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玻璃上广告词》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1 13:27

写作核心提示:
《玻璃上广告词撰写注意事项》
在商业社会中,玻璃作为广告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其上的广告词往往能迅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撰写玻璃上的广告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明确广告目的
在撰写广告词之前,首先要明确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新产品、促销活动,还是提升品牌形象?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广告词的风格和内容。
二、突出产品特点
广告词应围绕产品特点展开,提炼出最吸引顾客的核心卖点。例如,针对玻璃材质,可以强调其透明度高、耐磨、易清洁等特点。
三、简洁明了
玻璃上的广告词空间有限,因此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可以使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
四、易于记忆
好的广告词应易于记忆,便于顾客在短时间内记住品牌和产品。可以运用押韵、重复等手法,使广告词朗朗上口。
五、符合审美
广告词的字体、颜色、排版等要符合审美,与玻璃材质和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字体和颜色,以免影响广告效果。
六、遵守法律法规
在撰写广告词时,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虚假、夸大宣传等违规内容。同时,注意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七、关注目标受众
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
为南浔文旅设计的宣传广告语
前几年曾偶然到南浔旅游,本来没报什么期望,但去了以后,却真的被深深震撼,从“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人文历史,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富商云集,都处处体现着它无与伦比的贵气和财气。张石铭旧宅的砖雕、木雕、石雕、玻璃雕和刘氏梯号的“红房子”等,更让人实地感受到什么叫做财气外露、巨富奢侈,给留下深刻印象。南浔绝对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发,也绝对应该一游的地方。现在名声之所以不大,主要还是宣传不够,缺少如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去”,周庄“有一种生活叫周庄”、同里“千年古镇,世界同里”等能引起人旅游兴致的宣传语。怀着对南浔的喜爱,经过反复琢磨,个人认为南浔的宣传语一定要突出自身特色,要突出它曾经广出阁老、尚书和巨富等官商贵人,地区财富集中、富裕程度高的特点,突出它的财气、贵气,虽然这样感觉有些俗气,不那么高大上,但在现在经济发展受阻、人们对财富追求执着的情况下,反而更能激发大家的探求欲和想去一游的兴趣。因此想了2条宣传语,大家看看怎么样。1、南·游人杰地,浔·沾富贵气2、游人杰灵地,沾富贵之气
田艺苗:玻璃之城
玻璃摩天大楼把全世界的大都市变得一模一样,走出大楼,去吹吹自然风,去阳光普照的街头,去踏实生活。全世界的大都市都伫立着欲比天高的玻璃摩天大楼,而同一幢楼里的人却彼此生活在陌生的国度。我不理解你的节奏,你不懂我的审美;我不懂你的梦想,你不关心我的去向;世界大同了,悲喜更不相通了,人与人的交流和纽带只能维系在利益中吗?六点不到,司机已经在楼下等着。主办方给我约了一辆专车,司机打开音响,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悠悠传来。最近发现,专车和快车选择的音乐也不尽相同,普通快车大多播放《梦中的婚礼》。在大提琴循环往复的音符中,专车穿过延安路高架桥,穿过越江隧道,天尚未黑,陆家嘴的街灯已经亮起来了。晚上将在上海中心的某个会议室里,给白领们做一场小型古典音乐沙龙。时间尚早,便在陆家嘴附近转转,远远近近地观赏附近的钢筋玻璃大厦。记得上一次来浦东,是一个深夜。车开在高架桥上,两旁的大厦呼啸而过,白灯在视网膜上留下长长的约等号影子。夜上海不再是花样年华、霓虹香艳,所有玻璃大厦都彻夜亮着灯。即使在午夜,天空也被照得一片灰白,在冬季的树影之上,时间和天空仿佛都凝固不动。各种摩天玻璃大厦甚是炫目,仿佛《银翼杀手》的世界在你眼前拔地而起。有些彻夜白亮,有些装点着广告词,有些玻璃幕墙上闪动着彩色视频,映衬着大楼更幽暗寂静。午夜的玻璃大厦别具戏剧力量,像一副昂贵的墨镜,戴上它,你熟悉的城市顿时变成了明星,炫酷冷峻,期待着人们的仰望和陶醉。少即是多。这句现代派格言广为人知。但很少人知道,它出自钢筋玻璃大厦的创始人,密斯·凡·德·罗。早在1919年,凡·德·罗便提出了建造摩天玻璃大厦的大胆设想,钢框结构可以透过大片玻璃被看到,就像骨架透过皮肤。直到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可以降温吸热的玻璃和荧光灯之后,他的设想才得以实现。这种建筑建造起来速度飞快,造型简洁,造价便宜,极易模仿,它把全世界的大都市都变得一模一样,从芝加哥到上海,从悉尼到新加坡,摩天玻璃大厦变成了现代主义和机械工业时代的纪念碑。在这样的大楼里上班,大概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但除了这些,人生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东西吗?100年前的热情咏叹调,让周围忽然安静了下来。人的嗓音和嗓音背后的悲伤,就像是一种肉身的奇迹。艺术是治愈还是救赎?感情是归宿还是劫数?但生命不能无所寄托,一个人总不能总是戴着墨镜生活,还是要走下摩天大楼,去吹吹自然风,去阳光普照的街头,去踏实生活。(田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