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10:27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工作心得和工作总结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目的": - 确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反思、向上级汇报、还是为了团队交流。 - 根据目的调整内容的侧重点。
2. "结构清晰": - 采用清晰的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尾。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背景和写作目的。 -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工作内容、心得体会和总结。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展望或建议。
3. "内容具体": - 避免空洞的口号和泛泛而谈,用具体事例和数据支撑观点。 - 描述工作中的具体任务、遇到的挑战、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
4. "客观真实": - 客观反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不夸大也不贬低。 - 诚实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包括优点和不足。
5. "反思与总结": - 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出可借鉴的方法。 - 对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6. "条理分明": - 使用标题、小标题和项目符号等,使文章层次分明,便于阅读。 - 每一段落应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
7. "语言规范": - 使用正式、专业的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本篇借用了年终总结的框架,但不仅仅是一年的工作总结,而是对从事教师工作的多年总结。有经验也有教训,在此总结分享,抛砖引玉,交流共勉。
(今天是2022年最后一天,是近期年终总结、工作总结的最后一篇,总结一下曾在校任教六年,校外培训代课七年的工作情况吧。)
任教工作情况
从20**年,无意中看到某职业院校的招聘信息,点燃了我心中一直想上讲台想当老师的想法。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有的,我都说不清。
但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并不喜欢当老师,觉得老师这个工作一眼望到底,没有神秘感,不是我的追求。当当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希望我高考志愿也填师范时,我表面答应实际上一个没填。即使大学毕业、硕士毕业都有人选择当教师,我还是无动于衷,在多个职业职场奔波多年后,才发觉自己越来越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似乎很适合我。
总之,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站在讲台上的那种感觉。哪怕自知才疏学浅,也会倾尽所能来上好一堂课。下面是我多年来的代课情况。
(1)从20**-20**年在四川**学院任教五年,从20**-20**年在**学院兼职任教一年。
期间讲授多门课程,具体有…、…等五六门课程。
从拿到高校教师资格证的那年,就开始在机构接考证课程、培训课程。如教师资格证、自考、专升本课程等。还录制过一系列营销管理课程,以及去……等企业上过几天课。
取得成绩及心得体会
取得成绩不敢说,毕竟半路出家、半瓶子水,勉强代一些基础课。职业院校讲求双师型,毕竟有多年社会工作经验,也通过培训拿到了SYB培训师合格证等。在校期间通过培训考取了高校教师资格证,评了大学讲师,申请了多项科研课题,发表了多篇论文,也获得了什么课程优秀奖、员工优秀奖等。但这些都不算什么,让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基本每周授课课时都在20节以上,授课学生每学期平均在四五百以上。记得有那么两三年,代创新创业课以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都是200人的大班,每学期授课学生数量基本在一千以上。但其实我觉得这种大班课的效果不如小班课,很难兼顾每个同学。
心得体会:做了这么多年教师,就谈几点我的收获或者心得体会吧!
1、授课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待生。这不仅仅是教师,任何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尽力做到这一点。当然,对管理者的要求更多,要做到分工分酬的公正,才能做到真正地激励。而面对学生,也是如此。为了做好激励,我采取的是分组教学,小组分数+个人分数=50%的平时成绩。小组每学期都有各种任务,部分任务要做PPT汇报。汇报人和小组自选的劳模额外加分。但汇报内容和汇报表现分数占比高。这部分占总分20%。然后考勤占比10%,课堂发言表现占比10%,作业实训报告等占比10%。不会私下加分,全在课堂或课间加分,公开透明,对分数有疑问当场提出或课间提出。课堂发言也是尽量选择问题少、分数少的同学。每学期都有抓补考的学生,但一直没出现对成绩有异议投诉等情况。而且这种模式,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每学期评教靠前。当然,肯定些学生不喜欢,比如有些学生觉得这样下来分数有些就很高,有些就很低,但他也不能说不公平,人家的分数也是靠自己的积极表现、努力完成任务等挣来的。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地公正公平,扪心自问也做到了一个统一的标尺下一视同仁对待。
2、一定要多互动。提到我上面采取的分组项目化教学方式,每堂课都有不少加分项,总之表现积极的,做的好的都会不定期加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差,有些时候都喜欢缩到教室后面坐,我上课前会喊着往前坐,部分动了。还有不动的我也不强迫。但我讲课时候就手持激光笔,戴着小蜜蜂,站在后面讲,坐在想睡觉的也睡不成。也会直接给前三排加课堂表现分。总之,都是不定期的措施。当然,互动更重要,台上干讲自己累,学生累。所以多提问,翻转课堂,讨论。记得有次自己身体不舒服,又不想让他们上自习,就当场喊了个学生讲他对知识点的理解,竟然讲的很好,紧接着的知识点竟然又有人抢着讲。我想,这也是长期互动后慢慢锻炼出来的吧。
还有不少心得,但为了体现这两点的重要性,其他比如授课技巧,个性化风格、做好设计布局、上课逻辑、金字塔课堂流程等就以后有机会再谈。
问题分析、改进措施
授课多年,自己的嗓子不好使了。可能还没学会如何轻松而有力的发声。普通话也说的还不是很标准,这些都需要不断提升。
另外,授课过程中还是很容易越讲越多,越讲越累,这个毛病以后还是要注意。毕竟有些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很强的互动或者设计实践训练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
下一步个人工作计划
很遗憾目前不在学校了,这两年校外代课也少。从学校出来的这两年进入新的行业也在适应阶段,新工作比较费心费力。但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培训,觉得自己其实还是更适合做教育培训。如果在嗓子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会做下去。
下一步计划,就是有空有机会就做好直播课堂吧!敬请期待我的直播和视频课程。感谢大家!希望能给个关注,想听哪方面内容,我可提前备课开讲(当然,还是要我懂的或者能懂的方面)!
忙碌的工作,总是会让人有额外的收获,关键就是你要经常总结和反思。
我们干工作,其实就像教员所说的过河一样,过河是目的,但是如何过河,是趟着水过河,还是乘坐渡船过河,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也就是说,目的虽然重要,但却离不开方法论。干工作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和逻辑,没有方法论,势必会事倍功半。
下面这几点思考,都是最近工作中的总结和反思,虽然没有多么高大上,但都无比深刻,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地方。
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安排了出去,他就是不安的,他就是期望下属及时反馈和汇报的。
前些天,领导交代了一项工作,因为手头的工作比较多,也就没有立即去推进,但是工作是在计划之中的。结果刚过了一天,领导就追问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搞得我措手不及。你不能说“没搞”吧,那样领导会觉得你不重视,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忽悠”了一下领导。
领导追问后,我马上就着手了这项工作,快马加鞭在次日给了领导更为准确和详实的反馈。
其实,领导交代的这项工作,并不是多大的事情,马上就可以推进落实。但是因手头的工作比较多,就拖延了一下,结果搞得领导反过来追问,其实挺被动的。
要知道,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反过来追问,那就是你作为下属的工作汇报不够到位。
事后反思,我发现:领导交代的事情,不管大小,还是要排在最优等级上。其他工作你干到什么程度,领导并不知道,只要按时间截点完成就好;但是他所交代的工作,若是没有及时推动,那他就会马上知道,甚至还会担心你的工作态度。
可见,把领导关心关注的事情着力干好,才是干工作的捷径,也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
领导交代的工作,立即去办,这是你的态度;而及时反馈和汇报,才是你的执行力。
时间跨度稍长的事情,可以分阶段及时反馈和汇报,完成之后再全面汇报;而那些马上就可以落实的事情,则可以及时反馈汇报,以体现你的工作态度和执行能力。
把领导交代的事情放在最优等级上,其实就是为了在落实以后及时反馈和汇报。而且,你立即着手处理,还能避免工作被动,防止自己的工作节奏被打乱。因为你是主动汇报的,而不是领导追问才反馈的。
领导交代的那项工作,我在次日加班加点推进落实以后,马上做了反馈和汇报,能够明显感到领导很开心很高兴。
另外,我还收获了一个的深层感悟,那就是不管你的职级多高,不管你跟领导的关系多么好,不管领导交代事情的大小,你都应该在工作上加强请示和汇报,而不是因为你职级高了,或者跟领导关系比较近,而忽视了一个下属该有的最为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们应该明白,在领导面前,我们永远都是一个下属,要想得到领导的尊重,要想持续维护好与领导的关系,那就应该注意这些细小的方面,让领导知道你对待工作(领导)的态度永远都是端正的,你的自我摆为永远都是清晰的。
很多工作能不能及时推进,并落实到位,其实很多时候是跟管理者的安排是有关系的。
最近的工作中,我就发现,要想提升工作推进的力度和成效,作为管理者(领导),一定要将工作安排得足够明晰,以确保下面的人能够清晰准确地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时候完成,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程度。
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将工作安排得清清楚楚,没有歧义,才能确保工作及时推进和落实。
比如,你跟下属说“这个事情,你们落实一下”,就没有“这个事情,你们明天上午就组织去办,后天之前全部完成”。
模棱两可的安排,会导致下面落实的人产生歧义,因为他们也会根据手头工作的情况进行统筹(当然也有的人是懒散懈怠),所以为了防止下面的人拖沓或者将工作置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明确告知他们这项工作需要马上就办,以及什么时候需要结果和反馈。
其实,在前文中,我的领导就安排得比较模糊,然后我就将工作置后了。
但是,作为下属,我们不能去要求领导,只能将领导交代的工作排在最优。但是,作为领导(管理者),我们就可以要求自己了,要求自己将工作安排得更加清楚和明晰,以确保下属正确领会意图,并马上推进落实。
1.领导交代的事情,要排在最优,其他事情则可以灵活把握;
2.领导交代的工作,要区分情况及时反馈和汇报,不要让领导追问;
3.作为管理者,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清楚和明确。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