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5 13:13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地壳下陷的广告词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目标受众: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是谁,如政府部门、地质研究机构、普通民众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2. 标题吸引力:标题要简洁、醒目,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如“警惕地壳下陷,共建安全家园”。
3. 内容简洁明了:广告词内容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确保广大读者都能理解。
4. 强调问题严重性:突出地壳下陷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引起读者的关注。
5. 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地壳下陷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加强地质监测、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意识等。
6. 营造紧迫感:通过广告词传达出地壳下陷问题的紧迫性,促使读者采取行动。
7. 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感染力。
8. 注意语言风格: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如严肃、活泼、幽默等。
9. 保持一致性:广告词中的观点、语气、风格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10.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广告词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涉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行为。
以下是关于地壳下陷的广告词作文示例:
【标题
今年过年还有汇源喝吗?
尝试从汇源果汁上脱身的朱新礼,挣扎腾挪20余年之后才最终发现,自己亲手带大的汇源果汁,最后很可能成了会伴随自己余生的巨大负担。
“有汇源才叫过年呢。”
今天看来,汇源果汁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对官司缠身,年关难过的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最近一个月发生在朱新礼身上的事情,实在太多:
12月2日,在与民生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朱新礼因未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被列为“被执行人”,收到限制消费令。
紧接着,12月11日,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亿元人民币资产遭冻结。
申请查封的不是别人,正是朱新礼的旧债主招商银行:2015年,朱新礼的德源资本出资30亿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同一年,德源资本向招商银行质押了公司股权。
随着德源资本无法偿付招商银行的债务,这场借款官司将于2020年5月13日开庭,为了资产保全,招商银行申请将德源资本彻底查封。
金融机构连续出手,意味着朱新礼构建的汇源帝国已经开始塌陷。
雪上加霜的是,受到集团债务危机影响,港股上市的汇源果汁至今已停牌近20个月。
如果汇源果汁未能于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将被启动退市程序。从眼下的情况看,汇源果汁的退市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并购失败,退市,失信,冻结资产,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长达十年的“自救”故事,这一次似乎真的走进尾声了。
从高光时刻到死亡螺旋
朱新礼的故事,似乎是过去30年中国成功企业家的历史缩影。汇源果汁前身是一家即将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朱新礼1992年接办之后,将公司主营业务转为生产浓缩果汁。
在同类竞品稀少的情况下,汇源果汁一炮走红,199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扩张,最终在2007年的香港上市成功。
之后的故事看上去更是汇源的高光时刻:
2008年9月,垂涎中国浓缩果汁市场的可口可乐,向汇源果汁提出总价约179.2亿港元要约收购,意在汇源果汁所有股份。
这笔收购背后,双方各有其算计:
可口可乐的算计是:对2008年的可乐来说,与其烧钱重塑品牌,不如直接接手已经做得很成熟的汇源果汁,合并之后削减重复的人员配置,提高效率,反而效果来的更好。
事后看,这一逻辑很有道理:十年之后的今天,可口可乐也没有打造出能拿的出手的果汁品牌。
朱新礼的算计是,这场与可口可乐的交易对他来说是最终的解脱:卖掉处在下游的果汁品牌上市公司之后,朱新礼想要将精力集中于上游产业链,比如水果种植和包装盒制造。这两个环节也是汇源最成功的部分。
为了迎合可口可乐的收购条件,汇源果汁挥刀重组,砍掉了花了十六年建立的销售体系:员工人数从9722人一年内降4935人,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削减到1160人。
事后看,这自然是巨大的冒险,不过一旦并购成功,朱新礼当时拥有汇源公司42%的股份,将直接进账74亿元港币,此刻的朱新礼选择冒险自废武功,无可厚非。
只不过,双方都没有算到,这场你情我愿的并购大船,撞上的竟然是让“民族资产流失”的冰山。
此起彼伏的民意大潮中,这起合并被监管部门以违反反垄断法否决。
令人玩味的是,从新的垄断法生效以来,到汇源并购被否,已经有40起反垄断申报案例,可口可乐收购案是唯一遭拒的收购案。汇源果汁被拔光“牙齿”却又没有卖出去,对朱新礼来说,剩下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将汇源果汁上市公司最后的价值榨取出来。
朱新礼“自救”:疯狂举债,榨干上市公司
汇源裁撤销售团队带来的巨大冲击波效应很快就显露出来:失去了接近75%销售团队和分销网络的汇源果汁营收开始迅速缩水,直接结果就是汇源的现金流迅速转负。
流血不止的汇源果汁在2011年宣布停止分红之后,市值最低跌到50亿港币,比刚上市时的230亿缩水近80%。
从现金奶牛的消费品巨头突然变为急需止血的巨大负担,后续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朱新礼为榨干汇源果汁的剩余价值操碎了心:
2013年,汇源果汁通过发行4.47亿新股和6.55亿可转换优先股,以合计47亿港元+12亿负债由上市公司承担的方式,通过关联交易收购了母公司汇源控股的浓缩果汁资产。
而发行新股和可转债置入资产的60%,是商誉等无形资产。换句话说,这笔关联交易中,朱新礼几乎用大半的“空气”从上市公司置出了47亿现金。
2014年3月,汇源果汁再次发行1.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这笔可转换债券,又转换为上市公司接近4亿股汇源新股和更多的负债,以此拿到了接近20亿现金。
而这笔钱最终去向还是流入体外的关联公司:
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之间,在没有签订借款协议且没有按联交所要求履行公告等程序的情况下,汇源果汁累计向关联方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源饮料食品集团”)借款共计42.82亿元。
不过,从后续汇源集团资产连续被查封的表现看,天量违规借款也没有帮到朱新礼摆脱困境。
拿到钱之后,依然在疯狂对外投资,想要借此翻身的朱新礼,投资昏招可谓一个接一个:
对三得利饮料中国区业务莫名其妙的并购;对渠道经销商的反复折腾;与天地壹号的甚是拧巴的合资方案;以及贸然入股中石化零售公司。
朱新礼乱投资的结局也很快到来:
从2018年9月12日至2019年1月23日,汇源集团已经被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昌平区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逾10亿元股权及投资权益已被法院冻结,被执行案件共19起,涉及金额约2.56亿元。
本文开始时提到的,朱新礼与民生金融租赁的纠纷,导致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竟然已经是发生在其身上第四起失信被执行案。
结语:命运的玩笑
现在再看十多年前朱新礼试图卖掉汇源时的表态,令人唏嘘不已:
“汇源就好比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时机太早,就不够成熟,”他曾经对媒体表示,“太晚的话,她就太老了。选择最佳时机对汇源才是最合适的。”
朱新礼今天的命运,恰似惊涛骇浪中一叶小小扁舟;从山东县城快倒闭的饮料厂,到身价几乎超过75亿,再到反复不断的被查封,公司接近退市破产,命运给这个山东老大爷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尝试从汇源果汁上脱身的朱新礼,挣扎腾挪20余年之后才最终发现,自己亲手带大的汇源果汁,最后成了伴随自己余生的巨大负担。
(来源:江苏经济报)
地铁是一只罐头。
它空间狭窄
但这“调料”的滋味并不总是美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地铁这个地方,成了无下限广告的重灾区,不时给在都市奔忙的人们平添一把怒火。
要说最近发生的“出圈”争议广告事件,要数新东方教育在深圳地铁一号线上投放的一组题为“童言无忌”的广告了。
粉红色的车厢中,有着各式各样童言童语的句子,一片甜甜蜜蜜的氛围中,其中两条显得格外刺目:
“爸爸,长大以后我想嫁给你!”
“妈妈,长大以后我想娶你!”
这其中,又以第一句受到的抨击格外多。
尽管有人表示无需上纲上线,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亲情的表现方式。但“童言无忌”,公共场合的广告宣传却“有忌”。
自今年以来,N号房、鲍毓明和李星星等涉及未成年性侵的案件时不时触痛公众的良知。现代人惊觉这个世界上不止有慈祥、深沉的如山父爱,还掺杂着“鲍毓明们”色眯眯的目光,这种在人伦方面表述不当的广告缺心眼儿地出现在公众场所,是监管不力,也是责任感的缺失。
类似的翻车不仅发生在深圳地铁,就在今年四月份,广西南宁地铁站出站口的一句:“小萝莉,你喜欢看书吗?叔也喜欢看你。”更让人看得一脸问号——你这个广告想表达什么呢?
这则地铁广告自以为是地抖机灵,表达的含义却让人感到低级而猥琐。“小萝莉”和“叔”的称呼透露出的油腻感,和人们如今谈之色变的“恋童”挂钩,让这条广告堪称“法外狂徒”。
当幽默失去了同理心,就不再可爱,而是让人感到一阵背后发凉的可怖,仿佛有贪婪的目光正黏着在天真无邪的孩童身上。“叔也喜欢看你”一句,甚至让人想到那部改变韩国法律的电影《熔炉》中,能载入电影史的恐怖画面:
这种带有暗示性质的文字给人们带来强烈不适,尤其是为人父母者感受更深刻。对公众而言,这样的广告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冒犯。
它引起的愤怒和抵制是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日益重视的象征,这些广告最终都在人们的举报和指责声中被撤下,还挺大快人心的。
上边两个广告翻车案例都是由于触及公序良俗的道德底线,在大众针对儿童性侵问题紧绷的神经上大鹏展翅。下边台北捷运芝山站出口的这个整容广告,就只能用“相当令人迷惑”来形容了。
在那里,一家整容医院在捷运站出口处悬挂了一幅大型海报,像传统整容广告一样展示了一张“before”“上帝忘了给的,整形诊所还给您”。
刚刚出生的婴儿作为每个家庭的宝贝,当然是无论怎么看怎么顺眼。整容医院却偏要对婴儿“下手”。这种“对婴儿动刀”的不安暗示,还有对美丑单一而粗暴的划分,在审美多元化、社会包容性日益增强的今天,非常不合时宜。
先不论广告创意者是否喝多了假酒,非要在广告上展示一个不可能的受众。未成年人整容行为本身在许多国家被法律禁止,堂而皇之用于宣传就足够离谱。
这种不正当宣传本身面临着法律的制约,毕竟这已经不止令人不适了,而是直接在法理上蹦跶。
一开始看到微贷网在杭州地铁这支广告的时候简直震惊三观,女大学生裸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似乎还没过去多久,竟然就有广告可以鼓励超前消费,光明正大地宣扬消费主义了吗?
在大众的印象中,口红、鞋等物品,无疑正是一部分人在“网贷”后最常购买的物品,联系“微贷网”三个字,一下碰到了人们内心的警戒线。而且,它甚至连爷爷奶奶们的养老钱都不放过???
直到找到这个Campaign的通稿细读,才发现它想表达的意思竟然是相反的。这些被“冷冻”起来的物品代表这些被过度消费商品的宿命——被冻起来不断贬值。从海报的右下角揭开,才能看到微贷网试图宣扬的正确价值观:
“有了让钱动起来的能力,就有了自由的权利。”
“习惯了精打细算省出每一笔,也学会了用省出的钱多赚一笔。”
普通人很少在地铁广告前停留,并研究它究竟有什么玄机,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匆匆掠过,在看到那些三观塌陷的广告语时表示鄙夷。
这组广告曾在豆瓣“毁三观”广告中排名第一,冤枉吗?其实不冤。
以上这些都是“思想有问题”而造成反感,但地铁广告想要令人不适,方法还是挺多。
用强烈视觉效果向人们的神经系统施加威压又是另一种类型。
钉钉在2019年春节返乡时布置的地铁站广告是扑面而来的“红流”,这条走廊中共有150个巨大的人脸密密麻麻排布,脸上带上千篇一律的微笑。
一想到要在燃烧般火红的色彩和300只眼睛的注视下穿过,后脊梁都有点冷飕飕。
怎么说呢?这支广告中透露出我们审美教育,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啊
还有不少广告直接对脆弱的神经展开攻击。日本演员、搞笑女艺人渡边直美主演的《约定的梦幻岛》真人电影,发布漫画联动广告,玩起了“地铁见鬼”的都市传说。虽然很有创意,但还是玩得有些过了火。
想想如果深夜赶末班车,在贩卖机前毫无防备地低头……
玩着手机走到电梯口猛然抬头……
在走廊中匆匆穿过时猛然一转头……
特别是这张,半夜搜集资料时看到,真情实感地心悸了一下,如果真的遇到有心脏疾病的人或者部分老年人,很难说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对于小朋友而言,堪称心理阴影了。
这种有惊无喜的创意,是真会带来生理和心理双重不适的。
除了审美上的问题,无论国内外,引起人们抗议抵制的广告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自以为是地毁三观。”
比如福特汽车曾在印度发布的“绑架”主题平面广告,展示三位被绑者被胶带封嘴、挤在汽车后备箱里。这个令人大惊失色的广告居然是想借此表达,自家汽车的后备箱容量很大,装下三个人都不成问题。
再比如奥迪的二手车广告,二婚的新娘被比作二手车,在婚礼上被未来的婆婆揉捏面部、瞄胸部甚至“看牙口”,拿低俗当有趣,罔顾人最基本的尊严,引起极大愤慨,也对品牌造成巨大伤害。
为了吸引人们稀缺的注意力,各个品牌绞尽脑汁,也催生各式各样的创意。地铁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三教九流、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在此汇聚,这里的信息无分级无门槛,却坐拥巨大的流量,那么地铁广告的投放是否应当更有社会责任感,审核是否也该更加严格?
我们期待着更多更有趣的地铁广告。它应该通过一个个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与用户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大众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在罐头似的狭小一隅来一场能让人会心一笑的美丽邂逅。而不是抖机灵、秀下限、精神污染的方式哗众取宠。
否则面对这些令人不适的广告,我一刻也不想停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