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22:5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食用菌种植项目计划书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项目背景与目的: - 简述食用菌种植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 - 明确项目种植食用菌的目的,如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
2. 项目选址与规模: - 分析项目选址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 - 确定项目种植规模,包括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等。
3. 技术与设备: - 介绍食用菌种植所需的技术,如菌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 列出项目所需设备,如菌种培养室、接种室、出菇房等,并估算设备投资。
4. 资金预算与筹措: - 详细列出项目所需资金,包括土地租赁、设备购置、人工成本、菌种购买、水电费等。 - 说明资金筹措方式,如自筹、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
5. 生产流程与管理: - 介绍食用菌种植的生产流程,包括菌种制备、接种、培养、出菇、采摘、包装等环节。 - 制定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规范、有序。
6. 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 - 分析食用菌市场的供需状况、竞争对手、价格走势等。 - 制定销售策略,包括产品定位、销售渠道、价格策略等
49个大拱棚,两个恒温大棚,一个蘑菇产业展览馆,每个拱棚一茬能产羊肚菌1700多斤,大球盖菇能到7000多斤,基地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带动150多农户增收致富,稀有新品种蘑菇试种成功……
让西朱村村民引以为傲的产业基地。
这里是新泰市谷里镇西朱村的大球盖菇产业基地。7月底,天气闷热潮湿,棚里已不适合蘑菇种植,但却适合种辣椒,也适合基地负责人讲“菇事”。
前些年,西朱村挺乱,村里不仅没有产业,还有150多万元的外债。2017年,在外做生意的村民朱勋回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那年他刚满30岁。
怎么才能补上外债的窟窿、让村民富起来呢?这愁坏了刚上任的朱勋。“2020年,当时镇里组织各村负责人外出考察,我一下就相中了种蘑菇。” 朱勋说,“考察回来后,经过充分商议,我们村两委成员就筹了20多万元的资金,在村里林下种了30多亩的大球盖菇,没成想一次成功,当年亩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朱勋在刚刚建成的高标准恒温大棚内查看情况。
初种蘑菇就一炮打响,让朱勋备受鼓舞,扩大规模是必需要做的。但林下露天种植,不确定因素太多,为保证收益稳定,他们开始计划设施栽培。2021年,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朱勋向市农业等部门了解相关政策,并积极争取第一书记资金、万村共富项目资金及国家相关配套资金,陆续建起了49个大拱棚、一座配套冷库,并购买了相关蘑菇初加工设备。经过努力,西朱村蘑菇种植基地初具规模,种植品种也增加了。
为充分提高土地、设施利用率,朱勋与村两委成员共同研究出了“菌菜轮作”模式。11月份,棚里种上蘑菇,来年4月份蘑菇采收结束;4月底5月初,拱棚里种上市场畅销的朝天辣椒;辣椒收完后整翻土地种土豆,来年三四月份土豆上市。菌菜轮作,既防止了重茬,又培肥了地力,年亩均收入超过7万元。
为配套食用菌及蔬菜产业发展,2020年,西朱村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让村民都参与进来,共同致富。同时为进一步拓展食用菌成品、菌种、菌包等产品的销售及开展对外技术服务,2021年,该村又成立村企——泰安市宏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同年该村与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为新品种引进、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智力支撑。
基地建起来后,日常管理需要很多劳动力,本村及周边村民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村民成了产业工人,开始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村集体年收入也超过50万元,西朱村产业“蘑力”开始凸显。
村里的老年人正在棚里拔草,他们平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目前,西朱村更多精彩“菇事”正在不断呈现。新引进的红托竹荪、黑皮鸡枞、金耳、榆黄菇等四个新品种蘑菇试种成功;国内已发展起30多个加盟种植基地;两个高标准恒温大棚已建设完成,年可生产四茬高品质蘑菇,一个棚年产值可达60万元;蘑菇酱、蘑菇冻干、蘑菇脆片等蘑菇深加工车间正在规划中……
朱勋展示基地内的蘑菇深加工产品。
因西朱村班子有能力,产业有“蘑力”, 2023年4月,谷里镇党委成立西朱片区联合党委,朱勋担任联合党委书记,带动周边东朱、南朱两个村,实现“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并为打造食用菌小镇强产业、打基础。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赵洁 孙其远 赵晓宇
近日,由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委区政府与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驻潮南区工作队联合引进,深圳万雨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汕头万雨食用菌产业园在成田镇举办开工仪式。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将推进潮南食用菌产业发展。
据了解,汕头万雨食用菌产业园是驻潮南区工作队自2023年入驻以来,主导从宝安区招商引进的第一个高科技农业项目,也是以“总部+基地”形式从宝安向潮南有序转移的第一个项目。项目集菌种研究、菌种培育、菌种生产和食用菌种植技能培训为一体,计划总投资9000万元,规模可年产菌棒约2000万棒,可供1000个移动方舱出菇。
接下来,项目方将通过潮南全区推广分布式智能化移动方舱出菇,实现食用菌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模式,建成食用菌全套成熟产业链后,预计年产鲜菇7000吨以上,年产值近1亿元以上,每亩土地年增收入超过5000元,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个,同时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包装、运输、菌包处理等企业发展,间接带动当地就业创业近500人。(来源:潮南在线)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