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团 自我鉴定50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22:48

团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团自我鉴定”的50字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确保作文的主题是关于自我鉴定,特别是针对共青团员这一身份的自我评价。
2. "简洁明了":由于字数限制,语言要精炼,避免冗余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3. "突出重点":在50字内,要突出自己在团组织中的表现、收获和不足。
4. "积极正面":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自己在团组织中的正面形象和贡献。
5. "具体实例":尽可能用具体事例来支撑你的评价,使自我鉴定更加真实可信。
6. "遵守格式":如果要求,注意作文格式,如开头称呼、结尾敬语等。
7. "避免套话":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套话和空话。
8. "字数控制":确保作文不超过50字,每个字都要精打细算。
以下是一个示例: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积极参与团活动,学习党的理论,提升自我。在服务同学中成长,有不足但不断进步,愿为团组织贡献更多力量。”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城市闯关”的人,跑单路上怎样不卡壳?

原标题:“城市闯关”的人,跑单路上怎样不卡壳?(人民眼·新就业群体)

——对10城100名小哥的调研之一

编者按

千万小哥,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城乡之间。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只为最短时间将快递、外卖送达——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日均外卖订单超过8000万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社会群体正在细化分化,对这些年出现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

管理与服务,浓缩在一点一滴:小哥进小区还难不难?休息的地方好不好找?他们跑单路上还有哪些顾虑?权益保障怎么样?卸下一天疲惫的小哥,家庭生活什么样?不断突破自我的小哥,如何追梦?

带着疑问,记者近日奔赴东中西部的10座城市——北京、河北秦皇岛、江苏昆山、浙江杭州和义乌、河南洛阳、湖北鄂州、广东深圳、四川阿坝、甘肃陇南,每座城市寻访10名小哥,面对面聆听他们讲述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急难愁盼。

记者调查版今起推出“对10城100名小哥的调研”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图①:深圳罗湖区e路同行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名小哥将自己的心愿贴上“心愿墙”。深圳罗湖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图②:杭州萧山区北干街道湖滨花园小区门口,一名小哥准备扫“小哥码”进入小区。方杏兰摄

图③:秦皇岛海港区人民里社区在爱“新”驿站开展义诊活动。秦皇岛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数据来源:中央社会工作部

版式设计:张芳曼

有人形容,小哥的工作就像在打一场城市闯关游戏——

风雨兼程,进小区、爬楼梯,完成各种订单配送。为保证及时送达,需要合理规划路线,熟悉街头巷尾,提高配送效率。

有人慨叹,“城市闯关”的人,常常被卡在“最后100米”——

有的小区面积大、管理严,小哥不能骑车进,只能步行,费时费力;有的小区外面没有停车位,小哥要么在远处停车,要么冒“乱停乱放”受处罚的风险;有的小区楼栋多又标识不清,不少小哥如进“迷宫”……

此外,装备充电、人员休息等“补给”难题,也让这场“闯关”不轻松。

怎样为小哥助力,让他们的“城市闯关”不再“卡壳”?

“小哥速度”怎样兼顾“小区安全”

因地制宜,畅通“最后100米”

饿了么小哥彭晓强今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常跑的两个小区,都打通了恼人的“最后100米”。

位于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的这两个小区,仅一街之隔,一个叫湖滨花园,一个叫江南之星,都是住了约2000户居民的大型小区。

小区居民多,外卖订单就多,这本是好事。彭晓强却说,过去,熟悉情况的同事,很多都不愿接这里的单。这是咋回事?

“小区大,从大门到最远的楼栋,要走10多分钟。”彭晓强说,以前两个小区都不让骑车进,遇到较远楼栋的订单,得一路狂奔,“害怕送单不及时被顾客投诉。”

为啥不让小哥骑车进?居民有话要说。“最初是让进的。后来有的小哥为抄近路,轧着草坪骑,有的骑行太快,差点撞着人,大家就有了意见。”湖滨花园小区居民胡月英说得直率。

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湖滨花园小区依托全市统一开发的杭州“小哥码”,允许注册小哥“人车共进”;江南之星小区投放了6辆共享单车,方便小哥骑行送货。

“‘小哥码’依托‘浙里办’实名政务数字系统,打通美团、饿了么等多个平台数据,实现小哥身份和送单信息双重认证、进门轨迹留痕可追溯,对小哥有了约束,也化解了居民的安全顾虑。”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建处副处长吕媛介绍,小哥只需首次进小区前注册“小哥码”,后续可直接扫码、亮码进入,“去年7月上线以来,累计有3.6万余名小哥注册‘小哥码’,实现1320个原需登记小区‘一码通行’。”

记者到达湖滨花园小区门口时,是上午9点40分左右,并非送餐高峰,但几分钟内,也有五六名小哥前来,大都直接扫了保安岗亭旁的二维码或用支付宝“碰一下”,给保安看一眼后,迅速骑车驶入。只有一名小哥看来是新手,保安叫他扫码,不太乐意,嘴里一直念叨着“我赶时间”。听到保安说扫码可以骑车进,他这才松了口:“你这么说,那还是注册一下。”

有了“小哥码”,江南之星小区为何还是不能“人车共进”?

北干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戴逸帆解释:“江南之星小区路窄,小哥骑车进,安全隐患大。在广泛征求住户意见后,小区决定投放共享单车,提升小哥配送效率。”

这样因地制宜的便捷措施,各地屡屡探索:广东深圳市龙华区莱蒙水榭春天、南山区华润城润玺一期等人车分流小区,或在小区外就近划设小哥专属停车位,或为小哥开辟快捷通道,直达地下车库电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水岸豪庭小区在门口安装快递柜,智慧云尚小区则为小哥提供手推车;为破解“找路难”,许多小区在显眼处绘制骑手友好地图,河南洛阳市涧西区中弘中央广场社区主动加“码”,扫码可见“小区速通视频导览”……

“从深层次看,‘进门难’反映的是居民、物业和小哥不同群体诉求间的碰撞。”在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建华看来,居民强调安全、物业确保有序、小哥要求效率,并无是非对错之分,关键在社区牵头、多方协商,努力找到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点。

但也因如此,多地均有小哥反映,仍有不少小区不让骑车进,遇到小区大、物品重、无电梯等情况,比较费劲,期待各方加大协调力度。居民则希望平台企业加强管理,提升小哥文明素养,“进”小区后,能够保持小区的“净”与“静”。

“一己之力”怎样变为“一起发力”?

多方携手,画出“最大同心圆”

送单之余,饿了么小哥杨晶最近学起了厨艺,师傅是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大冲社区一家餐馆的厨师。

“学厨艺,现在是为了生活多点滋味;将来如果不送外卖了,也算门手艺。”杨晶坦言。

在这家餐馆,杨晶不仅能免费学手艺,还能享受菜品打折、手机充电等服务——作为“暖蜂商户”,餐馆这些服务项目明明白白地贴在了门外墙壁上。

服务项目标牌右侧,上方两款“小哥专属套餐”图片显示:原价26.8元,小哥仅需17元;下方,“大冲社区暖蜂‘移动’课堂(厨师)”的标牌似乎在提示:这里的“移动”课堂不止一家。

果然,不远处一家理发店外,“‘移动’课堂”标牌再现,只不过括号里变成了“理发”。同为“暖蜂商户”,这里为小哥提供免费茶水、应急药品等服务。

在这条约300米长的街上,有78家商户加入了“暖蜂”行列,这条街也被小哥们亲切地称为“蜂汇一条街”。走在街上,“我们都在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订单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等标语透着暖意。

“这里是全市有名的美食街,800多名小哥经常活跃在周边。”大冲社区党委书记黄苑英说,社区2021年3月启动“暖蜂行动”,努力让小哥感受家的暖、被尊重的暖和有前途的暖。

“怎样实现从社区一己之力,变为各方一起发力?”“如何实现小哥服务阵地从一个驿站,到一张网络?”……黄苑英说,她和同事边做边摸索。

——成立“蜂汇一条街”功能型党支部,吸纳物业、商户、新就业群体党员,由一名顺丰小哥任党支部书记,常态化收集小哥心声。

——整合工会、妇联、商圈等资源,建成3个“暖蜂驿站”,并为小哥提供技能培训等30余项服务,累计服务超过3500人次。

——搭建“社商楼”共建平台,推动社区、商圈、楼宇企业资源互联互通,目前已有48家单位加入共建。

“共建如何可持续?能否共赢是关键。”黄苑英举例,社区联动商圈举办新就业群体友好服务市集,商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宣传了自己,提升了人气,“多方获益,大家才有动力。”

在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红山社区提出“红山共理、友好共建”。辖区内101家单位成为“共理单位”,300名热心居民当上“共理人”,148家商户打造“共理商圈”,12家银行形成“共理行圈”,共同服务新就业群体。

美团小哥赵万明既是“共理人”,也是社区“小哥工作室”负责人。

“工作室除了我之外,还有3名不同网约配送平台的小哥,以及社区、街道各1名工作人员。”赵万明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工作室针对小哥反映集中的诉求,推动一个小区开发电子通行证,简化了小哥进门登记流程;一个商圈上线VR地图,减少了小哥“容易迷路”的吐槽,“这也是我送外卖5年来,最有成就感的事。”

骑手友好商家、友好社区、友好街区……由职能部门、平台企业、社区、商家、小哥等共建共治的友好生态正在各地形成。仅美团一家,就携手20余万家“骑手友好商家”为小哥提供用餐优惠和休息场所,在150多座城市建设“骑手友好社区”2.7万余个。

“骑手友好生态的形成,需要多方携手,画出‘最大同心圆’。”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冀小平表示。

“等小哥来”怎样变成“小哥爱来”?

贴心细致,服务好“最辛勤的劳动者”

前不久,美团小哥胡宝利惊喜地发现,自己常去的小哥驿站添置了两把躺椅、两个吹风机。

“我们早出晚归,有时累得真想躺一躺;天热戴着头盔东奔西跑,头发、衣服常湿透,能快速吹干,舒服多了。”胡宝利觉得,驿站的新配置,“配”到了心坎上。

这家位于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东山街道育花路社区的驿站,是24小时智能驿站,小哥刷脸就能进。社区党委书记杨欣悦,每周三上午只要没急事,都会在这里开展“心悦有约”,听小哥们聊聊心事,“驿站里添什么,都是和小哥聊出来的。”

精准对接小哥需求,让服务戳中小哥心窝,渐成各地共识。

共识,来自失败经历。

北戴河区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钱小清记得,4年前,自己牵头组织了一次义诊活动,请来10多位主任医师,全是平时很难挂到号的专家。本以为会大受欢迎,不承想当天8点半开始的义诊,到了快10点,还没有一个小哥来。后来,打了一圈电话,才过来不到20人。

“强烈的挫败感。”钱小清回忆,事后自己复盘,得出3点结论:事前发动不够;部分体检项目非小哥急需;时间安排有冲突,“撞上了送餐早高峰,他们一般要忙到快10点,才有空闲。”

共识,来自亲身体验。

在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有4条“小哥你好”友好服务街。京东小哥郭勇敢常来,因为街区很多商铺能为小哥提供就餐、理发等打折优惠,以及电动车检测、补胎等免费服务,“很实用、很方便”。

友好街区的创建源自街道干部郑文星两个月的“卧底”体验。“去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我利用空余时间送外卖。沉浸式体验不仅帮我解答了以前的很多疑问,也摸准了小哥们的真实需求。”郑文星发现,以前街道建的驿站,小哥们之所以不大爱来,选址不够合理是原因之一,“得建在小哥们常去的地方,这几条街正好符合条件——商铺集中、取餐方便。”杭州通过干部“当一周骑手”等方式,优化调整驿站布局及各类场景或服务100余处。

共识,来自深入调研。

2024年暑假,洛阳瀍河回族区将原本面向职工开设的“洛小童”暑托班,向新就业群体开放,解了骑手无暇看娃的难题。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钊回忆,部门2024年5月成立后,按照区委安排,他和同事深入新就业群体调研,发现两名女骑手载着孩子送外卖。

“怎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张钊说,回来后,他们加大暑托班宣传力度,“去年参加托管的孩子由往年的不到200人增加到480人。”“我们站点就有5个孩子参加。”顺丰速运君河湾营业点专职带岗师傅马喜粉说。

“小哥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我们努力让小哥的每一个诉求都有回应,在点点滴滴中建立信任。”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郅晓峰认为,坚持需求导向和实效导向,城市的温度才能精准抵达这些辛勤奔跑的人。

(本报记者王云娜、邵玉姿、王永战、毕京津、窦皓参与采写)

■我的小心愿

我喜欢弹钢琴。送餐辛苦,但我每天都留出半小时练琴。音乐能缓解疲劳、治愈身心。今年初,我在公共场所弹琴的视频意外走红,感谢网友们的关注和鼓励。我会努力跑单赚钱,买一架属于自己的立式钢琴。

——河南洛阳美团小哥陈胤嘉

2025年,通过“我在京东过大年”活动,我给俩娃申请了3500元补贴,接他们到身边过年。希望每一年春节,我们一家都能团团圆圆。

——北京京东小哥邵全

我的拿手菜是爆炒肥肠、鱼香肉丝,我要努力工作、好好攒钱,争取早日开一家川菜馆。

——江苏昆山饿了么小哥王小强

我有听力障碍,送外卖虽然累,但收入稳定,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我和女朋友一起在深圳打拼,期待我们的小日子越来越好。

——广东深圳美团小哥陈凯

松潘县城地方小,人情味浓,同事也大都是本地人,很少有顾客催单,遇到下雨下雪天,还常叮嘱“慢一点”。如果县里旅游发展得更好,游客更多,我们的单量更高,那就更好了。

——四川阿坝美团小哥王旭平

前段时间有居民写错地址,投诉我弄丢了快递,要我赔偿。社区民警潘丹勇帮我查监控,找回了快递,挽回损失1500元。潘警官态度好,问题解决得快,难怪能评上“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我感谢他,并祝他好人有好报。

——河南洛阳安能物流小哥张笑坡

日常配送之外,我还开了一家“快递超市”,每天200多人来取件,希望快递派费能更高些。

——湖北鄂州中通小哥邓光华

浙江开放大学“小哥学院”圆了我的大学梦。盼着今年能顺利通过答辩,实现事业、学业双丰收。

——浙江杭州顺丰小哥肖晨

■小哥心里话

我到义乌送外卖快5年了,爹娘在河南老家,每次打电话都叫我别担心。我要好好奋斗,干出个样来给他们看。

——浙江义乌美团小哥孙如康

我们的工作方便了市民,值得被尊重。

——河北秦皇岛美团小哥徐鸿蛟

我在陕西西安读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做了快递员。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不留在大城市?我觉得家人陪伴、工作稳定更重要。

——甘肃陇南顺丰快递员曾霞

去年3月,城西银泰城广场这家小哥驿站建成后,我们有了歇脚的地方。春节、端午等节日,社区都会来慰问,我要为社区点赞。

——浙江杭州叮咚买菜小哥何丙昆

我们一家住在“将小爱”公益寓站里,这是当地为新就业群体建的,租金便宜,条件不差。感谢好政策,让我在大城市里有了家。

——北京顺丰小哥秦永财

去年,我女儿报名参加了街道组织的暑期爱心托班,孩子有人照顾,心里踏实不少。

——浙江杭州圆通小哥何力

以前邮政快递不能进九寨沟景区,景区里的商户和居民只能到景区外的漳扎镇收发快递,为此我们没少被抱怨。今年,景区允许我们和其他几家快递公司,在游客出入非高峰时段进去收发快递,既方便了居民和商户,也增加了我们的揽收量,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四川阿坝邮政小哥吴亮

和我同一站点的同事,有人因为没戴头盔,出了严重车祸。所以,哪怕再赶时间,希望小哥们也注意安全,记得戴头盔、守交规,毕竟家人都在等着我们平安回家。

——广东深圳美团小哥陈锦奋

■难忘的成就感

没想到,送外卖能把我“送”成省级劳模。别人向我讨教,我只答4个字:努力、坚持。我创下过单日送105单的纪录,在这个行业已坚持6年。

——广东深圳饿了么小哥付艳清

做这行,每月能按时领到大几千元工资,就心满意足了。有时候客户对我说声“辛苦”,就更感觉这份工作值得。

——四川阿坝极兔小哥付跃宏

我是山西人,来深圳21年了。我喜欢深圳,也喜欢现在的工作,自由,每天能遇到很多人和事。虽然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但也可以帮助很多人。

——广东深圳闪送骑手张翱菲

在九寨沟工作,因为我的这身工服,常有游客向我问路并表示感谢,让我感受到了信任。

——四川阿坝美团骑手李彦清

2022年7月的一天,我在配送途中偶遇居民楼失火,浓烟滚滚。我和居民一起把火扑灭,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骄傲时刻。

——江苏昆山顺丰小哥高丛苗

今年2月送餐时,路过一片水域听到有人呼救,我什么都没想就冲下去把人救了。回家后老婆、孩子都夸我“真厉害”,心里美滋滋的。

——湖北鄂州饿了么小哥王伟

平时我就是个“热心肠”,去年当选为义乌市外卖骑手行业联合工会第一届委员会主席。我要不负期望,做好骑手的“娘家人”。

——浙江义乌美团小哥钟易甫

我之前在西藏阿里当武警,退伍后做了外卖员,不到两年就成了队长,团队有几十号人。当兵时养成的严谨作风成就了我。

——甘肃陇南美团小哥尚龙

在顺丰工作11年,明显感觉到国家对我们这个群体越来越重视。社会尊重我们,我们也乐意为大伙儿做点事。我参加了“滨海红哥”志愿服务队。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双向奔赴”吧!

——河北秦皇岛顺丰小哥李权

(来源:人民日报)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西部热土

央广网石家庄6月29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李瑶)凤凰花开,骊歌响起。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总有一些学子的选择让我们投去敬佩的目光:他们放弃丰厚的薪酬,告别大城市的繁华,离开温暖舒适的家,投身基层,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西部发展贡献力量。

他们的选择因何无悔?青春之花如何在西部热土绚丽绽放?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近6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聆听他们的故事。

追梦

心之所向 青春当“燃”

祖国西北,群山逶迤,大河奔涌。

2024年7月,怀揣着梦想和憧憬,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成佳乐坐上开往新疆巴州的列车,望着窗外茫茫戈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字,又一次在脑海中浮现。

“在学校里,听闻一届又一届学长学姐们的支教故事,被他们的勇气和坚守深深打动,那时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成佳乐回忆,毕业后,这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成佳乐看来,这是青春的召唤,更是无悔的誓言。

通过层层选拔,成佳乐成为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服务于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纪委监委。从听故事的旁观者,成为故事中的一员。“既然热爱,那就义无反顾地出发。”作为巴州西部计划宣讲团成员,每每在分享个人成长感悟的时候,成佳乐总是铿锵有力地说道。

7月的甘肃,天蓝得纯粹。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漫山遍野的鲜花点缀着广袤无垠的草原。同年7月,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鲁瑶坐上了返程的列车。这片无数次在她日记中描摹的“塞外江南”,早已成为她心中的“第二故乡”,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也早已成为她深深的牵挂。

“大三时,学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学姐是我的引路人,她常与我们分享在西部支教的经历,那些为西部教育事业拼搏的日子,为孩子们点亮的求知之路,都深深地触动着我。”鲁瑶告诉记者,她本就想毕业后做一名教师,“广袤的西部,是干事创业的热土,也是播撒教育火种的希望土壤。”就这样,她毅然选择“西进”寻梦。

鲁瑶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支教期间,鲁瑶服务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担任两个班的化学老师。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她将实验室搬进课堂,利用课余时间,联动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天祝县民族中学和石门镇留守儿童举办云上化学“盛宴”。水果导电、水下繁花……一个个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孩子们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采访期间,当被问及今后是否还有回到甘肃的打算时,鲁瑶给出了十分肯定的。“与其说西部需要我们去建设,不如说我们与这片土地是双向奔赴、共同成长——我们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星辰,他们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辽阔;我们为边疆的土地带来知识的春雨,这片土地则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扎根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西部建设,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扎根。

来自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的朱一然,在过去四年里,曾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服务于新疆巴州和静县税务局,后留疆入职和静县开都河水务有限公司。如今,她在和静县贷款买了一套小房子,正和男朋友计划着下半年结婚,用她的话说,自己已在这里“扎下根来”。

回想起初到和静的日子,朱一然仍记忆犹新:是同事们帮她整理工位的身影,是他们递过来热气腾腾的奶茶,是主任拍了拍肩膀对她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像一棵被移植到新土壤的树苗,根系正被一双双温暖的手轻轻托住。”

朱一然(左一)帮同事整理材料(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一年的志愿服务像一条隐秘的河流,悄然改变着生命的流向。

志愿期结束后,朱一然回到家乡邯郸,在一家企业做行政工作。朝九晚五的生活安稳如水,可每当夜深人静,和静的星空总会突然闯入梦乡。

终于,在几个月后,她又回到了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通过参加巴州团委开展的就业培训、专场招聘会、企业体验式招聘等,朱一然入职了现在的工作单位,投身西部建设的洪流中。

青春总是与激情、热血相伴。但是扎根西部却并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匹夫之勇。

一番深思熟虑后,同样在新疆巴州工作的江西小伙吕霖潇做出了和朱一然一样的决定。

2019年7月,从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吕霖潇来到且末县英吾斯塘乡卫生院。这里地广人稀,村民看病不方便,吕霖潇主动请缨,负责上门送诊。

“第一次送诊的地方在15公里外的胡杨沟,是去给一位72岁的老人送药。”吕霖潇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汽车刚刚驶上公路,就刮起了沙尘暴,车辆突然失控,司机师傅猛打方向盘才避开沙坑。

当他们穿越漫天风沙,把带着体温的药盒塞进老人的手中时,老人的眼里泛起泪花,连声说:“热合买提(谢谢),小巴郎亚克西(好孩子)!”

毡房外,沙粒敲打铁皮屋顶的声音盖过了吕霖潇的叮嘱。那一刻,他决定,留下来!当年12月,吕霖潇考入且末县人民医院。

吕霖潇成了当地人口中亲切的“小吕大夫”(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留在新疆时,吕霖潇笑了笑道:“或许是因为六年前的那个清晨,我送药时,维吾尔族大娘硬往我兜里塞的热馕吧。乡亲们需要我,我愿意留下来当他们的健康守门人。”

采访过后,天色渐晚。朱一然给记者发来一张照片,那是装修时,她特意在阳台摆的一盆梭梭树盆栽。夕阳把天山染成金色,梭梭树的影子倒映在墙上,像极了戈壁滩上屹立的胡杨林。

接力

追寻光、成为光

2000年,成佳乐的师哥师姐,15名保定学院毕业生远赴新疆且末县任教,在西部默默奉献。25年间,学校又有近400名毕业生前往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续写着“青春之歌”。

他们的故事就像种子,在无数学子心中种下了希望和梦想。

同样就读于保定高校的杨若翰,在大学期间,就被这群教师奉献大漠的事迹所感动。照片中,他们的衣襟沾着戈壁的风沙,笑容却比天山雪莲更明亮。今年,杨若翰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西部计划,将于7月份赴疆,在西部热土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希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助力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他说。

毕业在即,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王明建已经收到了不少公司投来的橄榄枝。面对现实与梦想,王明建有过彷徨,考虑一番后,他还是决定背起行囊,向西而行。“薪酬和所工作的城市不是职业价值本身,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为之努力的方向和愿景。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一种无愧于内心、无愧于时代的精神!”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洪流,把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祖国发展作为个人的人生追求,老一辈西部建设者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正在新时代学子身上延续传承。

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以来,河北省共计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1.2万余名,今年新招募的1100余名志愿者将赴新疆、吉林、西藏等9个重点省(区)开展服务。

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如今,无数志愿者如散落的蒲公英,飘过雪山草原、戈壁荒漠,带着青春誓言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将青春深深扎根于西部泥土,让梦想在西部旷野中开出了最美的花。

结束采访时,记者问这群勇敢追梦的年轻学子,想要对学弟学妹们说些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词:意义。于他们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在奋斗和奉献中寻找方向,体会成长,感悟人生价值。

什么样的青春,会让人一辈子难忘?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这是奔赴西部、建设边疆的青春学子坚定的。

来源: 央广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