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1 01:4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招聘顾问广告词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招聘目的:在广告词中清晰地表达招聘顾问的职位要求、工作内容以及招聘目的,让求职者快速了解职位信息。
2. 突出职位亮点:针对招聘顾问这一职位,强调其工作性质、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亮点,吸引求职者的关注。
3. 体现公司实力:简要介绍公司背景、行业地位、企业文化等,展示公司实力,提升招聘顾问的自信心。
4.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短精炼,避免冗长,确保求职者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信息。
5. 语气亲切:使用亲切、诚恳的语气,让求职者感受到公司的友好氛围,增加应聘意愿。
6. 注重关键词:合理运用行业关键词、职位关键词等,提高广告词的曝光度和搜索排名。
7. 规范格式: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广告词,如标题、正文、联系方式等,方便求职者阅读。
8. 突出应聘要求:明确列出招聘顾问所需具备的技能、经验和学历等要求,便于筛选合适的候选人。
9. 避免敏感词汇: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争议的敏感词汇,如性别、年龄等,确保广告词的公平性。
10. 审核无误:在发布广告词前,仔细检查错别字、语法错误等,确保广告词的准确性和
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
1月14日,据北青网报道,中国著名营销策划专家和品牌管理专家,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创始人兼董事长叶茂中,因癌症晚期,于2022年1月13日在上海去世,年仅54岁。
你可能没听过叶茂中这个名字,但你肯定看到或者听到过他的作品。“地球人都知道”“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赶集网,啥都有”……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都是出自他之手。
公开资料显示,叶茂中是江苏泰州人,曾任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曾入选“中国十大营销专家”,2008年被评为“中国广告30年突出贡献大奖”。
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叶茂中第一份工作是泰州电视台的一名“杂工”,画背景版、采访、打杂什么都干。当时,泰州唯一的大企业春兰集团要拍个广告片,预算只有5万元,台里所有人都没接,叶茂中却马上接了下来。之后,这支拍摄于1989年的“一杆进六球”的春兰空调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获得巨大成功。叶茂中开始进入广告行业。
叶茂中本人作品
1996年,叶茂中出版了其第一本广告著作《广告人手记》,这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偏重实务操作的广告书籍,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1997年,叶茂中在北京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之后陆续服务了“圣象地板”、“北极绒保暖内衣”、“真功夫快餐”、“大红鹰”、“柒牌男装”、“雅客V9”、“361度”、“红金龙”、“蚁力神”等多个品牌,使这些品牌的知名度和销售业绩得到极大的提升。其中,真功夫快餐仅用6年时间就成为了全国中式连锁快餐第一品牌。
之后,叶茂中陆续出版了《营销的16个关键词》《营销的12个方法论》《冲突》等多部著作,总结了自己二十余年的本土实战经验,探讨了本土营销的方法。
除了众所周知的广告人身份,叶茂中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上重量级的收藏家。
据上海叶茂中营销策划公司发布文章介绍,叶茂中的收藏以傅抱石、徐悲鸿、黄宾虹、吴冠中、赵无极等中国近现代大师为主,其收藏的近现代书画作品之丰富,收藏家刘益谦称“当下国内无几人可比”。
据了解,叶茂中的收藏也是源于他对绘画的喜爱,而他本人也是一位画家。2020年12月8日,叶茂中首次以艺术家的身份亮相拍场,在这场专场拍卖会上,他的16件作品最终以238.625万元成交,其中最高价作品《横岭苍松有人家》成交额为44.85万元,最终拍卖所得也全部捐助公益项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详细了解可搜索公众号-在线课程-点击指挥官查看详情
文:易斌 | Easy Selling 销售赋能中心 院长记得农夫山泉的广告语叫做“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朗朗上口,记忆深刻。
有一天我在给企业上专业销售方法课程时,也突然当场冒出来了一句话:“我们不是销售,我们只是价值的搬运工”,居然引起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被誉为我培训课程里众多“金句”中的“年度最佳”。为什么大家那么认同这句话,这还得从我对“销售工作的本质”探寻开始说起。
一般人的理解认为“销售工作就是卖东西”,把产品卖给客户,获得收入,就这么简单;也有少部分人认为“销售工作应该是去帮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从而获得收入回报”,这种显然比第一种的境界要高出很多。
而我的理解却是“销售工作就是传递价值”,相应的,销售人员最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商业价值的传递者”,把“产品价值”传递给客户,变成可量化、可实现的“客户价值”。
试想一下:客户花100元购买了你的服务,也因此多挣了了200元收入或者降低了200元的成本。这就是价值的体现,是让人振奋的投资回报比,是买卖双方都期待看到的结果。
但是,从产品价值向客户价值的传递与转化,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客户可能不相信你说的话,不愿意尝试新的改变。郎有情而妹无意,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而如何克服这些困境,恰恰是体现销售工作最大价值的所在。
要成为“商业价值的传递者”,销售人员至少要在以下6个方面展开努力:
— 1 —做“价值的传播者”激发客户兴趣,建立客户对我们的好奇心与信任度,永远是成功销售的第一步。
谁是我们的目标客户?
他们在面临怎样的业务挑战?
他们对工作中的什么话题感兴趣?
他们需要得到怎样的引导与帮助?
我们又能够为客户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与改善价值?
这是我们设计和传播价值主张信息的指导方针。
这是一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的客户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独立和聪明。既然如此,我们不仅要利用好传统的线下论坛、沙龙、展会、培训活动,还是积极使用各种在线传播方式进行都我们的价值主张信息传播,如微信、邮件、直播、讲座、连唛等等。
在这个时代,拒绝拥抱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销售人员,注定只会事倍功半,最终被时代淘汰。
— 2 —做“价值的发现者”我们特别强调销售人员要对销售机会有敏锐“嗅觉”,像狼一样快速闻到“肉”的味道。
在锁定目标客户,做好价值主张信息的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培育和强化客户关系,与客户“泡”在一起,时刻关注客户的最新业务发展规划与变革动向,第一时间捕捉到与我们解决方案相关的销售机会。
好的机会是不会主动送上门的,主动送上门的机会,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不能一味地守株待兔式地“坐等靠”,而是要主动积极地在客户身上去创建和发现优质的销售机会。甚至,要把80%的时间精力投入到20%的优质客户身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销售机会在数量上的稳定与充盈,以及在机会质量上的高品质、高回报。
— 3 —做“价值的引导者”越是偏技术导向的、复杂程度高的采购项目需求,客户越是难以独立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需求标准。正因为此,客户才会愿意和供应商主动接触,以了解市面上都有哪些主流的技术及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而明白对供应商的资质应设定怎样的门槛,对供应商的解决方案应提出怎样的具体要求。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服务,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先入为主,设定需求标准,成为客户心目中的Mr. A”,这是我在培训课堂上强调最多的一句话。
销售人员不能一见到客户就开始“卖东西”,而是要以“行业顾问”或“解决问题专家”的身份,去帮助客户定位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帮助客户来构建一个既科学合理的、又倾向于我们解决方案能力的需求标准。这才是“双赢合作”的真正开始。
详细了解可搜索公众号-在线课程-点击指挥官查看详情
— 4 —做“价值的创建者”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对于客户最有价值?那一定是基于客户的需求情况而个性化的、量身定制的方案。
方案做得太大了,是对客户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客户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方案做小了,表面上看是帮客户省钱了,但是却没有顾及到客户全部的需求,尤其是前瞻性的需求,无形中又为客户未来的规划与发展埋下了隐患。这就好比去定制一条裤子,你的腰围明明是30,所以大于或小于30的腰围设计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解决方案不是要销售与技术人员“闭门造车”,而是要与客户一起积极研讨、充分共识。客户参与的程度越高,对我们最终形成的解决方案的认可程度就会越高。
所以,不要动辄就轻易抛出我们所谓的“方案与报价”。要知道,解决方案的共创过程,就是大客户销售中的“隐形成交”过程。
— 5 —成为“价值的促成者”如果没有成交,一切都是枉然。只有与客户成交,我们所有做过的承诺,吹过的“牛皮”,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与得到验证。“不要让即将到手的金牌溜走”、不要在关键的成交环节变得不自信和犹豫不前。只有大胆地向客户提出成交要求,才有机会最终捕获者客户的“芳心”。
我曾经提到过成功销售必须拥有的三大信念:“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销售顾问、与我们成交的客户会是最幸福的”。
这些信念可不是自欺欺人或阿Q精神,而是要真正融入到销售人员血液中的东西。相信“相信”的力量。秉持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自信地与客户成交,才能让“价值”在“成交”中获得实现的可能。
事实上,客户真正要购买的,不是你的产品,也不是你的服务,而是客户想要的“改善结果”。再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在项目执行或使用体验过程中让客户大失所望,则是最大的悲哀和失败。签完合同,不是意味着销售工作的完结,而是标志着“价值实现”的开始。
护卫价值的最终实现,是销售人员的使命。成为对“客户成功”负责的项目经理,是销售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销售要始终与客户在一起,做好客户与交付部门的联系纽带,积极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快速响应,并且做好定期的价值回顾与衡量。
只有客户成功了,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新的合作机会,才能拥有可持续的生意发展模式。
— 结语 —综上所述,销售人员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客户价值”;价格也不再代表着供应商产品服务或系统的成本,而是客户为实现增值价值所需的必要投资。销售人员面对着的竞争对手,也不再是传统认知中的“友商”,而是客户面临的业务挑战和希望达成的改善目标。
从产品价值过渡到客户价值,这是一条充满艰辛但又富有成就感的事情。永远要记得:我们不是销售,我们只是价值的“搬运工”。
关于作者:易斌,Easy Selling销售赋能中心 院长,国际销售绩效改进研究院(中国)合伙人,为众多世界五百强及中国标杆企业提供销售业绩改进咨询服务。
关于我们:Easy Selling 销售学院于2014年在广州成立,专注于为中国企业提供销售人才培养以及销售业绩改进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也是国际销售绩效改进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区的战略合作伙伴。
Easy Selling 专业服务范围包括:销售业绩改进咨询服务、销售人才培养与赋能服务(公开课+内训+在线学习)、B2B销售职业技能认证服务、销售人才招聘与测评系统服务、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服务等,帮助企业构筑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又具全球视野的科学销售管理与运营体系。你想要的销售干货尽在微信公众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