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04:49
写作核心提示:
大学新生开学讲话作文注意事项:
一、明确主题和目的 1. 确定讲话的主题,如欢迎新生、介绍学校情况、分享学习经验等。 2. 明确讲话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新生、传递正能量,还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学校、适应大学生活。
二、了解听众需求 1. 了解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困惑,以便在讲话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2. 考虑新生的年龄层次、专业背景等,使讲话内容更具针对性。
三、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1. 确保作文结构完整,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2. 正文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如学校介绍、学习经验分享、生活建议等,使内容更加有条理。
四、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 1. 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真实、生动的故事,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2.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确保新生能够理解。 2. 避免过于主观的评价,尊重不同观点。 3. 注意讲话的节奏,避免过于冗长或过于简短。 4. 结合实际案例,使讲话内容更具说服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大学新生开学讲话作文的示例: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大学的一名
今天,美丽的清华园又迎来了3000多名新主人。秋色如画的园子,因你们的到来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你们幸运地成为110周年校庆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将见证越来越好的清华,也将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你们当中,有来自上海、因病休学一年、历经两场大手术后重新站起来为理想而奋斗的周怡冰同学。有来自河南、在家乡遭受暴雨洪涝灾害时主动担任抗洪抢险志愿者的崔乐言同学。我们从周怡冰、崔乐言同学身上看到了你们对梦想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祝贺全体2021级本科生同学圆梦清华。我相信,你们将在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奋进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光彩!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伟大建党精神辉映着真理和理想的璀璨光芒,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
精神是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的凝结和呈现。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精神力量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人的生命力生发于精神世界,是生长和创造的力量,并因自我修养和外界磨砺而更加强大。强大的生命力成就了个体生命的不朽、民族血脉的永续和人类文明的辉煌。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任何境遇下都保持蓬勃的生命气息、丰盈的生命状态和坚强的生命意志,让生命力永远鲜活、永远旺盛。
勇毅坚韧的品格赋予个体顽强的生命力。个体生命力是激流巨浪里永不言弃的拼搏,是崎岖长路上风雨无阻的跋涉。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其名著《老人与海》中,描述了一个外表消瘦憔悴、内心却无比强大的老渔夫在大海中与大鱼殊死搏斗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的不屈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老人与海》描述的那种精神,确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难,而正是在战胜这种困难的过程中,不朽的生命力才得以彰显。1913年考入清华的潘光旦先生,因摔伤引发骨结核,在17岁时右腿截肢。但他坚持勤学苦读、不改坚强乐观,“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英文更是全级之冠”。新中国成立后,潘光旦先生不辞劳苦,拄着双拐跋山涉水,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为我国社会学、民族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同学们,希望你们以敢于直面一切挑战的勇毅,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坚韧,在人生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一往无前。
自强不息的精神赋予中华民族磅礴的生命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在对天地万物运行发展规律的体悟中,形成了自强进取、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因为这种奋斗精神,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伟大文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陷入了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面对艰难的国运大声疾呼,“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为挽救“神州陆沉”、实现“再造中华”而英勇献身。李大钊等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唤起了人民的觉醒,铸就了民族精神的丰碑。中华民族正是凭借磅礴的生命力、深厚的凝聚力、超常的忍耐力、巨大的创造力,一次次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学们,希望你们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的生命伟力,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守望相助的大爱赋予人类无限的生命力。人类在自身漫长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这种大爱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为集体的奉献和牺牲。这种大爱将个体脆弱有限的生命紧紧团结在一起,使人类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今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了“更团结”,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和衷共济、携手向前的美好心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我们只有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才能战胜疫情、共克时艰。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灯塔,青年代表人类文明的未来。在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挑战面前,大学要用科学精神和开放胸怀撑起人类未来的一片蓝天。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青年要树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坚信,守望相助的人类一定能够共渡难关,一定能够让地球家园永远生机勃勃、让人类文明永远熠熠生辉。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曾说,“生命力是非常活跃的。生命力带来的欢愉可以抵消人们面临的一切艰难困苦。它使生活值得过,因为它在人的内部起作用,用它本身的辉煌火焰向每个人的处境放射光明”。活跃的生命力让我们不畏艰险、昂扬向上,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同学们,你们要永远葆有顽强的生命力,让生命之光在奉献民族复兴、守护地球家园的过程中更加明亮,穿透时空、照映人间。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以后,清华就是你们新的家园。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生机盎然,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9月20日消息,今天是北京大学迎来2020年开学典礼。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德才均备 学以成人。全文如下
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大家考入北大,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并向伴随你们一路拼搏的父母、老师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疫情原因,有一些在海外的同学不能到场,但学校始终牵挂着大家,将尽最大努力,做好线上教学,希望我们能早日在燕园相见。
今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平静祥和的生活,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进程。
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对于同学们来说,这场抗疫斗争正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社会课。大家不惧风雨,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同进步成长。
从你们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北大人”就成为大家的新身份,这也意味着新责任、新使命。
我记得四十多年前,原北大历史系主任、史学界的一代宗师邓广铭先生,在对我们进行入校教育时讲到:自己年轻时和大家一样,十分向往北大,“醉心于北京大学,成了一个北大迷”。入学后,通过一些大师的言传身教,他深感“天下之学术聚于北大”,并表示“这怎能不成为促使我天天向学、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邓先生的这一席话也仿佛是讲给今天的你们。
你们当中,既有朝气蓬勃、憧憬全新生活的本科生,也有沉于思考、醉心于科学探索的硕士生、博士生。不论是老同学还是新面孔,北大厚重的历史、优良的传统都将是你们拼搏奋斗的动力源泉,都将会指引大家明确成长的方向,探寻成长的道路。
“德才均备、体魄健全”,是北大核心的育人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家要深刻认识它的内涵,做新时代的北大人。
首先,做新时代的北大人,就要抱定宗旨,坚定爱国信念。
蔡元培校长曾提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一百二十二年来,北大人用知识、思想和生命服务于祖国,“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每一个北大人的血液中。
在这次疫情中,北大人一如既往、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以精湛的医术、无私的奉献、决胜的信念,生动诠释了北大人的初心与使命。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校友钟南山院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一大批北大医护工作者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三家北大系统医院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这是党、国家和人民对北大人抗疫贡献的高度肯定,也是北大医学人勇挑重担、大爱无疆的集中体现。
在今年7月的毕业典礼上,钟南山院士作为校友代表作了发言。他说,自己已经为祖国健康服务60年,还希望为祖国再服务若干年。从17年前“非典”期间那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我这里来”,到今天的“抗击疫情,医生就是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这就是北大人的赤子之心和责任担当。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希望同学们传承好北大的家国情怀,自觉把奋进的脚步与国家发展的脉搏、民族复兴的进程同频共振,把成长的根基打得更牢、扎得更深。
二是博学慎思,面向时代课题。
当今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病毒传播等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各国紧密协作,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未来充满着未知。同学们要登高望远,站在时代前沿,以立足于解决人类发展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这样的高度,开始自己的学习与探索。北大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学,这为大家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资源和良好条件。
两年前,生物物理化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谢晓亮院士全职回到北大。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在新冠抗体的研究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回顾求学之路时特别提到,当年他在北大化学系读书的时候,就广泛涉猎,旁听了物理、数学等很多院系的课程,这为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要沉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既要聚精会神、刻苦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也要拓展跨学科视野,建立更加多元的知识储备,为创造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打好根基。
同学们还要有放眼世界的胸怀,越是在动荡复杂的背景下,越要积极面向世界,当好连结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希望大家不仅要通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祖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汲取文化自信和底气,也要了解并尊重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彩,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扎实的基础、渊博的学识,从中国和世界的互学互鉴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投身促进国际社会发展的进程。成为继往开来、引领未来和建设未来的人才。
三是做新时代北大人,要坚毅执着,不畏艰难挫折。
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不经风雨就难有真正的成就。你们都是经过寒窗苦读,以优异成绩进入北大的,在未来的求学和成长道路上,不但要有情商和智商,还要培育自己的“逆商”,也就是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和处理方式。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20世纪40年代,费先生和同事们在云南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他曾描绘当时的工作环境,“地板踩上去嘎吱作响,墙缝里藏着小虫,叮得人浑身发痒。”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想的是“怎么把中国搞好,人民怎么富起来”,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
迎新那一天,我看到你们中的一位女同学,拖着行李风尘仆仆前来报到。后来得知,她是一个人从喀什辗转坐了3天的火车才来到学校的。一周前,我在昌平新校区看望参加军训的同学们,虽然军训比较艰苦,但是大家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我想,这些经历都会使你们终生难忘。
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面临环境适应、学习压力、个人情感等各种现实问题,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希望你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顺境中不浮躁,遇到挫折不消沉,乐观向上,勇往直前,才能学有所成、学成大器。
四是学以成人,涵育道德品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018年,在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学校承办了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是“学以成人”,(英文是 Learning to Be Human)。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人生命题。“学以成人”中的“成人”,是指在知与行的展开过程中成就和完善“人”的自身。
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提出,培养高尚的人格,一要“诚”,二要“敬”。诚,就是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诚心诚意,诚实守信。敬,指的是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诚、敬二字是修身之要,立德之本。
要加强人格修养,还要做到“敬师爱友”。古人讲,“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涉险之有助也。”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在北京大学这个大家庭里相聚在一起,是十分难得的缘分。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深厚的情谊,这将是你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最后,我还要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体育运动的真谛,是通过顽强拼搏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超越。早在1905年,京师大学堂就举办了第一次运动会,并发布文告说:“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一个多世纪来,北大校园体育蓬勃发展、硕果累累。近年来,山鹰社成功登顶珠峰、享誉世界,学生篮球队等多支高水平队伍屡创佳绩,近五十个体育类学生社团异彩纷呈,“北大杯”“五四长跑”等品牌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希望大家既要学习科学文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全身心,保持阳光向上的状态。当前疫情仍未结束,大家更要多运动,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防疫工作。用健康的体魄让大学生涯更加充满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
同学们: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你们怀着远大理想,在美丽的金秋时节相聚在燕园,你们的生命中从此将永久地烙下北大的印记,同时也将承担它带给你们的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衷心祝福大家在北大历练成长、不断进步,德才均备、学以成人,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谢谢大家!
来源:澎湃新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