发现,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撑上,绷足了劲,利用腿筋的弹性,很优游的在那里发抖……这种变态行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他的意志过于集中,忘记旁边还有别人,换言之,便是‘旁若无人’的态度。”梁实秋不愧为文字高手,对这类行为不仅描绘得入木三分,还让人忍俊不禁。犀利幽默,骂人也骂得文雅又酣畅。只可惜,读着过瘾亦没什么大用,旁若无人的现象依然多去了。
吉林一高校发布“新学生规范”,规定要求学生在食堂要文明用餐,严禁男女朋友互相喂饭等不文明行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男女同学交往要言谈得体,举止文明,不做拉手、勾肩搭背等亲昵行为……随后湖北一高校列出“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并提出对违规者将给予处罚。其中有一条是关于督察情侣在校园公共场所行为过分亲密的行为……对于大学生,这还需要规定,本身就让人醉了。有一次,我送亲戚的孩子入学,就看见一对情侣在校园甬道上拥吻,那是在大中午,还是一所重点大学!回来后,我跟同学说,同学说我见识太短。
前些天有媒体报道:一对情侣在地铁竟吻了7站路,被小孩看着也毫不避嫌,一位9岁的小姑娘问:他们在干啥?
在公共空间生活,人们需要有一些公共空间意识。最好顾及一下别人,别只图自己一时畅快。
夏学杰 文化学者
中国家庭报将围绕家庭健康、和谐,提供权威、实用、热点资讯内容,欢迎您的订阅!微信用户可关注“中国家庭报官微”获取更多相关资讯内容。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