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3 08:42
写作核心提示:
Writing an essay about the objectives of an event in English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to ensure clarity, coherence, and effectiveness. Here are some key points to keep in mind:
1. "Thesis Statement": Begin with a clear and concise thesis statement that outlines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event. This statement should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ntire essay.
2. "Introduction": Introduce the event and provide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Explain why the event is significant and what it aims to achieve. This sets the stage for the objectives that will be discussed.
3. "Specificity": Be specific about the objectives. Avoid vague statements and instead focus on the concrete goals of the event.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aying "to educate," specify "to provide participants with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n sustainable practices."
4. "Relevance": Ensure that each objective is relevant to the event. Explain how each goal contributes to the overall purpose of the event.
5. "Clarity": Use clear and straightforward language. Avoid complex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jargon that might confuse the reader. Aim for simplicity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depth of your explanation.
6. "Logical Structure": Organize your essay in a logical manner. Start with the most important or overarching objective and then move to the more specific ones. This helps the reader follow your argument and understand the hierarchy of goals.
7. "Supporting Evidence": Provide evidence to support each objective. This could include past successes, expected outcomes, or quotes from event organizers or participants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吴春苗
摘要: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英语学科为背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探索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的新兴课程样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基于单元整体,以核心主题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挖掘本土文化,以真实问题驱动任务开展;聚焦学科融合,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语用能力;指向核心素养,以多维评价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基于一定的课程目标,以英语学科为背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或任务为线索,整合相关学科资源,以探索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新兴课程样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英语课标”)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并倡导“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本研究以理论探究厘清相关概念,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译林出版社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第四课时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小学英语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基于单元整体,以核心主题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围绕主题,将所有内容和活动整合起来。通过探究主题意义整合单元内容,围绕主题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单元具有整体感。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课程主题的选定,需要契合教材单元的主题,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连接点。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单元主题为“公共交通工具”,属于“人与自我”范畴下的“生活与学习”主题群,子主题内容为“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研究团队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学生不仅需要知道交通工具的表达方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因此,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设定了单元主题“基于不同情境设计出行方式”,并构建了四个层层递进的分课时主题:“便捷出行我了解”(know convenient transport),“绿色出行我倡导”(adopt green transport),“安全出行我遵守”(keep safe transport),“最优出行我设计”(choose proper transport)。最后一课时是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最优出行我设计”的子主题基础上结合家乡常州相关信息,确定综合实践课的主题“welcome to Changzhou”,并以此主题开展活动设计。
二、挖掘本土文化,以真实问题驱动综合实践任务开展
2022版英语课标倡导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本着“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的原则,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还需要打破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校园、社区中开展综合实践与探究,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情境性、时间性的社会场域,从而提升跨学科学习的实效性。本土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地标建筑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江苏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美誉,新时代的常州更有“新能源之都”、新晋“万亿之城”之称。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对家乡本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创设英国网友Peter来常州旅游的情境,设置了帮助Peter制定旅游攻略这一活动。课前,教师布置了综合实践类作业:通过信息搜索或实地调查,了解常州风景名胜、特色美食、网红打卡点等,为旅游攻略的制定做准备。这一调查探究型作业,关注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课堂上,师生共议制定旅游攻略的四大要素:“where”(去哪里游玩),“how”(选择何种出行方式),“why”(为何选择该出行方式),“what”(在该景点可开展的活动)。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常州市著名旅游景点及Peter所住酒店到各景点的距离。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为Peter推荐相关景点和适合的出行方式,完成旅游攻略的制定,并进行小组汇报。该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真实世界,深入了解家乡,增进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厚植本土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三、聚焦学科融合,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重点关注语言知识的教授,学科之间边界清晰。而学生认知的完整性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用单一的学科观点去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很多现实问题需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找到切入点,通过跨学科学习才能解决。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真实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而且需要学生打破学科壁垒,融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假设英国网友Peter某天乘飞机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向学生提供从机场到常州的距离以及不同出行方式的时间、价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接机。该任务融合了生活经验、数学学科相关知识,同时考查了出行方式的英语表达。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回顾已有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并积极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比较价格、时间、速度等因素,最后用英语表述不同的出行方式以及原因。例如,有学生认为:“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 about 218 kilometers from Changzhou. He can come by taxi. It’s convenient but expensive.”还有学生认为:“He can come to Changzhou by high-speed rail, because it’s fast and cheap, I think.”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利用已学语言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新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能力向素养转化。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时,不能过于关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而忽略了语言课的本位目标。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情境、设计活动形式都需要处理好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在活动开展前、活动中、活动后都要勾连相关语言知识,促进语言学习落地。例如,本活动涉及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常州地标,帮助学生复习了本单元的核心语言点“交通工具类名词和地点的表达”。要“How does he come to Changzhou? ”,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发散性思考并运用本单元所学句型“He can get there by...”进行个性化表达。教师可以适时追问原因,学生可以用英语从绿色出行、便捷出行、安全出行等方面进行分析,凸显了语言课的特质。
四、指向核心素养,以多维评价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2022版英语课标指出,实施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要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获得,既要对知识技能进行评价,也要将同伴合作、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Welcome to Changzhou”综合实践课中,教师通过课前研学单、课中成果展示、课后评价表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实际习得与成长。
(一) 课前研学单
教师可以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本节课的语言目标设计研学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Welcome to Changzhou”的课前研学单可以提出“What vehicles can you see in Changzhou?”“What places of interest do you know in Changzhou?”两个问题,同时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上网搜索信息、采访相关人员等方式了解相关信息,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表(见表1)。
(二) 课中成果展示
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与分享的过程,过程中产出的成果既为学生解决问题、真实体验提供支架,也是学习成果外显的表现形式。
“Welcome to Changzhou”实践活动课需要为外国友人Peter设计一份常州旅游攻略,学生根据课前研学所得信息,小组分工合作,绘制旅游攻略思维导图,完成旅游攻略的制定。组员各自发挥特长,擅长绘画的成员可以装饰版面,语言表达生动流利的组员可以负责介绍旅游攻略。例如,第一小组完成旅游攻略的绘制后,决定由小组四位成员共同汇报攻略:
S1:Peter can go to China Dinosaur Park. It’s on Hehai East Road, in Xinbei District.
S2: He can take Bus No.50, No.302, No.53 or No.99 there, because it’s cheap and green.
S3: He can go there by taxi, because it’s convenient.
S4: He can try the roller coaster or watch the 4D film. He can also try some exciting games there.
Ss: Have a nice day in China Dinosaur Park! Thank you.
小组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常见的活动形式,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因此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预留更多时间给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过程、解决问题、自主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参与度。教师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调解者、促进者。例如,组建小组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能力等帮助学生组建小组;在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储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建构、表达、展示,切实体现了学以致用、学用一体。
(三) 课后评价表
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建立在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基础上,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课前的研学单和课中的成果展示都要体现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而课后评价表的研制旨在帮助学生梳理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见表2)。
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新型课程样态,它打破了学科界限和时空局限,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整合融通、学以致用的学习体验。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定、目标的设定、活动的设计、与语言知识的勾连需要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略)
(本文首次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2024年第11期)
住房津贴,岗位津贴,差旅津贴;
出口津贴,教育补贴,农业补贴,对小型企业的补贴;
这么多“补贴、津贴”,怎么用英语表达呢?
都是“补贴、津贴”:allowance 和 subsidy,有什么区别?
一,allowance
allowance:n. 津贴,补助;限额,定量;折扣;免税额;零花钱;考虑到的事情;允许
v. 为......提供津贴;定量供应
housing allowance:住房津贴,住房补贴
rental allowance:房租津贴,租金补贴
food allowance,meal allowance:膳食津贴,伙食补贴
post allowance:岗位津贴
travel allowance,traveling allowance:差旅津贴
make allowance for...:体谅......,考虑到.......,为.......留余地
baggage allowance:行李重量限额,免费携带行李;行李津贴
二,subsidy
subsidy:/ ˈsʌbsədi /n. 补贴,津贴,补助金;特别津贴;税收
subsidies for education:教育补贴
subsidies to low-income families: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的补贴
subsidies for small businesses:对小型企业的补贴
subsidies to farmers to encoura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向农民提供的以鼓励农业生产的补贴
友友们,你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呢?
#补贴##津贴##allowance##subsidy##住房补贴##差旅津贴##出口补贴##农业补贴##英语词汇##英语词汇辨析##英语易混淆词汇##易混淆词汇辨析##英语口语##英语日常口语##英语学习##我们一起学英语##英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