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10: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洗澡》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 - 首先要深入理解《洗澡》这部作品的主题,包括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社会背景等,把握作品的核心内容。
2. "明确读后感写作目的": - 确定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分享阅读体验,还是为了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3. "组织文章结构": - "开头":简要介绍《洗澡》的基本情况,如作者、出版时间、主要内容等,并引出你的读后感。 - "主体":详细阐述你的感受和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 - 情节分析:对作品中的关键情节进行解读,阐述其对你的影响。 - 主题思想:探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进行阐述。 - 艺术手法:分析作品在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读后感,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4. "注意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空洞、笼统的描述。 - 运用恰当的
最近,我们单位全员读书活动开展氛围浓厚,同事向我推荐了杨绛先生的《洗澡》。杨绛先生其实是一位女士,因为学问高,被尊称为先生。全书仅17万字,270页,属于较短的长篇小说。但我看了很久才看完,说实在的,对于以那个特殊时代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每次看完一本,都会被那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力感所左右,脑子里会塞满沉沉的年代感,沉思良久。
《洗澡》主要内容是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思想改造的过程,当时泛称《三反》,又叫“脱裤子,割尾巴”。新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为“洗澡”,相当于西洋人所谓“洗脑筋”。 杨先生不愧大家,大手笔,一个普通的故事,居然写得这么吸引人、引人入胜。故事分三部分,第一部写新中国北京的一个部门“文学研究社”不拘一格收罗人才,故事中的人物陆续登场;第二部写这些知识分子的表现确实需要洗澡;第三部,写运动中这群人的各自表现。三个部分都有一个诗意的标题,“采葑采菲”、“如匪浣衣”、“沧浪之水清兮”,我是百度了一翻才明白的,非常契题,也算一绝, 总须杨先生对《诗经》等古文的理解把握到了炉火纯青才有如此信手拈来。
小说的一条主线是许彦成、杜丽琳、姚宓之间的“三角恋爱”关系。许彦成虽与杜丽琳有夫妻之名,去无夫妻之情,这时候美丽又善解人意的女大学生姚宓出现了,她家里遭遇变故,父亲的猝死,母亲中风瘫痪。许彦成通过与姚宓的慢慢接触,对姚宓发生了由怜而爱的转变,姚宓也被许的率真、痴气、诚挚、厚道所吸引,对许由敬而产生爱。但最终他们克制了自己的感情,而对于结局,我相信那就是那个时代的现实。在一个物质贫乏且思想压抑的年代,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和依赖却是强大的。许和姚的爱情近乎柏拉图式的爱,这般圣洁,虽然两人并没有真正在一起,但是两人的精神和灵魂早已融为一体。杨绛先生的安排颇有匠心,两个高洁的人儿终于历经了人性的考验,多么不容易,这也是人性的一抹亮色。
可是,我最同情的还是杜丽琳,这个标准美人,其实是个悲剧人物。杜丽琳何等聪明的女子,她十分清楚丈夫并不爱她,却又没有抓过姚宓和许彦成的把柄。她处处小心谨慎看护着自己的老公,同时又在外人面前极力维护两人的关系。她想要爱情,时时刻刻都为了丈夫能爱她而妥协着牺牲着。她的求婚在那个年代的新女性里也算是风潮吧,用自己的思维决定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女人直得我钦佩。
最后说说“洗澡”主题,杨先生自认为小说中众多人物洗澡,洗干净的只有一、两个人而已。文艺界开展的“洗澡”运动刚一开始,声势浩大,而结束时草草收场。溜须拍马的人自我剖析时打着哈哈,最后洗澡全部通过。看历史也好,小说也罢,只有多方面去深入和了解社会,才能把事情看全面、剖析透彻。新时期,习总书记重新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口号,正是对历史的深把握,对社会灵魂的一次净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辑:刘潘
文章出处:冷水江法院政工室
是成都书店买的一本书,当时觉得名字很有趣,而且跟成都街上的“采耳文化”似乎有字面上的相关,于是便带上。
天凉,盖好被子,晚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