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1 10: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疯狂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是围绕书中的情节、人物、主题思想等方面展开,还是对作者的创作手法、语言风格等进行评价。
2. 深入阅读:在写作之前,要充分阅读原著,对书中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书籍的基本情况,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4. 逻辑严密: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密,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避免出现前后矛盾、观点模糊等问题。
5. 语言表达:读后感作文的语言要流畅、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同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6. 观点独特:在众多读后感中,要力求自己的观点独特,不落俗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分析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
7. 适当引用: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书中的原文,以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的适度,避免过多引用而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
8. 避免剧透:在写读后感时
1945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聚集着一批醉生梦死者。因财政困难,国民政府不得已大量发行法币,导致物价飞涨,怨声载道。
为了稳定社会,政府继而发行了黄金债券,规定2万法币可兑换1两黄金。
本是为了法币回笼,却意外成就了一场具有黑幕的黄金投机活动。
一时间,人们一窝蜂涌入黄金债券市场,有些人为了一夜暴富,不惜赌上全部身家,最终输得倾家荡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恨水创作了《纸醉金迷》这部小说,引发了无数读者对无知、贪婪与丑恶的反思。
小说演绎了一个黄金梦碎的跌宕故事,展现了人性在金钱面前的迷失与挣扎。
而书中人物的悲剧人生,时刻让我们警醒:
“赌徒思维”是人心里的魔鬼,它能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
来源:全景视觉
赌徒思维的本质,是坚信一本万利
小说故事,从一场黄金储蓄交易开始。
在重庆市面上,黄金价格已过4万法币1两,而黄金储蓄券官价还是2万法币1两,银行宣称6个月后储蓄券收益就可翻倍。
面对如此十拿九稳、一本万利的投资生意,人人都拿出家底疯狂抢购。
一些人甚至半夜带着干粮在银行门口排队,等待储蓄券发售。
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似乎都在幻想着6个月后,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却不知这竟是一个巨大的金融陷阱。
就连精明商人范宝华也深陷其中,为了从中赚到更多钱,范宝华竟自作聪明,拿储蓄券去银行抵押,贷款之后再去购买黄金储蓄券。
银行经理发现他的小伎俩后,好心提醒道:“老范呀,你把利息和复利算起来,兑现之后并不赚钱,我劝你不要这样做。”
范宝华却坚持道:“你还是多借给我一点吧。”
他之所以如此执迷和疯狂,是因为他早就认定这是一场必胜无疑的豪赌。
可正当范宝华为储蓄券的疯涨而欢呼雀跃时,却传来了银行将以6折兑付的噩耗,他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本以为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一下子竟成了亏本的买卖,这让范宝华叫苦不迭,悔不当初。
人人都梦想着一步登天、飞黄腾达,仿佛将人生的硬币抛向空中,落地便一定会正面朝上。
然而,社会学中的馅饼定律却时刻告诫我们:
“当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地上一定会有个设好的陷阱在等着你。”
一本万利的生意的确诱人,但隐藏在背后的陷阱,却足以毁掉你的一生。
来源:全景视觉
赌上了全部身家,到头来却一无所有
黄金储蓄券6折兑现后,整个金融市场哀鸿遍野。
最凄惨的是那些疯狂的投资客们,赌注越大,输得就越惨。
范宝华不仅赌上了全部资金,还将五金建材及日用百货全部抛售抵押出去了。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五金建材可是稳赚不赔的紧俏货,由此可见范宝华是下了血本的。
为了尽快拿到现金去买储蓄券,他不惜将货物价格一降再降,甚至还答应了对方“货到不满可扣款”的苛刻要求。
他本指望着黄金储蓄券到期兑现,自己就可以一夜暴富,没想到等来的却是6折兑付的悲讯。
顷刻间,范宝华苦心经营多年的事业化为乌有,还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
如此悲惨的结局,在书中比比皆是:
公务员魏端本竟私挪公款购买储蓄券,东窗事发后,进了监狱,妻离子散;
银行家何育仁诓骗储户的钱去做储蓄券投资,储蓄券被冻结后,银行宣布破产,自己也一病不起。
有人说:“人生就如一场充满冒险的旅行,有赌性才能没遗憾。”
然而,有些人赌上了全部,却将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最终悲惨收场。
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曾提出“鸡蛋与篮子”理论: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盲目孤注一掷,是自我毁灭;权衡清楚利弊后的全力以赴,才是一场值得全力以赴的旅程。
来源:全景视觉
一个人的救赎,从戒掉赌徒思维开始
黄金储蓄券生意失利后,范宝华便如无头苍蝇般整日在外疯跑,买醉消愁。
一回到家,债主们便将他家围得水泄不通,他只能点头哈腰、请客吃饭、奉烟敬茶,强颜欢笑地小心应付。
此时的范宝华山穷水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他不得已躲到乡下,找了个又小又破的旅店住下,打算从长计议。
在东躲西藏、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里,范宝华开始反省自责:
抗战8年,自己做了6年多的“游击商人”,虽然日日奔波,十分辛苦,但也将200法币的本钱,一路勤勤恳恳,滚雪球般将资本滚到了5000万法币。
现如今,短短两三月,竟一下子将家底输得一子不剩,黄金储蓄券真是害人不浅啊!
此刻,身无分文的范宝华终于明白:
人生搏一搏没有错,错的是太过于沉迷赌徒思维,将自己一步步拖入万丈深渊。
再次回到家,昔日豪华的屋子已空无一物,仅留下一盏忽明忽暗的小电灯在屋顶摇晃。
这让范宝华感慨良多,自己的人生又回到了起点。
他睡了一夜,养足精神,第二天一早便重整旗鼓,去找跟班李步祥一起筹谋。
来到空空如也的百货市场,只见李步祥和魏端本在摆摊叫卖,看上去凄凉又冷清。
他们相互点头会意,一场大赌让他们一败涂地,如今又全都从黄金梦中苏醒。
卖的虽只是手绢袜子牙膏之类的小商品,却拼凑出了他们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未来人生。
听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
深以为然。
人心一旦被赌念操控,就会失去对自我的控制以及正确的判断力,始于心存侥幸,毁于不断加码,最终输掉一切。
说到底,思维决定出路,唯有摒弃赌徒思维,才能收获通透人生。
来源:全景视觉
人生在世,赌是天性,克赌是人性。
《纸醉金迷》的故事虽然发生在70多年前。
但如今,在我们的身边,亦有无数个诸如范宝华、魏端本这样的小人物,重演着过去的历史。
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们押上了全部身家,殊不知败局早已注定。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是远离赌徒思维,及时止损。
要想过好这一生,心存侥幸、妄赌运气是大忌,唯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能收获长久的幸福。
作者:静书,低头读书,抬足远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