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抢险烈士观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3 23:56

写作《抢险烈士观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抢险烈士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抢险烈士的英勇事迹展开,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慨。
2. 结构安排:一般来说,一篇观后感作文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安排: - 引言:简要介绍抢险烈士的事迹,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详细描述烈士的英勇事迹,结合自身感受进行分析和评价。 -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和感慨,提出自己的感悟。
3. 语言表达: - 运用生动的语言,将烈士的英勇事迹描绘得栩栩如生。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4. 情感表达: - 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和感慨,如悲痛、敬佩、感慨等。 - 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表达对烈士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 保持情感的真挚和真挚,避免矫情和做作。
5. 观点明确: - 在作文中明确表达对烈士的评价和观点,如勇敢、无私、奉献等。 - 避免模糊不清或过于主观的观点,确保文章观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6. 举例说明: - 在描述烈士事迹时

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的生命凯歌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已在荆州大堤上奋战七昼夜的李向群,缓缓举起右拳,在滔滔洪水声中,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8年8月22日,这位军龄20个月、党龄8天的解放军战士,倒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在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李向群烈士纪念广场的雕像前,不时有人瞻仰。不远处的一条巷子深处,便是李向群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李向群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96年底,对军营充满梦想的18岁李向群,又一次向父母提出了参军的要求。彼时,在改革开放政策和海南经济特区地域优势下,李向群家创办的服装加工厂和两个服装批发店生意红火。李向群帮助管理家中的几辆车,小小年纪就能赚不少钱。父亲李德清明白儿子的心意,鼓励儿子报名应征。

当年12月,李向群来到原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9连,成为一名英雄部队的新兵。

“从一名地方青年到合格士兵,再到优秀士兵,来自特区、家境优裕的李向群让身边的战友刮目相看。”“李向群连”现任指导员王仕鹏说。

1997年,李向群先后获团、营、连3次嘉奖,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1998年4月,由于在铺设光缆施工任务中表现突出,李向群荣立三等功。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一曲《为了谁》20多年来传唱大江南北,让人们始终怀念在1998年特大洪水抗洪抢险救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

那年,李向群所在部队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我必须回部队,上前线!”正在家中休假的李向群这样告诉家人。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抵达灾区后,李向群递上入党申请书,要求参加党员突击队。14天的抗洪战斗中,他跳入洪水检查管涌,左脚被划伤、血流不止,仍强忍疼痛不下一线;他连续奋战14个小时,直到高烧不退、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地,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他拔掉输液针管跑到大堤,运送数十包沙袋后,再次晕倒在大堤上……

1998年8月21日上午,听到紧急集合的哨音后,李向群又从病床上爬起来,坚持加入抗洪队伍。10时左右,他第3次晕倒,村民把他扶到阴凉处。缓解后的李向群继续坚持战斗,但因极度虚弱疲劳,第4次晕倒在大堤上,再也没能醒来……

“我要上大堤!”这是党龄仅8天的共产党员李向群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从海南匆匆赶来的李德清、王玉琼夫妇,抱着儿子的骨灰盒,登上了儿子入党宣誓的堤段。

“爸爸来替你完成未尽的职责!”年过半百的李德清穿上儿子的军装和陪伴了儿子人生最后14天的救生衣,奔上大堤和官兵们一起背运沙袋、加固堤坝。强忍悲痛的王玉琼在9连临时住宿地,含泪为官兵们洗衣缝被、洗菜煮饭……

返琼前,李德清、王玉琼夫妇拿出两千元,代儿子向党组织交了入党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并将各方捐来的两万元慰问金赠给灾区群众。

李向群牺牲后,原广州军区授予他“抗洪勇士”荣誉称号,并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李向群班”,所在连为“李向群连”。1999年,中央军委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他的英模挂像,被张贴在全军连级以上单位。

“家富不忘报国,矢志不渝为民。”20多年来,“李向群连”一代代官兵接续传承“李向群精神”,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集体三等功17次。

连队一楼排房的门口,挂着“李向群班”的标志。走进排房,英雄生前睡过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班里的战士每天晚上睡觉前把英雄的被子打开,早上起床再叠好,就像他从未离开一样。

“英雄战友虽已牺牲,但他始终活在我们心里,活在我们身边。”“李向群班”现任班长张雨飞说。

(新华社南宁6月11日电记者于晓泉、刘一诺)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2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观《烈火英雄》有感——紫竹派出所民警周燕

为进一步增强全体警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传播红色正能量,8月7日晚,紫竹派出所所长王文华组织全所民警、职工、辅警及部分家属到万达广场观影《烈火英雄》。

该片根据鲍尔吉原野长篇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源于“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上上下下团结一心,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

滨海市海港码头发生管道爆炸,整个罐区的原油都顺着A01油罐往外流,化成火海和阵阵爆炸,时间就是生命,火势蔓延,威胁着全市、全省、甚至邻国的安全,一时之间造成全民恐慌,市民四处奔逃,此时却有一辆辆的消防车逆向冲进火海,一支又一支的消防队伍直赴火海的心脏。

这支铁一般的消防队伍里面有新婚消防员徐小斌夫妻从婚纱照现场赶来;有因任务失败,导致手下队员死亡,从此患上火灾PTSD患者原消防队队长江立伟在参加儿子家长会一接到通知便奔赴现场,也有因江立伟的失职成为队长却不被父亲认可的马卫国,还有三个月便退役的小青年郑志......



就是这群可爱的人在炎炎夏日,顶着高温酷暑,穿着厚重的防化服,第一时间出现在了抢险救援的第一线,冲锋陷阵在生死的边缘,每一次的出动,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就是这群可敬的人,用热血用生命保家卫国,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将群众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为公,英勇无畏,职责之所在,心之所在,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我们阖家欢乐,尽享天伦之乐时,他们仍然工作在岗位上默默无闻,保护我们的安全。



就是这群无畏的人,用日日夜夜守护着我们,他们生活在水火之间,生活在半醒半眠之间,生活在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亲情与大义之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正在负重前行,他们用手中的水枪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坚定不移的誓言,用青春和生命的代价塑造了无数个“不凡”和“伟大”。

他们也有家,“我只是想活着出去,见我的老婆孩子”“爸,对不起”......但他们身穿制服,毅然决然的选择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灾难做斗争。

他们也想要一家团聚,像新婚徐小斌,想要呵护陪伴自己的另一半,像江立伟,想给儿子做最好的榜样,陪着他上学下学开每一个家长会,像马卫国,成为父亲的骄傲,得到认可和肯定,一家人其乐融融,像郑志,想要退役回家陪伴父母共享天伦,在别人看来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愿望,还来不及实现就被大火残酷的吞噬,他们是千万人中平凡的一个,也是芸芸众生最可爱的一个,但是因为共同的信念,他们凝聚在一起并肩负重前行,用血肉铸就了岁月静好。



看完《烈火英雄》,就会明白,“再深的水是泪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通过观影,全所警员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和道路,纷纷起立致敬,表示要以更加高昂的斗志与顽强的精神投身到接下来的工作中,无怨无悔,无畏无惧,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最后,向无数的“烈火英雄”致敬!

(作者:紫竹派出所 周燕)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