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5 02:4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爆米花标语广告词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受众:首先,要明确你的广告词面向的受众是谁。了解他们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有助于你创作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广告词。
2. 突出产品特点:在广告词中,要突出爆米花的特点,如口感、口味、营养价值等。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爆米花的优势。
3.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一般来说,10-15个字左右的广告词更容易被记住。
4. 创意新颖:在保证简洁明了的基础上,要尽量使广告词具有创意,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
5. 朗朗上口:广告词要易于传播,让人容易记忆。可以采用押韵、重复等手法,使广告词更具节奏感。
6. 强调情感因素:在广告词中,可以融入一些情感元素,如温馨、甜蜜、快乐等,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7. 遵守法律法规:在创作广告词时,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8. 考虑文化差异:如果你的广告词面向的是国际市场,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避免
喜欢刷短视频的小伙伴们,最近应该都有刷到一家“特别”的网红爆米花店,它的蹿红并不是因为口感上的惊艳或者是制作技术上的繁琐,而是单纯的因为“天价”而被网友们喷上热点。
而店里的那份标着“280元价格的情侣必备某啦啦爆米花PULS”的产品也被网友们热情的戏称为“怨种爆米花”。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网友们的评论,那么这份标价280元的爆米花到底是物有所值呢,还是简单的“智商税”呢,评价之前先来让我们看一下卖家的说法。
按照店家的说法,280的套餐并非是简单的普通爆米花,而是定制版的。
首先是在技术上,他们使用了国外的制作工艺,做出来的爆米花也是所谓的“创意球豆”。
其次是在原料上,他们选取的是来自于东北黑土地的优质玉米粒,然后在制作成成品后还会加入像草莓干、波罗蜜干之类的果蔬干,在这里店家还特别强调了它家的草莓干是180元每斤的特别定制版,而像秋葵一类的蔬菜干也是精挑细选的定制。
最后的烘干程序,他们所用的也是价值3300元的戴森吹风机,而当质疑为什么要用这么贵的吹风机时,店家则是笑着回应道“不然怎么配得上这爆米花”。
在回应了280元套餐的定价后,店家也毫不保留的直言销量是能卖出30~50包/天,也就是说单靠这一个套餐,店家一天的流水就近万元,不得不佩服啊。
相比于店家的自信满满,网友们面对这款定制爆米花是丝毫不买账,开启了各种吐槽模式。
比如:”确实非常好吃,我从国外来的,机票8万,就为了买这爆米花“。
”以后不能叫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了,叫天上玉米,地下爆米花“。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30块钱的爆米花,250的自己。“
”老板是实在人,吃了还想吃,现在准备把房子卖了。“
”上次在垃圾桶接了几粒太好吃了,快点来我的城市开分店“等等。
网友们的留言毫无疑问都充满了嘲讽的味道,但最关键的亮点不是这些,而是被“数落”的店家似乎毫不在意这些,反而和网友们亲切的互动,好吧,至少我个人感觉,这位店家已经牢牢掌握了流量密码。
不管是店家的自信,还是网友的质疑,这场风波的核心就在于这个标价280元的爆米花是否是“智商税”。
对于这一块,店长一直都是用定制来说明,所以一定要说它值不值这个价还真挺难,毕竟加上了原料定制两字,商品就可能会被附加上一些特殊价值,至于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
当然也有一些也有一部分人抱着“追求真理”的态度,想通过自己DIY的方式看看这包“怨种爆米花”到底值多少钱?而根据网友们自行搭配的试验结果,他们发现这一包爆米花的成本不会超过100元。
至于到底是不是智商税,那么就见仁见智了。
平心而论,不管爆米花值不值280元,至少这个店家在营销上算是赢了,牢牢地抓住了网红经济的所有特点,就如和钻石营销中的那句“一颗永留传”一样,在这次网红爆米花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宣传营销标语,比如当店家发现购买对象8成以上是男性顾客时,他就立马配上了“爱她就送燥啦啦,一份只要二百八。”的文案等等。
当然没有人知道燥啦啦还能火多久,但是以史为鉴,这种热度不可持续是个事实,甚至连这种“高定价”的商业策略都是不可持续的。
至于对这件事的综合看法,我想借用网络上的一段精辟点评:对那些排队购买爆米花的消费者来说,产品明码标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存在强买强卖,一切都出于个人意愿。而对那些戏谑“各种爆米花”的网友来说,他们只想守住自己的钱包,在面对一个个消费潮流时能多一些冷静和克制。
最后你们感觉这爆米花值钱吗?欢迎留言。
(文中配图来自相关网络)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丁启 见习记者 吴雪镕 实习生 叶文丽 丁艺雯)农历腊月十九,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大街小巷年货早已备足,各个乡村集市显出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1月31日,记者跟随着村民们,去新阳镇赶了一趟年集,感受新春的欣喜与满足,体会农村过年的欢闹与气派。
肉面
在是新阳镇的集市上,肉面是独一份的满足。经历了三代人经营的小摊,每到逢集便人潮涌动,食客大口吸溜面的簌拉声与街上小商贩的吆喝声一起,掀开每日市集的序幕。来一碗肥瘦相间用猪头肉打底,辣子红油香菜作配的肉面,赶集的人跺跺脚驱散寒气,带着温暖与满足开始年货的采购。“我们务农的人,只要来跟集,定然要在这家吃一碗这个面,味道好,价格还实惠。”毛海生吸溜了一口面。
岳新龙吃这家的肉面,从小吃到大:“上学的时候,五点多就来吃。就是现在我毕业也工作了,就是大概也有六七年的时间,生意特别好,中午11点都卖完了,现在在外地上班,一年吃不上几次,但每年回家都要来吃只要逢集就来这个地方吃。”
赶集,有人赶早,有人赶巧。
赶早的人一碗面囫囵下去便直奔肉摊,刚杀好的猪肉,匀匀的摊在案板上,去迟了就抢不到好位置。所以每到年节,集市上的肉摊总是最红火,杀猪前四五天便全部预订出去,要想抢到心仪的肉,还得早早打听托关系,才能得上那么几斤。除了大肉,猪蹄猪尾猪肘也是“香饽饽”,在相熟的理发店剪个利索的头,拎上肉回家一锅炖了满室飘香,年味儿就足够了。“我一大早就来新阳镇赶集买肉,买最新鲜的,回家过年炖着吃。”从琥珀镇来赶集的罗菊琴拎着刚买的肉,乐呵呵的给记者说。
赶巧的人,大多都不急不缓,心中自有成算。去路边小店先好好搓一顿,吃个炸油圈,再揣走两个韭菜盒子,等日头升起了再去各个摊位随机转转,看哪家新进的绿油油的青菜新鲜,便装几斤,来回打量几趟,把家里年节要用的东西琢磨着买清楚,便是出门赶一趟集的最大收获。 “我买了枕套、枕巾、茶叶,再买点肉、买点菜,这趟就齐全。”赶集的李女士拎着大包小包。
瓜子、糖还有各类干果,是农村集市上的“硬通货”。来两斤葵花子,给馋嘴的小孩装半斤甜味花生,再混着装半斤花花绿绿的硬糖软糖,过年时邻居唠嗑、孩子拜年的小吃食就购置齐全了。再去水果摊上挑几斤油光发亮的砂糖桔,扯一把香蕉,过年的果盘就算是完全妥当了。
自然,年前的大集上少不了有年味儿象征意义的物什。红红的大灯笼,印着喜庆的标语,年三十挂在自家门上,自可保一年平安;大小错落的对联,带着手写的朴素祝福,为乡里人攒(cuan)上一份来年的期盼与希冀;吃一口糖葫芦,嚼一口爆米花,过年的甜,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每年春节前的赶集,是奔劳一年的庄户人难得的闲暇时刻。备好年货,再给家里的大人小孩添好新衣,用最蓬勃的精气神做好新年准备,是农村人最朴实的新年礼物。赶集,赶的是迎新的欢喜,赶的更是对来年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农村赶集,便是如此经久不息,世代绵延,带着祖祖辈辈的美好印记,留在每一代人的心里。今年,按疫情防控的要求,赶集的人们都佩戴口罩,但年味还是很浓。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