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3招搞定《李大钊馆观后感》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8 20:11

3招搞定《李大钊馆观后感》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李大钊馆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李大钊的生平事迹、革命精神、思想贡献等方面展开。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观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李大钊馆的基本情况,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观后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3. 内容充实:在主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李大钊的生平事迹:简要介绍李大钊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革命活动等,展现其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b. 李大钊的革命精神:阐述李大钊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坚定、无私等精神品质,以及这些精神品质对后世的影响。
c. 李大钊的思想贡献:分析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等方面的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对后世的影响。
d. 个人感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李大钊的事迹和精神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4.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观点明确:在阐述观点时,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避免模棱两可。

北京李大钊故居10月7日前已约满,初中生观后感写满一页

国庆长假期间,位于东西城、丰台等区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均迎来了参观高峰,游客们纷至沓来。

记者了解到,10月7日前,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的参观预约均已满员。其中学生游客居多,还有不少是举家前来,有的干脆把节日家庭聚会地点定在了革命活动旧址,全家人共同抚今追昔,感受如今的美好生活多么地来之不易。

初中生观后感写满一页

“我走进李大钊故居,去品味,去发现,这位伟大的共产党人生活过、工作过、奋斗过的地方。”稍显稚嫩但十分工整的笔迹出自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初二一班的学生徐一净之手。这篇现场写就的观后感有满满一页。

北京李大钊故居负责人刘洋说,尽管这几天不时天降小雨,像徐一净这样的学生和年轻人参观热情十分高涨。每天早上,还没到开馆时间,参观者早已盈门。大钊先生像前,起居室屋内……刘洋发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看得都非常仔细。有的甚至边参观边记录,并且向工作人员询问展品细节。“很多学生都是看了《觉醒年代》以后激发了参观故居的愿望,借着国庆假期走进大钊先生生活过的地方,感受先烈伟大的人格魅力。”刘洋说。

距离北京李大钊故居不远处的京报馆旧址,也在国庆假期迎来了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

10月2日下午,白家庄小学本部北校六年级五班的学生马炎斌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旧址,了解一代知名报人邵飘萍先生。在邵飘萍像前,一家三口庄重合影。

京报馆旧址的留言簿上,观后感和寄语这几天多了上百条。有很多是清华、北大等首都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留下的。“追寻烈士足迹,努力成为新时代追求真理的报人。”一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这样写道。

家庭聚会定在中国铁路起步的地方

在二七厂1897科创城,中央大草坪四周散落着几幢欧式建筑,这个“二七”大罢工旧址之一、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如今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孩子前段时间看了个中国高铁的纪录片,特别感兴趣,我就把国庆家庭聚会的地方定在了中国铁路起步的地方,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一下。”赵静一大家子在这里聚会,9岁的女儿和两个表弟表妹跟着家人一起参观“百年追随”专题展。“先烈们曾经的付出,应该就是希望看到孩子们能无忧无虑地成长。今天的中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如他们所愿,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大学生在红色遗址实地学习新闻史

10月1日以来,位于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参观者络绎不绝。利用国庆假期,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的大二学生王润殷特意为自己安排了一次红色主题游。

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里,她感到书本上学到的新闻史更加鲜活了。“置身故居之中,身临其境地学习陈独秀的生平和先辈们借助《新青年》等杂志报刊为革命鼓与呼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感觉脚下更有力量。”王润殷说。截至10月2日晚,从10月3日至7日,《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预约均已满员。

距离《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不远,同样位于东城区的北大二院旧址“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也人气颇高。由于这两天参观者众多,留言簿上的留言增加了好几页。

据介绍,京报馆旧址每日预约上限为120人。目前,国庆假期期间仍有部分预约名额,参观者仍可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北大二院旧址每日预约上限为300人,目前假期期间仍有部分名额,参观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党史e起学”预约参观。

(原标题:李大钊故居10月7日前已约满,红色遗址国庆迎来参观高峰)

来源:北京日报 | 记者 张骜 孙颖 李瑶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支部风采】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第二党支部党员刘磊参观李大钊纪念馆有感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十一期间,我参观了李大钊纪念馆。探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李大钊纪念馆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城,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于1997年8月16日落成开馆。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8根功绩柱,占位8方,围成一个圆形,象征李大钊的八大丰功伟绩:首传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启明星;学十月革命经,选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五四导航向,开创历史新纪元;关怀青年倾心向,培养干部建业勋;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奠核心;受托会见孙中山,促成国共首合作;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工农闹革命;重视军事抓武装,争取将领冯玉祥。

缓缓踏上象征着李大钊同志三十八年风雨历程的三十八级台阶,进入瞻仰大厅。中央矗立着李大钊同志的汉白玉雕像,雕像背后是中共中央委员会为李大钊同志撰写的烈士碑文,明确表述了李大钊同志在党的历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我在党旗前重温了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爱国爱党本心,今后在本职工作中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个展厅展出的内容分别为:第一展厅:国家危亡、历练成长;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站在新文化运动最前列。第二展厅: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促成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北方革命运动。第三展厅:献身人民解放事业;李大钊精神永存。三个展厅,展示了李大钊同志短促但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生命虽然定格在三十八岁,但他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李大钊同志短暂的一生中,壮怀激烈,奋勇向前,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同志光辉人生的写照,李大钊同志是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岁月流逝,初心不改,先烈的英雄精神已融入民族血脉,永远激励着我们。在这个和平美好的年代里,我们要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做一名合格党员。

本文来自【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