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5 10: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七巧板数学日记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七巧板展开,可以是介绍七巧板的起源、玩法、数学原理等。
2. 结构完整:一篇好的数学日记作文应具备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七巧板,中间部分详细描述自己的体验和发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3.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4. 逻辑清晰:在描述七巧板的玩法和数学原理时,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读起来顺畅。
5. 举例说明:在介绍七巧板的数学原理时,可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6. 表达感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七巧板的感悟,如锻炼思维、培养耐心等,使文章更具深度。
7. 注意字数:根据要求控制字数,一般初中生作文字数在600-800字为宜。
8. 格式规范:按照日记的格式书写,包括日期、天气、心情等。
以下是一篇关于七巧板数学日记作文的示例:
【日期】:2021年10月10日 【天气】:晴 【心情】:愉快
今天,
“双减”
“双减”
“双减”
,时长00:28
“双减”
lh
东晓小学从2018年开始启动“课堂革命”。
今年年初,深圳市东晓小学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嘉年华”活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此次“嘉年华”活动主题聚焦一二年级的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这也是东晓小学首次尝试将期末评价变纸笔测试为多元化、全方位评价。
活动现场,学生用抽签的方式认读命题,参与所学教材中识字、朗读、背诵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评价。为了这次别样的“嘉年华”,一二年级组的学科老师认真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多次讨论、修改,最后拟定形成活动方案。这次活动的举办,正是东晓小学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推动课程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的缩影。
实际上,从去年“双减”政策正式出台以来,东晓小学就坚持从立足校园实际角度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为目标,多措并举,旨在全方位、多层次破解“双减”难题。
首先是成立学校“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双减”工作执行,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其次是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和家校会议,传达《罗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罗湖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最后是以学科为单位,广泛开展主题学习讨论活动,制定“双减”行动方案,营造良好的教改氛围。
撰文:潘欣宇 叶淑萍
受访单位供图
高效课堂▶▶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双减”政策的本质是减负提效,目的不仅是要减去学生无效的学习负担,还要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只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好、学足,取得最大的学习收获,“双减”才能真正落地。而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如何能够着力提升课堂效率?这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从2018年9月开始,东晓小学正式启动“课堂革命”,按下了教改的“加速键”。在遵循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东晓小学创新将学校的“朝阳教育”理念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并形成“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学习模式。即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评、巩固练习、拓展升华。在此基础上,各学科积极探索,结合学科特点构建学科的“变式”。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为打造更加“有感”的高效课堂,东晓小学还在“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骨干先行的运行机制,专家学者、资深教师举办研讨课进行经验分享,希望以点带面形成教学辐射作用。
此前,东晓小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深圳市骨干教师陈荪带头在全市上研讨课《匆匆》,高效课堂异彩纷呈。课堂上,陈荪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安排四人小组以先讨论再仿写的过程,让学生的知识与表达能力得到同步发展,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又例如,罗湖区教坛新秀曾灵娜老师的公开课《坐井观天》,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课堂上,曾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展示,并把故事中的人物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角色扮演鲜活地展现出来。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让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
四年磨一剑,经过不断摸索,如今东晓小学的“课堂革命”已初见成效,在培育学生成长方面收获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东晓学子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958人次。其中,在创客比赛中,荣获省三等奖9人,市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区一等奖14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38人。
作业优化▶▶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功能。
过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文山题海”的作业让众多学生不堪重负。如今,在聚焦落实“双减”的大环境下,如何在保证学生学习不掉队的前提下,减轻学生功课负担,是所有学校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
“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在校长汤文钦看来,作业优化的工作至关重要,必须常抓不懈,要狠抓作业质量和数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直以来,东晓小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五项管理”具体要求,在全校自上而下形成研修合力,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在东晓小学,学科组教师经过不断研讨和交流,对于革新各年级的作业设计有了明确方向,以满足东晓学子对于作业的差异需求为抓手,不同年级的作业要求各不相同。
其中,一二年级的作业力求形式多样,主题特色鲜明,着眼于“新”。比如笔墨游戏、诗情画意、七巧板拼图、数学日记、我爱绘本等,通过创新形式把作业赋予新的内涵,寓教于乐,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从枯燥的传统作业中挣脱出来的快感。
三至六年级作业则坚持优化作业管理和作业创新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科素养为原则,根据学情及学科特点设计不同梯度、不同功能的层次作业,充分体现作业创新设计的目标性、科学性、多样性、层次性及趣味性,也为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确立方向。
特色课程▶▶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伴随着全场响彻云霄的鼓号声,来自东晓小学的鼓号队员们纷纷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展示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在2021年罗湖区“红领巾心向党”少先队鼓号队大检阅活动现场,凭借着优异表现,东晓小学再度荣获特金奖。
作为深圳市鼓号队示范学校,东晓小学鼓号队社团从成立时起,便多次应邀参加市、区大型活动表演,成为罗湖区乃至深圳市鼓号队的一张闪亮名片。
实际上,鼓号队社团的发展壮大,同样离不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近年来,东晓小学结合校园实际,积极开展各类特色课程,如陶笛教育、创客教育等,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近40个艺术社团,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平台。家长们纷纷感叹,特色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仅2022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就有7人获得国家级奖项、1人获得省级奖项、6人获得市级奖项。在刚刚过去的罗湖区中小学第五届大创客节活动中,该校学生在虚拟机器人赛、无人机迷宫赛、小码王编程赛、海模、建模、微视频和院士大讲堂手抄报等项目中共有20名同学获得一等奖、35名同学获得二等奖、47名同学获得三等奖,东晓小学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汤文钦连续三届被评为优秀组织校长。
“写字教育”是东晓小学另一门值得称道的特色课程。学校开发了适合一至六年级写字教育校本教材《每日一练》,让每个学生每天坚持练字20分钟,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汉字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规范、整洁书写汉字的习惯和技能。日积月累之下,学生的字迹普遍有了明显改观。2021年,学校获评“深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东晓小学的特色课程成绩喜人,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教学的整体质效。当前,名目众多的特色课程已成为东晓小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正助力推动东晓学子不断迈上新的更大舞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