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20: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招聘会观后感的结束语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突出重点:在结束语中,要明确表达自己对招聘会的整体感受和主要收获,避免过于冗长或泛泛而谈。
2. 结构清晰:结束语应遵循一定的结构,如开头简要回顾招聘会的主要内容和亮点,中间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结尾总结并展望未来。
3. 语言简练:结束语要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啰嗦。用词要准确、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4. 体现个人观点:在结束语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文章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
5. 突出正能量:招聘会结束后,应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表达对未来就业市场的信心和期待。
6.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招聘会的组织与效果:简要评价招聘会的组织工作,如场地布置、活动安排、招聘企业质量等。
b. 个人收获:总结自己在招聘会上的收获,如了解行业动态、结识优秀人才、拓展人脉等。
c. 就业观念:结合招聘会,谈谈自己对就业市场的看法,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
d. 倡导正能量:表达对国家、社会和企业的信心,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7. 结尾呼应:在结尾部分,可以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呼应开头
“要是我没上过大学就好了,如果我没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当服务员,可是我上了大学拉不下脸,如果我没上大学,就可以找一个没有学历门槛的工作,不用像现在这样进退两难。我真的很想当美甲师,可是我都读到硕士了,家里人肯定接受不了。”
最近看了网上比较火的孔乙己文学“学历到底是敲门砖,还是下不来的高台”。还有最近云南大学的招聘会,让目前还没毕业的我感触甚深啊。
服务员都要本科学历
这是现在社交平台上有相当一批年轻人发出了感慨,要是没上过大学,就可以接受一个平庸的工作,不用像现在这样找工作吗?不理想,普通的体力活,感觉我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和父母的期望。都说知识改变命运,结果不但没改变,反而成了命运的枷锁。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很常见,未来也会越来越多。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是我们对大学和人生的认知,父母多年以来的付出和期待啊。一心托举孩子上大学,因为上了大学就是幸福的终点,却没发现大学才是孩子人生的开始,而很多孩子人生的开始却是一个大坑。第一是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数量猛增,最近几年每年都有近一千万的大学毕业生,可是市场哪有那么多的坑位啊。第二,这些人都贴着大学生的标签,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大学生甘油的能力。准确的说,由于教育系统落后于市场发展,很多大学的科目内容设置严重与市场脱轨,绝大多数人在大学阶段并没有获得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找不到工作实属正常,这是学校的原因。第三,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学生啊,玩了四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以为鲤鱼跳龙门就成功了,给自己放了四年的假,毕业的时候才发现一无所有,什么也不会。第四是志愿的填报,专业的选择,这是很多人的坑,只是你为了选择好专业,热门专业,能赚钱的专业,却从未想过自己的热爱和天赋在哪儿?
大学的专业某种程度上是人生新方向,非常重要。可是很多家庭只重视分数,从来不考虑过孩子人生的大方向,我们说任何一个事业能够长期走下去,一定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热爱,第二是毅力,缺一不可。但没有热爱很难谈毅力,尤其对于我们今天这批衣食无忧终长大,一心追求精神价值的孩子,精神层面的热爱很重要,但有无数人对自己的专业方向连最起码的了解都谈不上,更不要谈热爱,反正热门赚钱他就来了,结果进了大学死活学不进去。大学结束觉得应该转专业,可是又缺乏勇气和动力,再加上这两年特殊疫情,劳动加经济转型,就业雪上加霜,所以今天我们有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了自己又不喜欢。可是呢,碍于自己多年的付出,沉默成本啊,还有父母的期待,外人的眼光,不敢踏出勇槛的一步,不敢去做多元化的尝试,不敢直面可能遭遇的失败和挫折,因为总觉得大学毕业了,或者说高学历毕业,就应该有一个体面的,外人认可的工作。所谓美好结局,我觉得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相当多的人对大学的误解。如今有多少本科硕士送外卖,有多少曾经的老总老板破产开滴滴,还有多少大厂高学历也被裁员,所谓大学生在家连房贷都还不起,大学毕业有什么了不起的?读个大学就金尊玉贵,这也不能干,那也嫌丢人。
好的人生到底是靠当初的那一纸学历,还是靠始终如一、敢打敢拼、勇于面对的人生态度。大学只是人生当中非常普通的一战,这一战可能好,可能差,可能还要推倒了重新再来。今天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已经是常态,不论是年轻人自己还是父母,我们都要看清楚,现实生活从来都是磨难重重的,但是人实在是有太大的潜力,太多的可能性,我们确确实实需要停下来好好想想我的热爱。
方向在哪儿?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索?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杨霁月 伍雪梅 伍勇 四川宜宾报道
6月14日,宜宾学院,四川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在此启动。与此同时,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内江市等7个分会场也同步开展活动。
6月14日,四川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在宜宾启动
宜宾学院内,操场上正一片喧闹。
上百家用人企业将这里划分成了无数“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前,都站着满脸青涩拿着简历的学生。或许,这是每场招聘会上都常见的场景,但对于这些身处其中的年轻人而言,这是他们能够握在手中的又一次机会。
“我想试试小学语文老师。”站了许久,22岁的女孩杨婷鼓足勇气递出简历。这一次,仅是宜宾专场,就有134家企业提供了3435个岗位。杨婷相信,这些岗位中,能有属于她的一个。
另一边,接过简历的人语气温和,“你的简历上说你的教学能力很好,如果我让你现在给我讲小学课程里的一个章节,你准备好了吗?”
“恩,准备好了。”杨婷沉声答道。
在她身后的应聘者,有的转身去了别的企业咨询,也有的看着她的简历自我对比。
此时此刻,同一场招聘会上,关于未来,每个人都在做出选择。
正在应聘的毕业生们
指导
“简历,重在简,贵在历”
“我父母都希望我能考公务员,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合适,我还是更想去企业工作。”坐在现场职业指导专区,王艳匆忙说出了眼下自己最大的困扰。
“你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可能也需要你在精力分配上做出取舍。”汪芳的语气很温和,作为此次专项行动中“一对一”职业指导的专家,她深谙在面对学生的就业焦虑时,首先就是要让对方能平静下来。
“简历,重在简,贵在历。”拿着王艳的简历,她很快提出专业意见,例如,这份简历在不同的地方都提到了“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如果总是说重复的话,会让对方觉得你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此外,对于简历中提及的技能,她也建议应该有相应的作品或者是经历进行佐证。
“不要想着一份简历打天下。”举起另一份简历,她建议,“如果你是想要应聘记者,你的这份简历中关联不大的经历就可以删减。”
事实上,仅仅是这场招聘会上,和汪芳类似的职业指导专家就有超过30名。
现场的职业指导专区
据宜宾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来自全省的优秀职业指导老师到招聘现场,是期待能通过他们的丰富经验,帮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客观了解职场信息,做出最优选择。
“我一直在高校工作,也做过学生就业指导。”对于汪芳而言,今年参加的四川省首期就业能力实训营师资班,让她对于职业指导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知。
“随后在更加广泛的就业指导中,我发现学生会有一些共性问题。例如,自我评价的呈现,我就会建议他们通过经历来呈现评价内容。”眼下,汪芳将自己的指导概括为解读招聘岗位、挖掘个人亮点、职业匹配建议、面试技巧提升四个方面,“职业指导的专业化是客观需求,现在更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全省而言,据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通过密集举办“六进校园”“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高频次组织社招校招,确保就业服务精准高效。
自立
“我是残疾人
我能自食其力”
就业服务的精准,还包括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注。
坐在电动轮椅上,毕业生李浩琳将自己的简历递给了企业。她的简历上,有“肢体残疾贰级”的情况,更有包括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全国商务英语翻译高级笔译证书等技能证书,以及长长的一串竞赛经历。
毕业生李浩琳独自参加了多场招聘会
“我能做文秘和翻译一类的工作,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面对企业,李浩琳很坦然。这个夏天,她已经这样独自参加了很多场招聘会。
“这个小姑娘很优秀,值得你们企业收下这份简历。”作为宜宾市残联主要负责人,黄艳一直关注着李浩琳的就业情况,“我们残联也将了解到的毕业生资料,都推荐到相关企业单位,全力提供就业帮助。”
事实上,仅是在这场招聘会上,就有15名残疾人毕业生参加,现场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就业登记、政策介绍等服务约20次。
“我相信我能有工作,能自食其力。”李浩琳感恩自己在一路成长中所受到的帮助,她更希望未来自己能将这些善意,回报给更多人。
自立和感恩,这也是往届毕业生戴影樵的选择。
不同于一年前的迷茫,这一次他是作为高校毕业生代表,分享求职入职感想。
一年前,因为考研失利,他也曾处在郁闷和迷茫之中,“但在辅导员‘一对一’的悉心帮助,教育部门‘面对面’的用心服务,人社部门‘点对点’的暖心帮扶下,我最终入职到了宜宾当地企业。”此后,在9个月的时间里,戴影樵实现了从行政专员到总裁助理、再到行政主管的转变和跨越。
“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珍惜美好时光和幸福时代,脚踏实地,书写精彩人生。”戴影樵分享道。
未来
“公务员、创业者、老师……
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我们深挖岗位资源,拓展就业空间。”据四川省人社厅厅长胡斌介绍,全省正着力从助企纾困稳岗位、政策发力扩岗位、创新创业拓岗位等方面,激发企业吸纳就业潜力。
从数据上看,在稳定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上,截至目前,全省招录公务员1万余人,启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2.17万个,国有企业招用8200人。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中,今年1至5月,已发放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3209万元,帮助4482名大学生实现创业。
具象的数据背后,是个体的选择。
坐在招聘现场,来自宜宾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张永梅正在分享自己的备考经历。因为对教育行业的热爱,她即将到壤塘县教育局报到。在她的规划里,自己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再读研,“可能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我笔试没有报辅导班,主要就是自己做题。”
“我也是因为自己喜欢。”另一边的毕业生赵琴接过话,家在泸州的她,选择通过西部志愿计划深入基层,“因为自己就来自农村,所以希望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在农村,我也相信,广阔天地,会大有可为的。”
而来自四川省甘洛县的阿衣里布,则一直在宽慰还在求职的同学不要着急。被宜宾当地企业录取的她,也经历过海投简历回复寥寥时的焦虑,“这时候就不能慌,去求助老师,看看简历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然后全力以赴地努力。”
据悉,此次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活动,将集中利用100天时间,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搭建求职就业平台,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年轻人,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和可能性。
“公务员、创业者、老师……,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阿衣里布说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