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7 01:42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作文注意事项
正文: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被鼓励参与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作文,不仅能够展示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还能增强文化自信。以下是一些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选题明确,主题鲜明 - 在选择作文题目时,应确保主题明确,紧扣中国传统文化活动这一核心。避免过于宽泛或模糊的题目。
2. 突出文化特色 - 在作文中,要着重描述活动的文化内涵,如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正文部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活动内容或个人感受来组织。
4. 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活动的氛围。避免过于平淡或刻板的叙述。
5. 结合个人体验,展现真情实感 - 在作文中融入个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6. 注意文化细节的准确性 - 在描述传统文化活动时,要注意文化细节的准确性,如服饰、饮食、节日习俗等,避免出现错误或误导。
7. 展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通过作文表达对传统文化传承
临近春节,浦东大地上开始有了浓浓年味。
怎么“抓住”年味?这不,在文明实践中,记者感受到了年味、体验到了浦东传统文化!
文明实践分中心:年兽的故事
从前,有种怪兽叫“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它就会出来……位于航头镇文化中心二楼的航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内,十多位小朋友正认真地看着趣味短片。
“原来春节是这么来的呀!”6岁的王钰菡记住了这个“年”的故事。
看完趣味短片,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始做年味小挂饰。在红、黄色的无纺布上黏上黄色的“蝴蝶”、绿色的“花朵”,再串上中国结……一个春意满满的春节挂饰就完成啦!“好看!好玩!”小朋友们纷纷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饰品,笑得像花一样灿烂。
康丹就住在附近,她表示,“我孩子正在读大班。现在小朋友对传统春节的认识并不深刻。这样的活动,能让她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她之前也参加过文明实践分中心举办的扎染活动。“这边还集合了运动场馆、图书馆等场所,适合市民休闲时间参加活动。”康丹说,“文明实践分中心的活动都是公布在网上的,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报名,非常方便。”
航头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工作人员陶慧介绍,去年8月,航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正式启用。航头镇结合自身实际,依托家门口服务中心(站),以整合盘活现有资源,发挥平台功能、精准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起纵向贯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1+39+X”三级阵地网络。目前,已实现1个镇级分中心、39个居村级实践站、3个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三级阵地全覆盖,走出了一条初具航头特色的创新实践路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镇里不同条线的活动‘各自为政’,现在通过文明实践分中心,让各类资源都整合在了一起。更方便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提升自我。”陶慧说,“未来我们还会加入更多的文明实践站点,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参与文明实践。”
长达村文明实践站:
秸秆、皮影戏中寻乡愁
草扇、草鞋、草编篮……一进长达村文明实践站,大家顿时被“铺天盖地”的秸秆制品给吸引住了,好多都是几十年前农家常见的摆设、工具。
一位老爷爷正坐在古老的工具前,麻利地绕着麻绳:“我正在编草鞋呢。”
另外一位阿姨正在拿麦秆编织着杯套,她介绍:“我们这辈人年轻的时候,很多都会做些秸秆的小手工。现在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当然要把这门老手艺重新拾起来。你看,这样的杯套既美观又环保。很多人都喜欢呢!”
这里的皮影戏也深受村民的喜爱,还吸引不少外村、外镇的市民慕名前来观摩。一曲“武松打虎”响起,只见白色的幕布后面,在村民志愿者汪兰芳、计凤莲的操作下,小人与虎争斗得正激烈。白幕前方,观众们也屏声静气,认真地欣赏着。
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浦东干菜的介绍、了解长达村的昨天、今天与未来……
长达村19组文明实践点:
“家门口”越来越精彩
长达村19组文明实践点位于一户村民家中。58岁的老党员卫龙英熟练地为两个阿姨打开了脚底按摩机器。
“我已经退休几年了。村里开了文明实践点后,我成了志愿者,专门学习了按摩、艾灸手法。”卫龙英说,“现在每周帮大家按摩一次,其实蛮费力气的。但是看到大家身体舒服了,我自己很有成就感!”
另外一个房间内,几个阿姨一边聊家常,一边缝着土布包包。“这款是公筷袋。现在提倡用公筷,逢年过节,这样一份小礼物送人也特别体面!”一位阿姨告诉记者。据了解,这些土布包包卖出去后,还能给村民带来一些收入。
在室外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本周的活动安排:土布制作、棋艺大比拼、艾灸、沪剧沙龙……
长达村文明实践站负责人汪磊介绍,以前村民没事做的时候只能打打牌、看看电视。现在,村里富庶了、村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精神文明需求也提高了。“我们文明实践点鼓励村民自治,开展活动。”汪磊介绍,这些活动都是依据村民的生活习惯、爱好、需求等因素开展的,“未来我们还会在长达村更多的村组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 倪莉琪
来源 浦东发布
央视网消息: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江苏泗阳、安徽宣城、广西三江等地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
这几天,江苏泗阳组织少年儿童开展了以“着汉服 听传统 趣玩过中秋”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课堂上,身着汉服的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中秋的故事,下面坐着的小朋友们穿着汉服梳着发髻认真听讲。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包着月饼,用自己喜欢的模具按压成型。等待月饼出炉后,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品尝起了自己亲手做的月饼。穿汉服、吃月饼、听故事,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秋来临,在安徽宣城宣州区水东镇前进村,处处弥漫着枣的清香,家家户户忙着制作蜜枣,游客和村民们手持竹竿敲打满树的青枣,在枣林里进行割枣比赛、民俗活动,共同体验丰收的喜悦。
9月19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芦笙踩堂、纺纱、百家宴等一系列活动精彩上演。当地群众唱起侗乡迎客歌,欢迎四方来客。随后,侗寨的大小芦笙一同吹起,大家载歌载舞庆祝粮食丰收。在鼓楼下,游客还能够观赏到纺织,了解侗布纺织工艺,亲身体验当地传统文化。
来源: 央视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