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焦裕禄观后感450》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7 07:11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焦裕禄观后感450》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焦裕禄观后感的45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焦裕禄观后感的主题应围绕焦裕禄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等方面展开。
2. 结构安排:一篇450字的作文,通常可以按照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来安排。
a. 引言:简要介绍焦裕禄的生平事迹,引出观后感。
b. 主体:结合焦裕禄的生平事迹,阐述自己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可以分点论述。
c.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性。
3. 内容充实:在主体部分,要结合具体事例,如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等,展现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通顺、简洁,避免冗长、啰嗦。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5. 观点明确:在论述焦裕禄精神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焦裕禄精神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6. 突出重点:在有限的字数内,要突出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容,避免面面俱到,显得平淡无奇。
7. 避免抄袭:

一颗红心,永不褪色——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电影《焦裕禄》于2021年11月1日重返电影院。提起焦裕禄大家都知道,他同兰考县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带领百姓走向了新生活。这部由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版《焦裕禄》上映于1990年,2021年重返电影院后,我也重温了这部电影,重新感受了焦裕禄在兰考抗风沙的艰苦奋斗历程,也再一次被他的精神鼓舞。

观影时,我的思绪常常被影片中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感人的画面所感动,时而热血澎湃,时而热泪盈眶。

影片中,焦裕禄前往兰考县委报到时,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他一路步行,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和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情景时,众人被深深震撼;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之际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被病魔折磨的十分脆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他一家人尚未温饱的情况下,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

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在已经不能骑自行车的情况下,带领通讯员,一路推着自行车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疼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疼痛,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和批评,只是交代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他一句一句的肺腑之言,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那一幕是: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本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焦裕禄却说把钱送给了别人,不能买肉了。吃晚饭时,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地告诉孩子有窝头吃就很不错了,多少人还在忍饥挨饿连窝头都吃不上,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孩子明白了粮食的珍贵,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粮食了。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我再也不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焦裕禄的心里一阵酸楚,他慈爱地抚摩着儿子的头:“唉,傻孩子……”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对孩子有愧疚的父亲心底的叹息。看到这里,我不禁再次潸然泪下。

焦裕禄这个名字,体现了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他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焦裕禄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只有时时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焦裕禄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忘我地工作,让他的病情不断恶化,去世前他留下遗愿:“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在他生命终止的那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遗憾兰考的灾情没有彻底解决。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1965年,42岁的焦裕禄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的家人,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

焦裕禄下葬那一天,兰考的人们把白布挂在树枝上,沿街挤满了为他送行的老百姓,人们都披麻戴孝,像送别亲人一样一路为他送行。在兰考县工作的475天里,焦裕禄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爱戴。在他的葬礼上,上万群众悲痛地哭喊道:“不要埋焦书记。”

如今,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57年了,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中、血脉中。他的事迹和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韩瑜)

为焦书记而流泪——观《国家记忆—丰碑在民心 焦裕禄》有感

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我国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国内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共产党员、革命英雄,他们为革命事业、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舍生取义,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建设时期也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共产党员、英雄模范,他们为新中国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为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筑路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二十年,是一穷二白、艰苦卓绝的二十年,是相当不容易的二十年。这二十年,出现了许多全国闻名的英模人物,他们就像迎风招展的旗帜,用自身的模范表现,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改造山河、创造幸福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提起焦裕禄,当今七十以上的人们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1964年,焦裕禄在兰考县委书记任上不幸病逝,当时引起了兰考老百姓的极大震动,人们呼天抢地,悲痛万分。他们舍不得带领他们从在极其恶劣条件的兰考土地上战胜自然、锁住风沙,逐步改善了贫穷落后面貌的好书记焦裕禄阖然离去。尽管焦裕禄到兰考也就两三年的时间,但他已在兰考人民心里扎下了根。他经常下乡走访,认识了不少老百姓,也帮助了不少急需救助的老百姓。更重要的是,他有带领兰考人民战胜恶劣环境、摆脱贫困的决心与意志,他带领县里一班人不知道走了多少多少路,终于摸清了兰考的恶劣状况,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造自然的方案,为后来兰考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爱民如自己父母的好书记,谁又能舍得他走呢?

当时新华社副社长穆青等同志听说了焦裕禄的事迹,亲自去兰考采访了解情况,结果一路采访一路流泪,焦书记的事迹太感人了,他的事迹太多太多了!当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发表,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从此,焦裕禄的名字响彻大地!

焦裕禄,他真正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干部,一个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党的事业、奉献给自己主政一方的兰考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他心里惦记的是老百姓,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他是一个不顾严重肝硬化而拼命工作的人!他真正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在兰考,他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就是党在兰考人民心中的化身呀!

面对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县委书记,莫说当时熟悉他的人们,无不为他的事迹而感动得流泪不止,就是那些不认识他不熟悉他的人们,得知他的事迹也会流泪不止的。莫说六七十年代全国掀起学习焦裕禄活动高潮时,各地人们会为他的事迹泪流满面;就是今天的年轻人,如果认真看看《国家记忆—丰碑在民心—焦裕禄》,也一样会为焦裕禄的事迹而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今天,我这个已届七十的共产党员,在看中央电视台四台播放有关焦裕禄的节目时,自然也是泪流不止了。

焦裕禄,真正的共产党员,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名与为祖国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先烈齐高;他的英名与雷锋、王进喜、陈永贵、钱学森、钱三强等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劳模英雄们齐高!他们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旗下,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理想的真正践行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真正脊梁!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那些披着共产党员外衣的贪官分子,那些嘴上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干着见不得人勾当的腐败分子,在英灵面前,显得那样无耻,那样令人不齿。他们不配为共产党员,他们玷污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名声!如果他们还有一点点良心,在焦裕禄面前,会无地自容的!

愿英灵英模的思想永远闪光,照耀我们中国前进的道路。让那些迷途知返的党员干部回到正确的轨道上,真正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让我们的国家朝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前进。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

2025年7月3日写于党的104诞辰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