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3 21: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教育管理的读书笔记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书笔记要围绕教育管理的哪个方面展开,如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这样有助于你在写作过程中保持主题的集中和深入。
2. 阅读原著:在写作之前,要仔细阅读原著,了解作者的观点、论述和论据。这有助于你在写作过程中引用原著中的观点和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 提炼观点: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据,为你的读书笔记奠定基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 总结章节内容:对每个章节进行简要概括,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b. 梳理论证过程:分析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对比、归纳等。
c. 总结论据:归纳作者在论述中引用的事实、数据、案例等论据。
4. 结合实际:在写作过程中,将原著中的观点与我国教育现状、个人经历或所见所闻相结合,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 结构清晰:遵循一定的写作结构,如:
a. 引言:简要介绍读书笔记的主题和背景。
b. 主体:分几个部分对原著中的观点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c.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6. 语言
午后的阳光异常温暖,手中轻抚着《爱的教育》。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了,每次读完心里总有些丝丝的感动。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充满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感人至深。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爱的教育》题目吸引了我。爱,是什么?什么是爱?
爱,如午后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就像父母对我们那无私的爱:夏天,冰箱里会有好多冷饮,怕我们热着了;冬天,会都叫我们穿过一件衣服,担心我们冻着了…这一个个不经意的举止,都包含着父母对我们的爱…从书中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害怕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这些,都往往被我们忽略,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认为是最正常的,可是,如果你细细体味,你会感到:人生多么美好,充满着爱。
在《爱的教育》中,作者把爱比成很多东西,可“爱”是宽广无边的。我常常在想,"爱是什么?"可是,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明白爱的意义—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爱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课。“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劁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挫折,困难,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时,我们常常会怨天尤人,感觉这世间的一切都不如愿,感觉自己是一个人,是孤独的,没有人在乎自己,爱自己。甚至有些人会自杀…这些人多么可悲啊!
记得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个来自高知识分子的家庭,最后崩溃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孩子自打出生时,家长给他营造的是理想的教育世界,在他的世界里,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好的。当他一个人去上大学时,身边的人都变了,他觉得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的虚伪!甚至觉得周围的人是多么丑恶他不能接受,就崩溃了。这则新闻告诉我们,父母只在意了教育,没有告诉孩子一只要有太阳,就有阴影。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到那份极为普通的一份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难道不是嘛?
午后的阳光依旧灿烂,抬头仰望太阳,她依然灿烂,温暖。这时,我明白: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要用心体会,爱就像阳光一样永远围绕着我们…
今天花了一上午时间读了一篇朱永新教授的文章,并写了摘抄与批注。
有老师问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每学期都有一个隆重的庆典,进行班级的叙事,为所有的学生颁奖,这与我们大部分学校只有少数学生受到表彰很不一样。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朱永新教授做了详细的解释:新教育每学期期末都要举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它是完美教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最隆重的庆典,一般包括三个重要的内容:班级叙事、生命颁奖、生命叙事剧。
读到这里,当我看到“它是完美教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我就做了一段批注:
【啥叫打造完美教室?
我想就是要把一间教室里发生的事、进行的一些活动,尽量尽力做成有成长价值、有温暖感受、有指引人生的启发、有念念不忘的回忆、有长时间影响力的一个空间或一些活动。
让此处成为:力量的生发地、温暖的感受地、人生谜团的驱散地、幸福生活的策源地。——那这里就可以称为“完美教室”。这间教室里发生的事就是在打造完美教室。
记住:在事儿上打造,才是正确的姿势; 把事儿做好,才有说服力。】
一、班级叙事
“班级叙事”是指:每到期末,全班同学、老师、父母共同参与的一个活动,班主任老师一般会用图片+文字的方式讲述一学期来班级发生的各种故事,如学生们是如何学习的,如何阅读伟大著作的,如何参观博物馆的,如何亲子共读的。
作为班主任,要完成一个完美的班级叙事,关键是平时的资料收集,并关注班级的一些细节。(相当于本学期班级事务的概览回顾)
在这里,我做了第二个批注: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期末的时候往往都有较重的“”复习备考迎考”任务,此类活动,往往无暇顾及。
但,这么好的方案,一定不能弃之如敝履,我们还要用上它:
1、我们可以在没有考试的地方用,比如短期培训学习或者某某专题活动周等,这些时候来用这个方案。
2、它可以被简化为我们个人的工作叙事来做,也蛮有意义的。比如可以把自己平时从开学伊始所写的竞聘演讲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阅读心得、随笔、日记等等,凡是自己经过思考,亲笔写下来的这些内容,简单夹装成册,可命名成自己的《笔下过往》,一学期一册——这些都是个人总结的最佳材料、最真案例,也是最低成本、最方便操作的个人叙事资料积累方式。
当然,对于学生们来说,还可以另加一册《每日生疏难点集》,并作为每日“晨诵”的材料之一,(温故知新很重要。这也类似于以前说的《错题本》之功能),既方便每周回顾,也是自己学习经历的第一手资料。
3、专家说的话、在别处用过的方案,我们虽然不能全部照搬下来、复制下来,但我们只要择其十之一二而用之,就算没有白读、白听、白看。
另外,每一个成长者都应当善于在无秩序的事件、事物中,进行有秩序、有框架地成长——这是自我成长的关键所在。】
二、生命颁奖
朱教授在文中指出,这是在为每个生命颁奖,而不只是为少数“优秀者”颁奖,所以要人人有奖。
朱教授还指出:所颁发奖项的名称,一般都是别出心裁的,是根据这个学期师生共读时,所共同穿越的那些名著中的人物、动物或其它事物来命名的。
如读《夏洛的网》可能会出现“威尔伯奖”、“夏洛奖”。
读《绿野仙踪》可能会出现“多萝西奖”、“铁皮人奖”等。
读到此处,我做了第三个批注:
【我略费周章的抄下这段话,主要目的是想得到并巩固一个启示,就是: 一定要把我们平时每天阅读的内容和受到的启发,与我们的生活场景紧密的联系起来、连接起来、用起来,让文学作品频繁的走进到我们的生活场景当中。——不让每次阅读白费,要把文学作品的内容用起来,让它们产生使用价值,为生活场景赋新意。
实际上,所有阅读的感想心得,都不该被随意弃之,而应该被使用、被试用】
小林有幅漫画叫《生的再平凡,也是限量版》。
朱永新教授指出,为每个生命颁奖,是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每个孩子都应该被颁奖。
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个性不一样,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也不能用一张试卷来衡量所有的学生。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成为更好、更优、更幸福的自己),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生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光色)。
读到这里,我进行了第四个批注:
【朱教授的这三句话,拨云见日,让我们明白了该如何面对个性迥异、参差不齐的每一位学生。
让我们思考我们的育人行为,该如何使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流水线上的“标准件”。
制造标准件,不该是教育者的追求。因为这不利于每个孩子发挥长项。
今后见到每个学习不好的孩子,要常问两个问题:第一,你的理想是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你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三、生命叙事剧
朱永新教授指出,生命叙事剧最初叫童话剧,因为这个项目最初是在小学启动的。所选剧目多为经典童话改编而来。
生命叙事剧所演出的内容,必须来自每个学期的共读书目,每个学期一个剧目。
读到这里,我进行了本篇文章的第五个批注:
【1、这种演出,实际上是深度阅读的视觉化表演形式,是让文学走进生活的一种好方法。
2、即使我们无法做到这种复杂的演出,至少也应该把它简化成孩子们自己本学期的“阅读与心得”讲述活动,使认真阅读的孩子有展示的机会和理由】
四、本篇阅读小结(“践行清单”简报):
1、以学期为单位,把自己所写的竞聘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阅读心得、随笔日记等文字内容,简单夹装成册,作为本学期的《笔下过往》集,一学期一册。
对于学生们来说,还可再增加一个《每日生疏难点》集,并作为本周“晨诵”的材料之一。——温故知新、力量要往难点处用嘛!
2、把共读书目中的人物、动物以及其它事物,以“奖项名称”等形式,让文学作品走进日常生活场景里,被用起来。既巩固印象,又活化文学作品。
3、最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更优、更幸福的自己。而不是考卷下的毫无生机的标准件。——而且是当下、现在就幸福起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