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5 01:49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员工素质评价自我评价注意事项
正文:
在进行员工素质评价自我评价时,以下事项应当特别注意,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客观真实性": - 确保评价内容真实反映自己的工作表现和素质,避免夸大或贬低自己的能力。 - 使用具体事例和数据来支持评价,避免空洞的描述。
2. "全面性": - 评价应涵盖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 不仅关注工作成果,也要评价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
3. "具体性": - 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如“较好”、“一般”等,应具体说明自己的表现。 - 描述具体的工作场景、行为或成果,使评价更具说服力。
4. "自我反思": - 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 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亮点,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5. "积极正面": - 尽量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 对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应着重描述如何克服和解决,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6. "针对性": - 根据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评价。 - 结合公司文化和岗位要求,突出评价与岗位匹配度。
7. "谦虚谨慎": -
“李顾问,我看薪酬体系设计里有两个评估流程:一个是岗位价值评估,一个是能力素质评估。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区别?在搭建的时候怎么应用?”
“它们评估的是不同方面,岗位价值模型是评估一个岗位在公司内部的价值,能力素质模型是评估某一个员工符不符合公司人才价值观。”
这两个评估模型在真正应用的时候还是容易乱。了解这两个评估流程的内核,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才是关键。岗位价值评估之前已经讲过(见《公司岗位价值是怎么评定的?》),我们主要来讲解能力素质模型。
能力素质模型,顾名思义是为了评估能力素质而搭建的指标模型,一提到能力素质,评估对象就不可能是岗位了,而是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人才评测。不过这个人才评测和我们常用的360评测还是有区别的:360评测是全面评价一个员工的整体素质,而能力素质模型就是评价一个员工符不符合公司对人才的要求,说白了就是看他是不是咱自己人,所以能力素质模型更像是公司的人才画像。加之它是与岗位价值评估模型配合使用的,两者之间就不能有重合。
再来看一下岗位价值评估的五个层面:
·资源调配权限。
·管理范围。
·岗位工作难度。
·任职要求。
·其他能力(沟通、学习、领导能力等)。
能力素质模型的评价指标多元化,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见表-1。
两者的指标一对比,就很明显能够看出差别,印证了我说的能力素质模型关注的是人才本身。
原因很简单,这一代年轻人的个性突出,工作内容也逐渐多元化,那么我们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像老一代国企那样听话就行,而是要发挥员工自身的天赋并尽量与岗位职责相匹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你让一个有着社交恐惧症、沟通能力比较差但数学能力很好的员工去做销售,那场面估计和北京二环的晚高峰一样让人堵心,但如果把这个人放在研究岗位,他就能如鱼得水。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就是这个道理。你想想,如果公司所有的岗位都能有与之非常契合的员工胜任,那工作效率的提升是不是会非常喜人?
而且,同岗同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种形式造成公司内部死气沉沉、毫无斗志。同一个岗位中,一定有人能做得好,有人做不好;有人很努力,有人消极怠工;有人一心升迁,有人知足常乐。我们不去评价是非对错,我们要做的是给真正努力的人更好的回报,让所有人知道,努力就会得到更多。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不是所有人努力就能有好的效果,有些人非常玩命,天天最后一个离开,但是成绩还不如某个云淡风轻的员工,原因就是不适岗,自身的能力素质不能和岗位相匹配。有的时候光努力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发现并调岗,否则员工就会产生怀才不遇或者觉得不公平的负能量,这种情况特别普遍。员工不会去想自己不适合这个岗,或者说他即使知道,也不会这么去说,只会和别人表达:“你看我天天那么玩命,谁谁谁就知道偷懒,但居然赚得比我多,升迁比我快。”你别指望听到这番话的吃瓜群众能明辨是非,那是不可能的,长此以往,公司内部就会出现不和谐现象,甚至内部矛盾。
因此,能力素质模型就是一个让你发现岗位里最适合此岗位职责的那个人,并且可以反向为一个员工挑选最适合岗位的模型系统。其指标,就要根据公司对于人才的定位进行划分。
推荐阅读 ☛ 「链接」
1.指标权重
根据指标的受重视程度进行分类,这相对简单,见表-2。
2.指标内部的横向评分
同一指标下,不一定所有的选项得分之间是等差数列。见表-3,如果公司只要本科以上,并且非常重视博士,那前三个指标——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就可以删掉,换成本科、硕士、博士,然后将博士的得分拉高,见表-4。
如此操作,同一岗位博士学历的员工的综合得分就会明显更高,便于我们区分人才价值,其他指标亦然。
搭建出一套好的能力素质模型其实技术难度不大,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用哪些指标,指标内部的分值如何设置。每一家公司内部的情况都存在巨大差异,公司文化也风格迥异,要靠HR对公司的了解,与领导商议并设置。
选择好指标,定好指标的对应分数,公司的能力素质模型就建立起来了,见表-5。
指标所对应的权重见表-6。
有了这些指标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每一个员工进行能力素质模型评价,如果是主观评价,建议制作评价表,方便员工打分,见表-7。
如果有些指标名称晦涩难懂,可以添加指标解释,见表-8。
推荐阅读 ☛ 「链接」
所有的指标内容和评分系统都准备好之后,我们要建立一个能力素质模型打分表,见表-9,方便大家操作以及分数统计。
打分表可以用Excel制作,做出下拉菜单式选择框,方便员工操作。然后按照部门开展打分,最后统一收集结果并审核就可以了。
能力素质模型让公司的定薪更加人性化,是完善薪酬体系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能力素质模型也被重点用于宽带薪酬体系中对于薪酬档位的定位。
能力素质模型是每年都要进行全员分值更新的,因为有一些指标,比如司龄,是每一年都会有变化的。
能力素质模型的指标最好公开,让大家知道公司是如何评判一个员工是否有价值的,让大家知道我在哪方面努力更被认可。别让员工玩命提升了自己的学历之后才得知学历因素不在公司评判人才价值的范围之内,这就是浪费感情和耽误时间了。而且,有理有据的人才价值识别能够更好地平息误会,如“怀才不遇”的员工,他就能知道自己为什么努力了还是不如别人,应该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而不是满身负能量、抱怨无数。
转自公众号:实战云课堂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