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实习班主任日记》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3 02: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实习班主任日记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如实习班主任的感悟、班级管理经验、与学生互动的趣事等。
2. 结构清晰:日记作文通常包括日期、天气、事件描述、感受和反思等部分。确保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 语言表达:使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注意运用日记特有的口语化表达,使文章更具亲切感。
4. 事实真实:记录实习过程中的真实事件,避免虚构和夸大。真实的事件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5. 情感真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喜悦、感动、困惑、焦虑等。真挚的情感更能打动读者。
6. 体现班主任职责:在日记中体现实习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如班级管理、学生辅导、家校沟通等。
7. 突出亮点: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有趣或感人的事件。将这些亮点作为作文的重点,展现实习班主任的风采。
8. 反思与成长:在日记中反思实习过程中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展现自己的成长。
9. 遵守隐私:在描述学生和同事时,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10. 适当引用:在作文中适当引用相关教育理论、名言警句等,提升文章的深度。
以下是一个实习班主任日记作文的示例:
诗与远方——临沂师专学习生活回忆录(十)费县一中实习日记
费县一中实习日记
临沂师专中文系81级2班 徐占生
1983年4月13日 星期三 (阴 小雨)
实习:3月21—4月17号,共四周时间。
今天是13号,实习的最后一周。
实习将要结束了,在这期间,也零零碎碎的有点儿感受了。
前两个星期,熟悉教材,写教案,试讲。
我的教案也曾三易其稿,三抄其纸。
开始试讲,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十条之多:声音稍低,不够大胆,教态不自然,教案不够熟,教法不够灵活……
惭愧,不甘心,加劲!
读,写,自己找地方试讲。
物理合堂教室,河边,地头上,校花园内,练,讲,讲,练。
嗓子疼,鼻子出火。
吃药。还是练。也有六七遍之多。实习开始。初中二年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先辅导(晚自习)。课前,心跳得挺厉害,在教室里转转。上课。导语说得快了点儿。范读课文,心情不紧张了。声音还算凑合,后边能听清楚。分析课文,提问,板书。布置作业。下课。课后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大家说,讲得还可以。收作业,批改。第二节:总结作业情况,分析课文,写作特点,解决作业。课下,收作业,批改,又批改作文,辅导学生。再后,杨丽、王春梅要讲课,一同去辅导学生。听课。杨丽、王春梅各两节。做了时间记录。又,侯云、王英辅导。听课,侯云第一节。在这期间,整天往返出入于学校和费县一中之间。对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情,感到他们天真、活泼、可爱。马上要结束实习,和学生们分别,心中有一种怅然之感。此次实习,尤感教学之好。虽然有人说:“没有奖金,没有后门儿走。”
但我只记得:
“走你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另:
对待学生是否严厉了点?有的同学说是。我却感觉不为过。以后:注意分寸可也。多表扬,慎重批评。因为他们是初中学生。
4月24号 星期日 晴
昨天——星期六。
晚上,学校放映《心灵深处》,因在影剧院看过,故不再看。感到无聊。不!感到了该到一中去看看学生们。七点钟。我装起用日记本页纸写的赠言——共67 张,每人一张——名人名言,向一中走去。刚到果品公司那边百多步,一辆自行车从身边驶过。停下了——噢!原来是付小燕、王燕二位同学,问他们干什么来,她们说:“找老师,没找着。”我们一块儿向一中走去。路上,谈起对老师的印象,她们说:她们班的一个老师太凶,光打学生。我想:这样不好,不能体罚学生。到校。教室里有五、七个人,物理老师在给两个学生讲题。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了“祝你取得优异成绩”。我说:“写得不错,就是‘成绩’的‘成’字少了个点儿。”那位同学赶紧补上了。坐下来,付晓燕、王燕在我旁边。我拿出了赠言页,她们很高兴,各人拿着,又给没来的要好的同学拿着。因抄错了三个同学的名字,王燕拿出纸,我又另抄了三张,并把发给同学的任务交给了她。在黑板上写粉笔字,画人头。一会儿,单长虹、刘伟等同学来到。李佳等同学在后面做作业。杨德义来了。我提议:让杨老师唱歌听。我们俩合唱了几首歌。单长虹、刘伟合唱,单长虹独唱。她们几个合唱。……断电了,点上蜡烛。一直到九点多。单长虹等同学回家,王燕在校,不回去了。王燕等同学送我们到了校门口。告别,约定:明早九点,到师专玩。王燕说:“老师!good——bye!”我接道:“good——bye!”路上,我跟杨德义说:“和学生在一起,真是快乐!”他说:“和他们在一起,引起了我们的童心!”
今天。早上9点半钟。王燕、付小燕来了,我、张兆庚去门口接她们。先看了一会练球的。然后,领她俩来到教室。在前面,坐下来。王春梅、张兆庚、我,跟她们说话。我拿了临摹的四张花鸟画,写上名,送给她俩。张兆庚买来糖,她们俩说什么也不吃。到后来好说歹说,才吃了几块,并拿出她们买的糖给我吃。让她们唱歌,老掩口而笑:“不会!”“老师唱!”王春梅、昝永清、我、张兆庚一人唱了几首,她俩也合唱了一首。杨德义在一旁击掌作节拍。我给她俩讲了个小故事。我弹舌作板儿,杨德义说快板儿。后来,她们要去找王英,于是,王春梅领她俩去了。后来,王英领她们来到教室。我们赠给她俩每人一张书签。她俩要去找数学系的实习老师。一块去,没找到。她们去女生宿舍。过了些时候,她俩又出来走走。
我领她俩走了走,来到校外河边,问起她俩的家庭情况……数学系的同学来了,谈了一会,她俩到八一级数学系教室去了。此时,是下午两点多。
我告别了她俩,来到教室,趴在课桌上睡着了,直到三点半。她俩大概是3点左右走的吧!
后记自1983年7月师专毕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过39个年头;当在电脑上“敲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已经退休近半年的时间了。老年人常思既往。今日,又发“思古之幽情”——拿过上师专时的日记本,信手翻阅,翻到了回忆、记录在费县一中实习情况的两篇日记,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将日记在电脑上“敲打”了下来——今天看来,当年的日记,记载比较粗疏(现在想来,实习的前三周没随时记日记,大概是因为当时把时间和精力全都投入到“写教案——试讲”中去了),分段颇为琐碎,用词也有不当之处。但为了保留“原汁原味”,只添加了标题和作者的班级、姓名,其余文字和段落,就不再修改了。1981年9月,考取临沂师专后,同学们都明白自己毕业后的分配去向:到县和县以下的中学教学。学校开设的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形式逻辑》、《中学语文教学法》、《党史》、《哲学》……都是为同学们毕业后任教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老师们尽职尽责地授课,同学们认真听课、上自习、阅读,按时完成作业(有关细节,已在《诗与远方——大学生活回忆录》第四章中记载过,这里不再重复)。今天,在日记本上翻到了这一页。1982.10.24,借阅书目《中国文学史》(二)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中)社科院 编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刘大杰(老版本)(唐诗选)上下册《唐诗通论》刘开拓《唐宋传奇选》《唐诗300首》《唐代七绝浅释》沈祖荣《韩、柳古文选》——可见当时老师要求学生阅读的面儿之广……除了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之外,学校还安排同学们走出去,听课学习。继续翻看日记。1982年11月5号 星期五非墨身亦黑无风胡也黄。纵有千条路,也当“孩子王”。在这首“顺口溜”的下一页的下一页上,记录了校外听课的地点,时间,课目,听课要求。一中:上午。课文:《卖油翁》(一节课) 《驿路梨花》城关中学,(下午)《藤野先生》(二节)初中第一册讲评课:1:30—4:30内容上:方法上:长课文短讲上:
严格遵守学习时间。7:50到达一中。7:20出发。下午,一点半上课。一点10分到达。12点50出发。
听课时,不准说话。课间不要议论。带上教材教法、笔记。
《驿路梨花》《卖油翁》《藤野先生》
记得当时讲示范课的,都是中年老师。老师们讲得生动形象,我们听得聚精会神。可惜的是,在日记上没有记录各位老师的尊姓大名——真是不该!……1983年3月21—4月17号,共四周的时间实习,包括了:分组去听费县一中语文老师(对口实习指导老师)的课——选择我们讲课的题目——备课,写教案——请指导老师指教——修改教案——指导老师认可——熟悉、背诵教案——满校园地自己“试讲”——在合堂教室(或者其他合适的地方)小组成员间互讲互评,直到觉得比较熟练——登上讲台,讲课。当时几个同学一组来着?今天翻看日记,回想、推测一下,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大概有我、杨德义、王春梅、杨丽,还有侯云、王英?年代久远,实在记不清楚了——遗憾!第一次去听课和找对口指导老师,都是辅导员杨世传老师轻车熟路地率领着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路走到一中去的。我们这个小组的指导老师,是一位中年男老师。我们先听指导老师的示范课,听老师讲解授课心得和备课、写教案的注意事项;然后,指导老师分派给我们不同的课文,让我们回来各自备课、写教案。当教案的第一稿写好了,我们再到一中,请指导老师审阅。我备课的篇目是说明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当我把写满了20多页16开纸的教案(作业本)交给指导老师,老师接过去,翻开来,一页一页地逐字逐句地审阅。一边看,一边圈圈点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我(我们)认真地看着,听着。把教案拿回来,仔细修改。修改了,再拿去给指导老师看。几易其稿之后,指导老师说:“可以了!”我们兴冲冲地拿着教案回到学校,开始了讲课练习。记得那一天早饭后,我和孟凡成、杨德义、王成文、周仕众、张新海等同学,每人端着各自的教案本子,在中文系教学楼前边的花园里,按照一定的距离散开,开始自我试讲:“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同学们……”辅导员杨老师从楼前经过,听到我们此起彼伏的“讲课”声,会心地一笑:“讲得很热闹哇!”当我们自己觉得练得差不多了,我们一个小组的几位同学,到合堂教室,甚至跑到别的系的空教室里,依次“粉墨登场”……我第一次登上讲台,面对着几位同学,刚要开讲,先前的自信却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正因如此,第一次登台试讲的“效果”是“声音稍低,不够大胆,教态不自然,教案不够熟,教法不够灵活……”于是,各自端着教案,“漫步”花园,开始了一遍又一遍地近乎“疯狂”地自我试讲——直讲得嗓子冒火,口舌生疮!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用两节课(一节课是一次课)讲完各自该讲的课文,然后布置作业,再用课余时间认真地批改作业(包括一篇作文)……自己的课讲完之后,再听本组其他同学的课,以及别的组里同学的课。我记得曾听过我们班的第一帅哥聂宁同学讲的课。讲课的篇目,实在是不记得了。倒是清楚地记着一个细节:上课了,聂宁同学帅气地一仰头,开始讲课。正讲得津津有味,突然被一声“报告”打断——一个女生迟到了(大概五、六分钟),聂宁同学一个手势,意思是:归位吧!那女生进了教室门抬头一看:教室后面坐了一排“新老师”,那女生的脸一下子红成了大红布,赶紧低着头轻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在实习结束后的总结研讨会上(以及后来的实习评语上),对于我们的教学实习,指导老师给予了热情洋溢地评价:备课仔细认真,教学过程完整,知识讲解既全面又突出了重点;爱护学生,教学热情高——指导老师本着爱护、鼓励我们这些实习学生的原则,用了许多褒扬的话语,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实习成绩……实习期间,在讲好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几位同学征得了实习指导老师们即班主任们的同意后,组织初中二年级几个班的同学,举行了一次普通话朗诵比赛。在“预赛”期间,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因身体不适,在家休息;到决赛的那一天下午,实习指导老师抱病前来,坚持观看“决赛”,并对我们组织的这场比赛,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转眼之间,39年过去了!屈指一算,当年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当年初中二年级的付小燕、王燕、单长虹、刘伟、李佳等同学——还有一位男同学,很机灵又有点儿调皮的,可惜当年日记上没记下他的名字,今天只能想起他名字的第三个字“路”——也已经年过半百了!——老师,一别39载,您好吗?同学们,你们也都好吧?2022年10月29日初稿,2025年5月25日增补(全文完)
实习日记 | 学院医学技术系学生在明水眼科医院完成期末考试
近日,学院23级医学技术系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在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完成大学期间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为在校理论学习阶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考场上,学生们奋笔疾书,认真书写离校前的最后一份答卷。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同学们在济南明水眼科医院的见习生活也落下帷幕。见习期间,学生们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了专业技能,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同学们表示,特别感谢明水眼科医院的各位带教老师和工作人员,感谢他们的悉心指导和辛勤付出,提供了专业、严谨的临床教学环境,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接下来,23级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同学们将奔赴各地市,开启为期半年的实习之旅,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依托“校院合作、产教融合”的先进育人模式,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共建“院中校”的阶梯式培养体系。该体系通过“教学—临床—实习—就业”的有机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眼视光技术人才,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祝愿23级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同学们在实习岗位上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实践中锤炼技能,在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